新浪微博环境下明星负面新闻用户评论研究
2021-09-10李伊莎
摘要:多年来,不少人热衷于明星新闻尤其是明星负面新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发言权,微博作为舆论的集中地,舆论场更加复杂。在传播明星负面新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侵犯明星隐私的情况,也有一些非理性行为发生。研究微博用户的评论行为,以及用户怎样正确参与明星负面新闻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加强自身道德规范,是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本文选取三个不同类型的明星负面新闻的热门微博作为分析样本,主要从用户评论框架类型、用户立场以及用户态度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该类微博引发的微博舆论场特点,使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用户评论行为及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净化微博舆论场提出建议。以往对明星负面消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明星负面消息报道以及隐私探讨上,而忽略了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旨在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挖掘新的可能,从而透视微博明星负面消息传播中的用户参与情况。
关键词:微博;明星;负面新闻;用户评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090-03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多年来,网民对明星的关注不减,特别是在微博平台上,关于明星的负面新闻总是能引发热议。由于娱乐新闻占领舆论高地,容易使用户忽视其他话题。
本文选取近年来发生的“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事件”“何炅吃空饷事件”“陈赫离婚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案例兼具热度和典型性,其中反映的道德、价值观等问题引发了公众的热议。以上三个事件都曾登上热门话题榜,单条微博评论量上千甚至上万。
微博是社会重要的舆论平台,而明星负面新闻的传播影响着整个舆论环境及社会风气,容易对明星的隐私权造成侵犯。研究微博明星负面新闻传播行为,有利于净化微博传播环境,也对微博用户舆论具有引导作用[1]。本研究案例的选取主要遵循两个标准,一是热度高,二是典型性强。三个案例均代表不同类型的负面消息。
二、明星负面新闻案例用户评论样本的选择
由于热门微博聚集了大多数的评论,参考微博评论的聚集特点,本文分别以“毕福剑言论不雅視频事件”“何炅吃空饷事件”“陈赫离婚事件”为研究对象。笔者利用新浪微博的高级搜索功能,分别以“毕福剑饭局视频”“何炅吃空饷”“陈赫离婚”为关键词,排除无关微博,按评论量选取前20条微博,以这些微博的评论为总的研究样本。
对于以上事件,笔者分别从表格中选取评论量最多的3条微博为分析对象,按照热门评论排序选择前100条评论进行分析,总共抽取900条样本。此样本选取方法参考了前人研究方法,热门微博指的是用户关注度较高的微博,热门微博下面的评论也比较能够代表舆论。
对热门微博进行总结整理发现,博主主要有五个类型:媒体人、时评人、草根名博、媒体官微、普通用户。分析不同身份的博主发布同类内容的微博的评论数量的差异,发现三个案例评论量最多的博主集中在草根名博以及媒体官博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毕福剑言论不雅视频事件”及“陈赫离婚事件”中,草根名博聚集了最多的评论,而在“何炅吃空饷”事件中,媒体官博的舆论影响力更大[2]。
三、相关案例热门微博评论分析
(一)相关案例微博评论特征分析
本文使用类型框架分析微博评论,有关框架的判定标准,参考了Semetko和Valkenburg的方法,最终确定了以下七个主题框架及相关操作标准(见下表)。
1.用户评论框架分析——评论框架存在一家独大现象
由三个案例框架分布图(见图1、图2、图3)结果可知,三个案例中,人情趣味框架为主流框架,所占比例超过50%,其次是责任归因框架,其他几个框架所占比例很小。总体来说,存在使用单一框架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情况。
三个案例中,人情趣味中占比很大,对事件及相关人员表达了强烈的情绪,也有网友纯粹感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包括对当事人的愤怒或者同情等等。情绪化的表达成为评论的主流[3],人情趣味框架成为网民的首选框架。
2.用户立场分析——用户评论对博主微博的对抗式解读
分析用户评论时,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笔者选取的三个案例中,评论量最多的60条微博里,描述事情经过的微博占20%,表明博主立场及观点的微博占80%。描述性微博即观点中立的微博的评论,用户以多种角度评论事件为主;而对表明观点的微博,用户则采用对抗式解读,质疑及批判博主的评论居多。
3.用户评论态度分析——言论过激,多非理性评论
笔者把三个案例的900条热门微博评论的态度分为三个类型:褒扬、中立及贬损。其中持褒扬态度的为90条,占总样本数的10%;持中立态度的为70条,约占总样本的7.8%;而持贬损态度的有740条,约占总样本数的82.2%。在持贬损态度的760条言论中,有598条评论明显偏激,情绪化态度明显[4]。其中,490条微博评论非常不理性,严重影响了微博正常的舆论环境。
分析发现,微博用户情绪较为激烈,情感爆发性强。微博这个舆论平台赋予了用户评论的权利,因为其匿名性的特点,微博用户将此作为发泄的渠道,甚至不关注事件本身,只是肆无忌惮地宣泄负面情绪及感性的情感。
(二)相关案例微博评论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深度访谈这种质化的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微博用户心理层面及其他层面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会关注微博明星负面新闻?第二,发布的微博评论侧重于哪些内容?第三,发布微博评论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四,对博主的评论是否信任?第五,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跟大众不同会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根据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对用户结构的调查,按照用户比例选择符合微博主流用户条件的人作为样本。笔者在互联网上的明星负面新闻评论下面选取了20人进行访谈,每位用户访谈时间为1.5小时,主要方式是对微博私信内容进行整理。
从访谈结果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关注负面新闻的原因是微博热搜榜的设置,微博热搜榜是其关注微博明星新闻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明星本身关注度就比较高的原因。
1.微博是人们生活情绪的“减压阀”
微博的虚拟性、隱匿性使得评论参与者将其作为情绪的“减压阀”。经深度访谈发现,明星事件和评论者的直接关系不大,他们并非真正关心事件真相或其性质和影响,只是借着全民狂欢的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将微博平台作为自己倾倒情绪的“垃圾桶”。
(T:我白天被老板骂了,今天看到你发的微博,我就是要骂你。)
(U:陈赫这事儿我真的没有参与,但是我有私信过马蓉、宋喆鄙视他们,就是对他们比较气愤。)
2.结构性压力下的微博评论“罗宾汉情结”
网民在未了解事件真相前,盲目倾向于弱势一方的心理,被称为“罗宾汉情结”。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社会的转型导致一部分人心理失衡,出现了仇富、仇星心理。仇星带来的无非是对明星的苛责。
3.从众心理与对抗式解读
(B:对博主有时会信任,看他为人吧,不过我还是比较相信我自己看到的,比如证据视频、录音。)
(T:对博主不信任啊,因为大家都有脑子,一坨大便你硬说它是海鲜,有人信吗?)
(L:大多数时候不会受博主影响,有时会看标题然后评论。)
(M:会看热评,会担心自己观点跟别人不一样。)
(D:首先看热门评论,观点不同的话不敢发,怕被喷子骂。)
传播学研究告诉我们,网民在表达意见之前会观察所谓的意见气候,防止自己被孤立。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网民发表观点的时候,受热评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自己的观点跟微博的热门评论不一样,会保留自己的观点不发表。而对博主的观点会有对抗式解读的倾向,一部分人不信任博主的观点,另一部分人会受微博内容的影响进行对抗式解读。
四、微博明星负面新闻用户评论优化建议
(一)博主:注重舆论引导,注意提升信息的可信度
笔者对所选三个案例评论量最多的博主进行梳理统计发现,其主要集中在草根名博以及媒体官博上。对热门微博评论进行文本分析时,笔者发现用户对带有观点的微博特别是媒体官博有对抗式解读的行为。在取样分析的三个事件当中,相比于纯文字的微博,有视频链接及图片的微博引起的对抗式评论较少。对微博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博主所发微博可信度低,如果没有相关链接及可信图片,微博用户容易产生质疑,加上用户本身有对抗心理,所以易发表情绪化及批判性言论。
建议博主特别是媒体官博及草根名博在发表微博时,注重添加可信性证据,比如相关视频及图片,另外要标注信息来源。如果博主只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会导致网民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省去理性思考的过程,直接对发表的观点进行情绪化解读。
(二)微博运营商:提高社会责任,加强把关
微博作为大众媒介平台,特别是作为现阶段舆论的集中地,应该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大众和社会的利益负责。微博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及商业属性,在社会属性方面,微博有监督和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而在商业属性方面,微博为了吸引用户以及获得商家的青睐,实现利润最大化,不可避免地会迎合大众趣味,将娱乐、猎奇的负面新闻消息置顶并推广。然而,由商业目的主导的信息传播,严重影响了其社会责任的履行,微博运营商应将社会责任与商业效益相结合,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五、结语
如何治理微博舆论?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微博用户评论的狂欢化以及极端化的倾向,和我国相关法律的滞后有很大的关系。对微博舆论的治理,应该从立法着手,完善立法,并加强法律监控,对网络违法行为和不当言论进行监管,特别要对鼓动公众情绪制造群体事件者予以惩罚。与此同时,微博舆情预警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负面新闻传播中用户评论的预测、跟踪与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进行舆情判断,并尽早处理问题。
其次,要疏导公众情绪,拓宽意见表达渠道。在明星负面新闻传播过程中,很多微博用户借微博宣泄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宣泄的渠道,微博平台由于匿名性及便利性,成为人们的“减压阀”,这导致微博评论出现了情绪化、狂欢化、群体极化以及语言暴力等情况。
治理微博舆论不仅仅要重视监管,还要拓宽意见表达的渠道,让公众的负面情绪能够及时得到宣泄或回应。特别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话题,可在微博专门开辟政务渠道供用户进行意见表达,这样有利于社会深层矛盾的化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微博舆论的净化。
参考文献:
[1] 孙海峰,高奕奕.对“李刚门”事件新浪微博报道与评论的框架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1):20-21.
[2] 王蓉.微博用户的评论与转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33.
[3] 蔡霎.从面向“用户”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11(5):6-10.
[4] 汪俐君.浅析微博评论的“热”与“冷”[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2):67-68.
作者简介:李伊莎(1992—),女,上海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