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人民抗疫情怀

2021-09-10廖良初李新灵

关键词:情怀

廖良初 李新灵

摘  要: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埋于人民内心的一种心境和心情,是人民对国家强烈热爱的情感表达。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具有崇高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表现出极高的爱国主义热情,谱写了华夏千年史册上的爱国主义诗篇。其爱国情怀突出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之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自信之情,对疫区同胞的深厚关爱之情,对“抗疫”英雄们的无限敬仰之情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奋斗之情。

关键词:中国人民;新冠疫情防控战;“五爱”情怀

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埋于人民内心的一种心境和心情,是人民对国家强烈热爱的情感表达。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疫情以来,中华儿女怀着家国永念和对民族深切热爱的情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抢夺生命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激发出了极高的爱国主义热情。其爱国情怀的突出表现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之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自信之情,对疫区同胞的深厚关爱之情,对“抗疫”英雄的无限敬仰之情,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奋斗之情。

一、热爱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之情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 他认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2] 在这次抗疫战斗中,热爱党,听党指挥,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是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听党号令,封城武汉

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冠疫情态势,做出重大决策,实行武汉封城。“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无特殊原因,市民不得离开武汉。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超1100多万的交通枢纽城市,恰逢春节期间,人们怀着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在这样的情形下,坚守在武汉的人民,以大局为重,很快凝聚共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的指挥,保持理智,付出牺牲,坚持居家“抗疫”,体现出崇高的爱国情怀。正因如此,新冠疫情才得以有效控制。对于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认为:封城武汉,这不仅仅是正确的决定,同时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他们应该如何应对疫情的紧急威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二)听党指挥,全民隔离

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再次主持召开防控会议,要求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实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提出全民居家隔離。为落实中央防控精神,全国各省、区、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人民积极配合政府,14亿人口表现出从未有过的高度自觉和高度一致。大家抱着坚信党的领导正确而对党衷心拥护和热爱的情感,自觉取消一切户外活动、关停所有场馆会所、暂停一切集会、集市和娱乐集聚等活动,真正做到过年不串门、提足不出户,居家隔离。中国人民服从大局的爱党爱国精神,有力保障了整个疫情防控的顺利进行,使得国内的疫情控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三)听党调遣,万医援鄂

2020年1月25日召开的防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疫情防控工作汇报,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并发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令,动员全国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湖北、武汉。2月3日,党中央发出号召:“根据需要从全国调派医务人员驰援武汉、驰援湖北,同时保护好医务人员身心健康。”[3]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42000多名白衣天使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从四面八方,义无反顾踏上征程,放弃新年与家人团聚机会,奔赴武汉、驰援湖北。他们同疫区人民共克时艰,表现出浓厚的爱国、爱党、爱民的家国情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四)听党部署,复工复产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在研究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4]随后,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党中央的部署是“由中央统筹全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条件,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6]为落实党的指示精神,听党呼唤,复工复产,党的各级组织和政府很快增强了紧迫感,纷纷建立起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新秩序,确保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科学复产。著名教育家苏步青曾说:“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7]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听党指挥,科学复产,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民,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基本得到全面恢复,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8]

二、热爱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制度的无比自信之情

众所周知,当新冠病毒爆发之时,人民对疫情不甚了解、忧心重重。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否有效控制这场疫情表示怀疑,特别是西方一些政客更是借机嘲弄,将“东亚病夫”的污名再次扣在中国人民的头上。面对病毒肆虐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嘲弄,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9]大家满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比自信之情,把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爱国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

(一)热爱社会主义,充分信任“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保障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成就一切事业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10]同样,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制度保证,中国人民才有了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疫情爆发后,习近平就如何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亲自研判、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做出系列重要指示,成立党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统筹、指挥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及时反应、英明决策、科学指挥,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同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更加充分信任。全社会自觉做到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和步调一致。

(二)热爱社会主义,高度认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公有制度

邓小平曾说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1]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这个“法宝”一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在党中央的统一调度下,广大建设者用10天左右时间高质量建成11.4万平方米、病床2600张,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这样一种办事效率、办事精神全部来源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来源于人民对这个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度认同而产生出的爱国情感。

(三)热爱社会主义,科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制度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2]并要求:“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13]在这次抗疫战斗中,14亿中国人民牢固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理念,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一时间,中华大地,四面八方,都以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整合各方力量,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充分发挥了“抗疫为了人民、抗疫依靠人民”的当家作主制度优势,真正实现了人民战争。这种强有力的抗疫精神,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称道:“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14]。习近平说:“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15],疫情的有效遏制与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的正常恢复是中国人民对这一制度的高度认同而产生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所至。

三、热爱人民:对疫区同胞的深厚关爱之情

习近平认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6]并强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17]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爱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在这次抗疫战斗中,中华民族都把爱国之心倾注于人民身上,倾注于疫区同胞身上。大家手牵手,心连心,风雨同舟,将浓浓的爱国之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命至上之歌。

(一)大爱无疆,无私捐赠

疫情爆发后,湖北、武汉等地不同程度出现了物资短缺、医疗设备有限和市民生活困难等现象,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由然而生。大家迅速开启了“搬家式”援助湖北同胞的爱心工程,出现了“你想要的,总会有人及时提供;你想不到的,也会有人提供”的暖心局面,正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建火神山医院缺少建筑材料,山东人民连夜送来了;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缺少防护用品,各地企业纷纷转产且优先生产出来了;当武汉封城,人民缺少生活物资之时,福建600吨优质蔬菜、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的8000斤冬瓜和上海青、西藏2000吨天然饮用水运来了,还有“苏大强” “鲁大壮”们都来了。面对资金困难和药品短缺,西藏聂拉木县赠来了爱心慰问金和一批产自西藏的防疫药品;北京西城区94岁抗日老英雄白彦杰与老伴的5千元现金也捐来了;重庆87岁老人倪素英用平时靠摆摊卖小百货,节衣缩食了30年才攒下的20万爱心款也捐来了…… 涓涓滴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来自社会各界竭尽所能的鼎力支持,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爱心捐款的背后,蕴藏着每一位捐款者的责任担当和博大的爱国情怀。

(二)挺身赴疫,志愿服务

习近平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18]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群抗疫的新生力量90后、00后不负韶华,挺身而出,站到了抗疫最前线。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吹响了青年志愿者抗疫集结号。在每一个疫情危急的地方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主阵地、最前线,不畏寒冷、风雨无阻,身着“红马甲”“蓝馬甲”,行走和穿梭在各个小区的楼宇间,进行着社区防控、秩序维护、物资协调、心理援助和网络宣传等活动。他们用一份份爱心筑起防疫的钢铁长城,彰显出当代青年高度的社会担当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三)拳拳爱心,情系故土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在这次抗疫战斗中,他们虽然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没有割断爱国爱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们积极投身到祖国疫情防控战斗中,在海外日夜奔走,想尽一切办法、费尽各种周折来寻找和购买医疗物资,将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等一批又一批防疫物质运往国内,并捐助大量资金,帮助祖国亲人一起渡过难关。爱国台胞周鲍华说:“我们常说两岸一家亲,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家应该更亲。”从一次次捐赠的金钱和物质,到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无不真实体现出全球中华儿女在祖国面临困难之时,血脉相连、携手并进、无私奉献的爱国亲情。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也在关心着疫区同胞的冷暖。他们积极开展募款,通过各种途径捐赠回国,用实际行动展现出海外游子的强烈责任感与拳拳爱国心。

四、热爱英雄:对抗疫勇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在谈到英雄这个概念时,习近平要求:“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19]“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20]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就是对英雄的热爱。

(一)英雄情节在全社会普遍形成

习近平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1]这一“坐标”思想,使我们对英雄有了新的定位和认识。中华民族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而且也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崇尚英雄的传统。这场抗疫战争所涌现出来的一批抗疫英雄和光荣烈士,以担当、责任、使命、信念谱写了庄严、宏亮的生命之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们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忠诚、执着、朴实、先公后私的鲜明品格,使这个时代拥有了属于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标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2]人民深深意识到英雄是国家的精魂,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之所以要树立抗疫英雄的光辉形象,是因为社会需要英雄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二)英雄本色在战斗中不断显现

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的英雄情节、英雄意识瞬间激发。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青年志愿者,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奋斗精神尽己所能抗击疫情。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不顾危险,毅然决然挂帅出征武汉。巾帼英雄,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随后主动请缨奔赴“疫区”前线,“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武汉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渐冻症”患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双腿萎缩、走路蹒跚的情况下,仍然争分夺秒、日夜鏖战在一线不眠不休,用最大努力和最小牺牲,保护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新冠疫情“吹哨人”张继先、李文亮,山东援鄂医生张静静、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都“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的英雄气概,让平凡人见到了真豪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4万多名建设者冒着生命危险,创造了中国奇迹。广大中国共产党员、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无数社区工作者、后方保障民生的超市营业员、快递哥和环卫工人等,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所能来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他们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展现出特殊时期中国人民的英雄本色。

(三)英雄人物受到人民无限崇敬

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英雄们用舍生忘死的浩然正气,引领人民不断奋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23]只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只有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就是要形成全社会崇尚英雄、热爱英雄的良好氛围。为向奋战在抗击疫情战斗的英雄们表达崇高敬意,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重磅举措。湖北明确规定将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表现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2020年参加中考的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增加10分后参加中考招生录取。南京发布了《关于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十件实事的通知》,被媒体和网友称为“暖心十条”。同时,全国众多旅游景区纷纷宣布免费开放的相关优惠政策,服务于全国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抗疫英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对英雄的一种肯定、回报、感恩和弘扬,是用实际行动在全社会传递学英雄、赞英雄、敬英雄的爱国风尚。

五、热爱人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奋斗之情

习近平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24]在这次抗疫战斗中,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和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援助之情充分彰显了人类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也突显了人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奋斗之情。

(一)世界人民对我国的援助凝聚了人类互爱精神

我国疫情的发展牵动着许多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的心,世界人民纷纷对中国施以援助。这是中华民族“与邻友好”礼仪之邦的体现,是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世界人民心中的普遍认同,是人类的一种互爱。我国能够如此迅速控制病毒蔓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帮助密不可分。

患难见真情。在我国疫情困难时期,得到了来自10多个国际组织和俄罗斯、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和泰国等79个国家提供的援助。2020年1月25日,春节第一天,日本民间向我国捐赠的100万只口罩是第一批来自国外的支援物资;伊朗在自己还很困难的时候,向中国捐助口罩100万只;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并向中国提供了3亿韩元规模的防护用品;在疫情危险时期,巴基斯坦人民主动宣布与中国通航,并以最快速度调集全国公立医院所有库存的6800副手套、800套防护服、30万个口罩援助我国。疫情无国界,人间有真情,大爱永无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中国伸出的援助之手,在中国人民倍感暖心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决心。

(二)中国对世界各国的援助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思想

中华民族具有“大爱无疆,上善若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传统。在全球疫情蔓延之时,中国人民怀着感恩之情回赠世界,及时向多国伸出援助之手,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献,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责任担当。

山川异域,同月同天。在我国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先后向意大利、英国、伊朗、乌克兰和巴基斯坦等国派出专家医疗团队,帮助和指导他们建立和完善防疫体系,对有效控制疫情在人类蔓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发往15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救援物资上,中国所写的“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云海荡朝日, 春色任天涯” 和“铁杆朋友,风雨同行”等字眼饱含真挚情意。从2月下旬开始,每隔几天,中国就会派出医疗专家组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防疫支持。上海救援伊朗、广东救援伊拉克、江苏救援巴基斯坦…… 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25]目前,中国常驻非洲医疗队有46支,现正在投入当地抗疫行动。不仅如此,2020年5月19日,习近平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还表示:“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26]

中国人民积极同世界人民分享抗疫经验,主动助力全球抗疫,为世界各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了宝贵时间。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阻止病毒传播,共同战胜疫情,这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声。

六、结语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千百年来深深熔铸于血脉中的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感,是激励勤劳勇敢的人民不断勇攀高峰、取得新成就的不竭动力。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使命担当和“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英雄气概,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和舟共济,彰显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为之叹服的中国奇迹。这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扎实推进了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了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指出:“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27]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万众一心去夺取抗击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彻底胜利,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1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24]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5-12-30)[2020-10-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30/c_1117631083.htm.

[3][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04).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 研究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N].人民日报,2020-04-09(01).

[6]陈一飞、周伟.重大疫情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思考与建议[J].决策与信息,2020(05).

[7]杨玉良.苏步青的精神[J].群言,2013(01).

[8]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9]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会,2016.

[10]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09).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12]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30(02).

[13]袁世军 王庆杰.坚持人民至上 践行初心使命[N].光明日报,2020-7-13(06).

[14]張翼.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平稳运行前景阔[N].光明日报,2020-2-17(03).

[1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 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J].旗帜,2020(05).

[16][1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9]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习近平这十句话必须谨记[EB/OL].(2018-05-21)[2020-10-14].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5/21/c_1122860423.htm.

[20][2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21][2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2).

[25][26]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0-05-19(02).

[27]张迈曾.在弘扬西迁精神中砥砺初心使命[N].光明日报,2020-04-27(06).

责任编辑  邱翔翔

猜你喜欢

情怀
故纸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情怀
妈妈的世界很小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细节放大镜情怀尽收的少女“领”袖
少女情怀总是诗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
失败的不是情怀 是不会恰当地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