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气” 构式浅析

2021-09-10郭曲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摘要】构式“×里×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特别是网络上,该构式可以以戏谑的方式表达说话者对某事某物的看法,能够缓解说话环境的氛围。本文将运用邢福义先生语法研究的小三角理论,首先对该构式的变量“×”的构成和其充当的句法成分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里”“气”的语义以及该构式的整体意义,最后总结出该构式所表达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里×气”;构式语法;网络流行语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103-03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创新,网络的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贯穿在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之中。Goldberg认为“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

从“里”和“气”的意义中并不能判断出“×里×气”结构意义,也不能判断出其语用意义。由此可得出,“×里×气”是一个构式,变量×是影响该构式的核心,有一定的能产性。下面将运用邢福义先生语法研究的小三角理论,结合BCC语料库文学、多领域和微博版块以及网络语料(均来自社交软件新浪微博),对“×里×气”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做进一步分析,以及探讨该构式流行的原因。

二、“×里×气”的语表形式

(一)“×里×气”的语表构成

构式“×里×气”是由“×里”和“×气”两个结构组合而成,变量“×”影响该构式的核心意义,探讨“×”的构成有助于对该构式的深入理解。结合贴合生活口语的社交软件新浪微博搜索到的结果来展开对“×”构成的分析。

1.从音节上看,“×”主要是由单音节词充当的,像“嗲”“萌”等。例如:

(1)那人嗲里嗲气。

(2)你闺女打哈欠呢,两个人都是奶里奶气的。

2.从词性上看,“×”主要由两类词构成,一类是形容词。

(3)默默地举个手下雪了,冷爆了,果断换件厚衣穿得怂里怂气地去超市买东西,结果碰到好久不见的初中同学,囧里个囧。

还有一类是由名词构成。

(二)“×里×气”充当的句法成分

从句法功能来看,“×里×气”构式主要充当定语,有时也充当谓语、状语、补语。

1.“×里×气”构式充当定语

(4)最近老喜欢些奶里奶气的东西,返老还童吗?

2.“×里×气”构式充当谓语

(5)他有时蠢里蠢气的。

3.“×里×气”构式充当状语

(6)我不会嗲里嗲气地说话,不会装文雅。

4.“×里×气”构式充当补语

(7)在以“扮鬼”逗趣的万圣节里,美食也跟着装扮起来。除了菜名变得诡异吓人外,连卖相也跟着变得“鬼里鬼气”。

三、“×里×气”的语里意义

(一)“里”“气”的语义分析

“里”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在一定界限以内。名词+里,可表处所、时间、范围,与表示跟机构的单音节词组合,即可指该机构,又可指该机构所在的处所、跟某些表示人体部分的名词组合,有虚指和实指两种意义。单音节形容词+里,表示方向、方面。①

(8)房间里有人。

(9)他的发言里有这方面的内容。

(10)这件事儿,往少里说,他做了也有七八次了。

但就构式中的“里”来说,它与名词、形容词搭配后不再表示原有的意义,如“奶里”“肉里”,这两个词原本的意思是在奶里面、在肉里面,表方位,但这两个词进入“×里×气”构式后表方位的意思就消失了。例如:

(11)最近老喜欢些奶里奶气的东西,返老还童吗?

(12)儿子已经大了,我对他讲话时提到自己,还是不习惯用“我”,而是依然用“妈妈”这个太奶里奶气的称呼。

“×里”的“里”不能与检索结果里的名词、形容词连用。如“假里”“鬼里”“蠢里”等,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这样使用,这样的搭配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可能存在有意义的搭配,如上述的“奶里”“肉里”,在构式里的意义也与原本词汇相差甚远。

“气”也是一个名词,指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自古以来就可表气体、气象、气味、气息等。

(13)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自有而无者,化为气也,如水之耗而干也。自无而有者,变而为质也,如气之蒸为水也”。

(14)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三节一气,积六气而成时,岁则有二十四气”。

有时也可作动词使用,如“气不过”“气坏了”等。例如:

(15)心里气不过,不免说了他几句。

在“×里×气”这个构式中,“气”与一些形容词、名词搭配,两者组合之后主要成为了名词,如“假气”“蠢气”“鬼气”等。在“×气”这组搭配中,有些组合的意思是可以看出来的,如“傻气”,而这些能看出来意义的组合,奠定了该构式的语义方向,从这个组合可以看出“×里×气”构式中“×气”从名词角度表现了整个构式的大致语义。

(二)“×里×气”的构式义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里”和“×气”单用的情况比较少,“×里”和“×气”单独都不能完整表达“×里 ×气”构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只有“×里”和“×气”搭配一起,在构式中才能与其他名词或形容词搭配使用,形成比×词汇意义更具調侃意味的形容词。试比较以下例子:

(16)a.你这个人真傻。

b.你看上去怎么傻里傻气的。

例如例子16中a句“你这个人真傻”,这句话在日常交际中,听话人往往会解读成含义比较深的贬义,听到这句话后大多数时候是不开心的,b句的“你看上去怎么傻里傻气的”,这句话是用更为调侃的方式表达了a句的含义,使听话者更容易接受。

(三)“×里×气”的色彩义

从新浪微博语料和 BCC语料库检索构式情况来看,“× 里×气”构式的感情色彩多为贬义。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将搜集到的现有构式词条进行了整理,由于新浪微博软件上的语料比较杂乱,所以该表的数据是基于BCC语料库多领域和微博版块。

通过将现有的构式词条进行统计分析,以上的构式中,在词例(数量)方面,贬义的占了百分之95%,词型(序列)方面占了84%,不管是从词例还是词型方面,贬义色彩的占比都是很高的,褒义和中性义的比例较少。由此可见,“×里×气”构式用于贬义感情色彩的情况占主要地位,褒义和中性义的地位较弱。

可以看到表贬义的构式,它们的“×”大多也是由带贬义的单音节词充当,如“歪里歪气”,还有一部分是由一些中性词充当,如“黑里黑气”,这些中性词进入该构式后也赋上了贬义色彩。但有一些中性词进入该构式后,仍然保持中性义,如“奶里奶气”。有小部分“×”是由褒义词充当的,如“乖里乖气”,“乖”进入“×里×气”构式之后,构式整体也呈现出褒义色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里×气”构式本身不蕴含了感情色彩,构式的色彩义是由进入此构式的×词汇为主。

四、“×里×气”的语用价值

“×里×气”构式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弱化语气,使表达更委婉。“×里×气”在交际中有弱化说话人语气的作用,无论是贬低还是赞扬都弱化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在表达上更加委婉,听话人也更容易接受。例如:

(17)连续好几天李某两口子每天晚上都听见对门传来一片男人女人嗲里嗲气的吵架声。

2.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不满,遵循礼貌的原则。Leech在Gri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的礼貌原则,我国学者何自然、何兆熊在各自的语用学著作中单独列章节评价这一原则。“×里×气”在吐槽、调侃他人时体现了交际中的礼貌原则,降低了直接表达不满的尴尬程度,在一定程度能缓解说话场合的气氛。例如:

(18)他怕婉瑜担心,更怕她又要蠢里蠢气地去买个什么东西来逗他开心。

(19)估计老爸第一句就是“你又哈里哈气了”。

例18“蠢里蠢气”戏谑地表达了说话人对婉瑜的某种行为的不支持,认为她这个行为举止愚蠢,但事实上并没有很责怪她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五、“×里×气”构式流行的原因

社会需求是任何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语言学亦是如此。传统的、固有的词汇满足不了当代人的表达需求,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创造一些更能贴切地表达自己意愿的词。“×里×气”构式的语义和感情色彩都是由词汇×决定,没有×词汇的加入,“×里×气”构式则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词汇是此构式的核心,是构式的灵魂所在。

由于进入×的词汇的限制不大,因此“×里×气”构式具有很好的能产性,这是“×里×气”可以很好地流行起来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里×气”构式能够舒缓语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说话的氛围,能使对话比较愉悦和放松,所以人们在交谈中也更乐意地使用该构式。

除了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有社会原因。当今时代发展迅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经常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便捷的网络渠道提供了平台和途径,但也由于网络社交过于便捷,某个词用法不当,哪句话表达不当都会引起争议,因此“×里×气”构式逐渐流行起来。

六、结语

通过以邢福义先生“小三角”理论为切入点对网络流行构式“×里×气”构式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词汇是此构式的核心,是构式的灵魂所在,影响着“×里×气”构式的语义以及感情色彩,进入该构式的“×”大多都是单音节的名词和形容词,有时英文字母也可以进入。“×里×气”构式在语用方面能弱化语气,使表达更委婉,在交流过程中,表达不满的同时还遵循了礼貌原则。这也是该构式能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该构式能流行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

注释:

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参考文献:

[1]Goldberg,A.E.2006.Constructions at Work[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陈景元.论网络流行语“尬×”的形成与发展——兼谈“尬”的语素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0(01).

[3]傅舒雅.“×里×气”构式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8).

[4]陈茜.构式“巨×无比”初探[J].汉字文化,2020,(05).

[5]周琳.“小三角”理论下的“××狗”构式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04).

[6]吴雨晴.从语法研究的小三角看流行構式“主语+可能V了假N”[J].汉字文化,2019,(05).

[7]荀恩东,饶高琦,肖晓悦,臧娇娇.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J].语料库语言学,2016,(1).

作者简介:

郭曲,女,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概念整合对网络流行语的阐释力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