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充满智慧

2021-09-10张欣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智慧微课专业

张欣

教育是站在当下的时空,用过去的经验,在培养未来的人!

什么是智慧?

《新华字典》中这样写道: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在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经验等习得的基础上,在感性、知性、理性、实践等多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中问题的一种能力系统。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也不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它是生命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

也就是说,智慧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启发、丰富和发展。

一、认识

(一)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是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尊重教育规律、追求教育本来价值的教育境界,并由此形成的应对能力。

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渗透、内化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所有教育活动中,体现了应对和解决教育中问题与情景的综合能力。

(二)教师专业的要求。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践者。教师都在按照“我们”是谁而施教(父母常常是按照“我们”不应该是谁而管教孩子的)!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以自己为起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定位。

1、教师的内心景观是有三个维度的:

理智的:教师对教与学的方式考虑(技术工作者)

情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感觉的方式(专业工作者)

精神的:师生心灵的要求与生活连接起来的多种回答方式(精神陶冶者)

2、教师的专业有三种智慧,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学习状态

(1)认知智慧,专业的技术性。

(2)道德智慧,专业的道德性。源于尊重、感恩、信任;源于对生命的关爱;源于积极的心态;源于自身的改变。

(3)实践智慧,专业的实践性。

(三)当前教育的异化:知识遮蔽智慧、体力替代专业

审视当前的教育,教育的异化现象比比皆是:知识和经验本来是形成智慧的手段,却被异化为教育的目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专业活动,但现实中的教育更多被当成“体力活”,拼时间、拼体力,而不是研究教育的专业性、提升教育的智慧含量。知识本身遮蔽智慧,让老师和学生迷失在知识本身,忘记了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

二、主张

让教育充满智慧、让教育回归智慧。

(一)以专业与智慧破解当前教育困局

教育是一门专业,需要专业智慧。传统的教育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学生是盛装知识的容器。所以,教师不需要太多的教育学知识和策略,教育也不成其為专业。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显然,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取而代之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做人。教育真正走向了专业,教师真正成为一名教育专业工作者。

作为一名中学的合格教师,除了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更多的是必须具有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要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知识并重考虑,要研究学生。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是对教育是一门专业作了很好的诠释!

要走出“知识遮蔽智慧、体力替代专业”的教育困局,更需要重视发挥教育智慧和教育专业的作用。尊重教育规律,严格教学规范,不随意侵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运用教育专业,探索高效课堂,严禁“题海”战术应对考试。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教育智慧,用智慧破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当然,要彻底改变现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努力才行。

(二)造就智慧型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而让这“灵魂”落地得靠老师,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主要实践者。有三类教师,第一类称为“游离者”,无论谁做校长、无论在那所学校,他们都按照自己的经验从事教育工作。第二类称为“服从者”,服从校长(学校)的要求,完成既定任务。第三类称为“追随者”,能根据校长(学校)的要求,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认为:这第三类的教师,往往是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但目前的教师队伍“生存型”教师的比例很大,有部分已是明显的对职业的厌恶和疏远,有较严重的倦怠。还体现在教师普遍缺乏有效地教育教学策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停留在书本上,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科学、耐心、长效的教育策略被简单、传统、速效的办法所取代。书本代替了实践,教师讲述代替了学生创新。

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智慧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标准应该为:勤、学、问、志、信、爱。勤:勤于实践;学:善于学习;问:善于思考;志:志向高远;信:坚定信仰;爱:阳光、博爱。以教师对“勤、学、问、志、信、爱”的追求,托起全体学生“拥有激情和梦想”的精彩。

(三)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

教师的智慧来自哪里?教师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浏览国内外富有智慧的教师,我们发现,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师的智慧来自好学敬业、天赋底蕴、勇气胆识、实践创新……各人的背景不同,基础不一,智慧的形成往往带有个性化的色彩。就教师的群体来看,如果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就会形成教师的群体智慧。我认为,在学校中既要鼓励教师展示个性化的智慧,又要重视教师团队中的群体智慧培育和成长。

群体智慧是一种相互作用而共享的智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抵诸葛亮,可见群体智慧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合作型的智慧型教师团队的效率远远大于各个教师的简单相加,在良好的团队中,蕴藏在每个成员身上的精妙创意会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团队的智慧有助于个体更加努力地去理解问题。教师群体智慧的积聚将加快学校智慧型教师培养的步伐,只有一批又一批智慧教师的涌现,才能有效而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

三、实践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育教学实践和观察中体会到智慧教育体现在“三抓”:抓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兴趣;抓课堂教学——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抓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为了涵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阅读的习惯,我校开展了“《读者》品读”课程。因为《读者》正像她的刊标小蜜蜂一样,不断的将最精彩内容奉献给读者,能够弘扬人类优秀文化,启迪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眼界。由文学素养深厚的高级教师担任课程教学工作。这门课程走进课堂以后,迅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由浅层次的乐于阅读文章,过渡到深层次的乐于赏析美文,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乐于分享阅读感受。这种变化在各个层次的学生身上都有体现,“《读者》品读”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学生“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方面都起到了引领作用。例如我在听《无声的尊重》这堂课时,7年1班学生特意编排了一个课本剧,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情景再现。学生在参与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内心受到了触动,对如何设身处地地帮助他人有了更深层的体会。教师又引领学生阅读、分析、讨论每一个乘客的言行及心理,学生畅所欲言,对这篇文章有了多角度的解读:有的孩子们从候车室的井然有序,提醒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有的孩子给残疾人让座的角度说,呼吁社会关爱他人;有的孩子从对父母的态度的角度说,倡导我们要怀有感恩之心;还有的孩子是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说,祝愿我们这个社会充满温暖……

2、建构信息化课堂,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润养学生的智慧。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我认为应该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研究,但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整齐划一的导学案不能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源;齐头并进的统一授课无法让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采取了“导学---助学”教学法的实践经验。

(1)、精创微课导学--导学

现在,我校教师都能利用app和各类软件录制高质量的微课,供学生参考学习。

各类微课除有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设计的之外,每位教師还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班级优生和潜能发展生的学情,设计自己独立的微课。之后将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微课提前发布到微信群或校园公众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的程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与进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回帖反馈提出困惑、疑难和建议,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情。

案例:化学在讲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时候,常常用到肥皂水,但学生对肥皂水根本没有概念,就更难理解实验原理。生物学科中,讲到细胞的生活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学生基本上“只认其字,不明其意”。经过两个学科的老师的共同研讨,录制了学情微课,如《肥皂水的奥妙》、《舌尖上的营养》等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提高了兴趣,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学信息化给学科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活化分组助学----助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每班划分学习小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针对每个层次学生不同的错误,有针对性地下发讲解与训练习题,解决个性问题;对于全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利用交互多媒体展示,直接讲解,同时对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案例:物理和化学,实验是关键、是精髓。八年级是物理、化学的零起点。学生不懂实验,也不会做实验。实验微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有很多演示和实验,在课堂中也只能进行一次或两次,学生体验不深,而且一段时间后,学生也会产生遗忘,有了实验微课,学生就可以什么时候想看就什么时候看,实现了课堂的再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尝试将二维码技术与微课相结合即通过扫描二维码浏览微课。学生和家长反馈非常好!

总之,不变的追求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尊重!当一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智慧就是自然地生长。

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智慧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永恒追求,智慧型教师是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和体现者,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的本质属性,不忘初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智慧微课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部分专业介绍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