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与沈从文文学批评比较方法探讨
2021-09-10张芃葳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梁实秋和沈从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是当代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他们把人性论当作文学批评的关键,但是对人性论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两位大家对人性的概念和性质都有些不同的理解,应用的批评方式和思维也不同,但是他们二人都对中国文学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主要从梁实秋和沈从文所采用人性论的不同来探讨二者文学批评的不同。
【关键词】 沈从文;梁实秋;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38-02
一、文学批评中对人性论的不同认识
虽然梁实秋和沈从文在人性论上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他们都认为文学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主要还是因为文学由人性产生,文学是人们流露人性的表现,文学和人性之间难以分割,他们都把人性论当作文学批评的主要指导思想。
梁实秋认为人性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固定的、无差异的,他對人性的理解来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性是普遍的,以一点为中心,如果人们不从人性的普遍方面出发,就很难表现出真正的理想,但是梁实秋却过分解读这个理论,把本该从唯物主义出发的理论唯心化,将人性理解为绝对的永恒和固定,他认为人性不存在差异,即使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的人性也是相同的;而沈从文则认为人性是时刻变化的、有差异的,虽然人性的相同之处很多,但是仍存在差异,而且如果对这些差异之处施以一定的推力将会使其发生改变,因此沈从文的作品也大都展示出了不同阶层人性的对比,比如农村阶级的善良和纯朴就和城市阶级的虚伪和奸诈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表现出自己对人性是有差异性的看法,还有沈从文的《边城》中也体现了他认为人性会发生改变的看法,在以前,湘西儿女具有勤俭节约、和平喜善、勤恳质朴和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质和他们世代所特有的豪放品质和超强生命力,但是后来湘西这个地方遭受了入侵,现代文明逐渐深入,湘西儿女饱受战争摧残和鸦片的毒害,他们那些优秀的品质逐渐流失,他们不再勤恳,开始懒惰,他们不再勇敢,变得懦弱,委曲求全,逐渐走向堕落,沈从文通过湘西儿女前后两个时期人性的不同,从唯物主义出发,揭露了人性会发生变化的观点。
其次,梁实秋认为人性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他认为人性分为善和恶,并且善还会抑制恶,梁实秋关于人性论的观点,主要包括:他认为人性中包含兽性,人既是人也是兽,人所表现出来的吃饭喝水,男女之情,甚至进行一些残酷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卑鄙、狡诈与自私,都是所谓的兽性,人性的表现则是人们的内在思想和理想、高尚的操守以及严格的道德观念,人之所以是人,具有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
梁实秋所认为人性论的第一层含义是人的理性,这是人性中善的方面,是最根本和最标准的;第二层含义是兽性和人的恶,这里的人性是不完整的;第三层含义是人的想象、情感和美好德行,其中包含着人的善和恶,体现出了梁实秋所认为的善恶共存的人性理解。
梁实秋对于人性的解读并不是很明确,他多次以抽象的、模糊的、难以言明的、复杂的这些词来描述人性,他认为他自己对人性的解释也很不清楚、不彻底,比较模糊。沈从文则和梁实秋相反,他认为人性是具体的、自然的,人性和文学难以分割,人性是他文学批评的主要指导思想,因此,他把人性当作衡量文学作品的一种尺度。
沈从文的文学思想是对人性和生命的反映与尊重,人性是他文学创作的关键,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正是人性的体现,在原始的湘西世界中,湘西儿女自由自在,和平安定,他们天性善良、勇敢和纯朴,以最简单的思想看待世界,他们纯真善良,内心深处满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心充满希望,生机勃勃,具有非常可贵的品质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健康与自然的生活方式正是沈从文笔下人性的表现,体现了他认为人性是具体的观点,他将人性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来帮助人们启迪和改善人性,将人性的自然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梁实秋在文学方面具有的优越感,他认为文学应该是少数精英人才的天下,他居高临下,反对大众文学,违背了人人平等的理念,他认为少而精的文学才是真正的文学,认为只有少数的天才才能理解人性的奥妙,才能完美地创造文学。他虽然认为人性是普遍的,但是却否认普遍的人性能被普遍看出来,在他看来,只有少数的天才才具有真正理解人性的智慧和天赋,他曾经还说过:“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思想。沈从文则认为文学是大众的文学,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获得大众的支持才会将文学发扬壮大。其次,文学家也是人,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思想更加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们又不是脱离对人的思考谈鬼说神,文学家并不会高人一等,他们只是致力于创作好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于表现出人性的美好,将读者向善的方向引导,让读者体会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起到启迪人生、启蒙和塑造人性以及改造世界的作用。
人性论作为文学批评的关键和主要指导思想,梁实秋和沈从文对人性论理解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文学批评方式的不同。梁实秋的人性论更加偏向于唯心主义,较为主观,而沈从文的人性论则更偏向于唯物主义,较为客观,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文学批评所应用的理论不同
在中国文学的批评史上,梁实秋和沈从文都是著名的批评家,他们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理论也有所不同,各有千秋,极具特点,梁实秋对于文学批评,主要从理性精神出发,进行多次文学批评之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将文学批评格式化;而沈从文对于文学批评则是从感性精神出发,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点评,并没有制定一套批评体系。
梁实秋曾被许道明高度赞赏,他认为梁实秋是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人文主义批评家。梁实秋指出了理性节制的重要性,他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用理性节制区分开来,从古典主义中获取文学批评的理论,认为健康有益的文学具有理性的节制,丧失了理性节制的文学是有缺陷的,难以将人性充分表现出来。梁实秋非常重视理性精神,认为对于文学的批评应该以理制情,健康的文学具有理性驾驭情感的能力,人性中理性要凌驾于人性的情感之上。
梁实秋还认为鉴赏和批评是分开的,鉴赏就是鉴赏,批评就是批评,二者不能同时进行,鉴赏是去欣赏一个文学作品,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构建作者创作的精神场景,真正享受这个作品,而批评则是根据所制定的标准和框架去判断作品是否符合这个标准,他把真正的人性当作评判的标准,他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批判,要从理性精神出发,杜绝印象主义,遵从古典主义,需要保持清醒准确的眼光,从而构建一套系统并且完善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根据体系进行文学作品的批判。
沈从文则不认同梁实秋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鉴赏,而文学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阅读,而不是将作品放在框架中,进行理论的探讨。沈从文认为文学批评应当是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去阅读,让读者发表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而不是让读者根据标准去批判这个作品,如果这个作品的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将会出现读者上当受骗的情况,反之,当读者不把批评标注化,而是把对作品的批评当作对读完这个作品后的看法和意见,那么这个批评就不会对以后的读者造成错误的引导。
由此可以看出,沈从文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主要从感性精神出发,以感悟作品的方式批评作品,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批评理论体系,而是利用比较活跃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批评文学作品,不拘泥于一个框架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梁实秋和沈从文都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进行文学批评,但却有着不同的方式。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也不相同,梁实秋所理解的人性更倾向于唯心主义,而沈从文所理解的人性更倾向于唯物主义。
梁实秋更加注重理性精神,认为文学的批评应当是理性凌驾于情感,对于文学作品的批判应当具有固定的标准,沈从文则认为感性地看待文学作品是最重要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应当局限于固定的框架,应当更多地去感悟作者的真实情感,深入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对文学的批评更多的是读者自己的意见。二者虽然批评的方法大相径庭,但都具有优秀之处,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王锦厚.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 《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J].郭沫若学刊,2011,(2):22-33.
[2]于惠.公共生活·人性书写·文学特质——沈从文、梁实秋关于文学介入公共生活思想之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104-109.
[3]张洪刚.梁实秋与山东大学[J].春秋,2018,000(002):15-20.
[4]孙伟民.从“与抗战无关论”谈文学的时代创作与政治之关系[J].青年與社会,2013,(27):324-324.
[5]王平.文学的民国机制 国立青岛大学与后期京派文学观的形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8):1-5.
[6]周思辉.中国新文学史上“看不懂的新文艺”论争——兼论何其芳在论争中的位置[J].贵州社会科学,2019,(1):44-51.
作者简介:
张芃葳,女,汉族,天津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