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概念的阐释

2021-09-10彭超

今古文创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意境教材

彭超

【摘要】 意境这一概念在中国文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在多次修订改版中逐渐加深了对意境概念的阐释,由于不同编者对意境的理解、界定各有不同,所以意境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概念阐释有所差异。本文将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发行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意境概念的阐释进行进一步整理归纳。

【关键词】 意境;教材;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4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概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从只字片语上升到专节、专章论述。由于意境在产生之初并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概念,它随着中国文论史的进程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各版本的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范畴的划分以及概念的界定会因编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对意境概念的认识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文学理论教材发展中的意境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编撰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为模仿阶段。这一阶段中苏关系亲善,建国初期由于文学理论教材紧缺,经译介的季莫菲耶夫版本《文学原理》、毕达可夫版本《文艺学引论》成为当时高校推行的通用教材。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建构多以苏联为模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以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发展论为基本编写结构,代表教材有巴人主编的《文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文艺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这一时期的教材中更多提到的是典型的概念,意境并不受重视。从五十年代末期到“文革”前夕是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开始着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成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直接内容。

相较前一阶段,教材编写体系上增加了文学的审美性、文学创作论和批评鉴赏论,编写结构更加合理、完整,代表教材有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其中1962-1963年山东大学文艺理论研究教研室编著出版的《文艺学新论(修订版)》在阐述典型时,对典型和意境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界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首次对意境进行解读,“典型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境界(或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可见本教材中将境界与意境视为一物,而将意境与典型进行对照解读,也频繁出现在之后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中。

1966-1976年,文学领域开启批判模式,此时的文学理论教材试图用哲学原理代替文学原理,用机械的二分法解决问題,代表教材有北京大学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而此前早已定稿的蔡仪主编版本教材被勒令停止出版,已出版的以群主编版本教材被点名批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世纪之交为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阶段。此时西方文论大量传入中国,我国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文学理论教材的重新编写迫在眉睫。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钱中文主编的《文学原理》、董学文、张永刚编著的《文学原理》先后出版。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开始自觉地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意境问题也自然成为关注的核心概念。侯建主编的《文学通论》以及黄世瑜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首次设计专节探讨意境问题。此外,吴调公主编的《文学学》、唐正序和冯宪光主编的《文艺学基础理论》、吴中杰主编的《文艺学导论(修订版)》等版本中均以专题的形式对意境问题进行探讨。

21世纪以来作为文学理论教材的繁荣阶段,从数量上看,文学理论教材呈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出现了针对不同群体的专用教材,如张利群主编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文艺学教程》、袁鼎生主编的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学理论基础》、童庆炳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编撰的专用教材《文学概论》。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的关注度有明显上升,多数教材都对意境问题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论述,意境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版本的目录中。在顾祖钊主编的《文学原理新释》、杨守森和周波主编的《文学理论实用教程》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对意境概念进行了专章探讨,意境甚至直接作为章节标题出现。

二、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发展史的讨论

在文学理论教材中有关意境论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意境论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范畴,其起源可追溯到前秦时期,在魏晋时期形成、唐朝确立、明清时期趋于成熟。龚耀生主编的《文学论纲》中认为《周易》中的“立象尽意”、《庄子》中的“言不尽意”等观点点明了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奠定了意境论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文论著作中对情景、情理的论述概括性地阐释了意与象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唐代诗歌的繁荣促进了意境论的确立,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理论、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中的“思与境偕”、皎然的“取境说”等理论对意境的基本内容及特征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明清时期,以王国维为代表的意境研究达到高峰,对意境论做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从物与我、主与客的内在关系解读意境内涵,深入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机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意境论最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出现,在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1992年版、1998年版)中在界定意境这一概念时表示文学意境论在《文心雕龙》《诗品》中先见端倪,对于王昌龄的《诗格》保留了怀疑态度,“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按照童庆炳的说法,此处的意境仅仅是诗境中的一境,而此后皎然的“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说”等理论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至”“味外之旨”等观点的提出补充了意境论的基本理论构架。

有关意境的溯源问题,童庆炳在千禧年后出版的《文学概论》(2000年版)《文学理论教程》(2004年版)中将其源头追溯到了《庄子》的“自由之境”。

第三种观点认为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范畴在唐代正式提出。唐正序、冯宪光主编的《文艺学基础理论》中直接肯定了意境在唐朝的发端地位,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的理论对意境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唐朝时期的意境与现代所言的意境并不完全相同,而真正最先使用现在意义上意境的是明朝时期,清末王国维则是学界公认的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三、文学理论教材对意境概念的范畴划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在对意境的范畴划分上各有不同,根据教材编写结构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将意境放入文学作品论,持此种观点的编者居多,诸如陈传才和周文柏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唐正序和冯宪光主编的《文艺学基础理论》、曾庆元主编的《文艺学原理》以及童庆炳等主编的文学理论教材。第二类是将意境放入文学创作论,如龚耀生主编的《文学论纲》中指出意境“概括了我国古代长期艺术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创作原则和审美规律”。第三类是将其放入文学接受论,如胡山林主编的《文学概论》将意境放入诗歌文本的解读中,将意境看作是古典诗学范畴,认为意境是“作品中心灵化了的特定‘生活’场景”,具有可感性、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进一步细究意境的概念又可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将意境看作一种文学形象。程革、王确、赵文增版本的《文学概论》都将意境放入了文学形象的范畴,将意境作为抒情文学中塑造文学形象的中心任务。

第二种是将意境纳入文学典型范畴,持此种观点的较少,诸如在十四院校出版的《文学理论基础》中指出典型是指典型人物,在抒情性作品中,典型就是意境。意境与典型即是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差异性表达,其本质是一样的。

第三种是将意境看作文学的一种精神风貌。张怀瑾在《文学导论》中将意境同神韵、韵味划入文学精神风貌的范畴,认为意境是抒情类作品中一种形态内在的精神风貌,是文学作品内在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不能用语言直接描述出来,因而具有鲜明的东方特色。

第四种是将意境看作是一种艺术形象。傅隆基在《文学概论》中认为意境即是艺术形象,具有藝术形象的一般特征。在陈传才、周文柏主编《文学理论新编》中进一步指出意境属于艺术形象,但又不同于一般艺术形象,具有直抒胸臆、具有抒情、议论特征的艺术形象才称之为意境。曾庆元在《文艺学原理》中将意境同典型、气韵看作文艺作品的高级的艺术形象,其中意境作为写意型艺象中的高级艺象更注重形式因素的组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理论教材一直处于不断改版优化的过程,从开始的借鉴苏联到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理论教材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材对意境这一概念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了概念差异化阐释。教材作为学习的直接资料,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引导性。编者要区分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功能定位,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保证教材的精品化、专业化,加强编审团队力量,保证教材读本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毛庆耆,董学文.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童庆炳.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调查报告[M].西安:东风文艺出版社,2006.

[4]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意境教材
教材精读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春色满园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追忆黄药眠
一朵花的意境
文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