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理专著出版的编前审读工作要点分析

2021-09-10鲁永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编辑工作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类图书蓬勃发展,对外,科技类图书展现了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对内,有助于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一名学术图书编辑,在收稿时经常会发现作者交来的原稿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以笔者工作多年处理的原稿为基础,浅析数学和物理类学术图书原稿中常见的几类差错,试图将问题解决在作者定稿前,提升图书质量。

关键词:数理类学术专著;编前审读;编辑工作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222-02

编辑工作包括信息采集整理、选题策划、组稿、编前审读、编辑加工、处理校样以及图书出版后的宣传、反馈意见收集等环节。编前审读一般包括评价性审读(思想性和科学性层面)和加工性审读,编辑在收到稿件后应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审读,除了要从宏观层面把握书稿内容外,对书稿进行部分加工性审读对出版物质量的提升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整理了数理类学术专著书稿中较常见的几类差错,分析有效避免此类差错的方法,希望对快速提升书稿整体质量有所帮助。

一、政治性问题

审读作为把握图书质量的第一道关,编辑首先要注重的是书稿是否存在政治性问题。

政治内容是图书的生命线,对图书有着“一票否决”的影响,稿件存在政治问题的,要坚持予以退稿;翻译书原著中如有损害我国领土完整、民族感情或有悖于我国人民公认的道德传统的个别措辞和提法的,应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技术处理或删除;原著中有大量这类内容时则不能翻译出版,要坚决予以退稿[1]。

二、科学性问题

科学内容是科技图书的根本,务必要慎之又慎,要秉持严肃、严密、严格的原则,一丝不苟。科学性问题中常见的有年份差错,如事件发生时间不准确;概念或定义差错,有时一字之差,意思就谬以千里;法规名称错误,如把类似的条例和标准混用,所述内容和名称不对应;知识、数据等陈旧过时等。下面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图1中我国国土面积是963万平方千米,美国国土面积是937万平方千米,北京市的面积为1.6万平方千米。这3个数据皆漏了“万”字;而我国人口“13.6亿人”及北京市人口“2069万人”这两个数据已过时,应提醒作者及时更新数据。

图2中引力波的首次发现时间有误。根据书稿上下文,2015年9月14日科学家第一次探测到引力波,随后于2015年12月26日、2017年1月4日、2017年8月14日又先后三次探测到引力波。从书中的几个时间节点来看,“发现最后一块拼图”的时间不应是2017年。

不难看出,只要在审读时认真一点,这些问题就不难于发现,进行审读工作时不能一目十行,务必要带着自己的眼、心、脑。此外,有些学术专著在做背景介绍时有些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截止日期为比较久远的年份,这时就要提醒作者将最新的进展补充到书稿中。

三、图表问题

在数理类学术书稿中,作者常常会使用图或表来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相应地会带来很多图表类问题。比如很多图或表中英文未译,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提醒作者将图或表中出现的所有英文都翻译成中文。另外,正文所提数据与相应的表中数据不符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时还会出现将所有数据加起来与表中或正文中的总数对不上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书是单色印刷,但图中的线条却是用不同颜色区分的,在正文中也会提到某种颜色的线条,这时就要提醒作者在定稿时将彩图改为不同线形或者以彩插的形式展现[2-3]。

图3所示的问题属于物理量符号标注错误。由题目可知,汽车重力用符号P表示,在图(a)、图(c)两分图中都用的是P,而在图(b)中却为W;另外,后轮半径在图(b)中为r,图(c)中为rB。这里就涉及正文和图不一致,各图中符号不一致。

四、公式和计算类问题

科技类图书中经常会出现公式以及后续的计算,这时编辑也不能草草浏览了事,因为在这些公式中也常出现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图4中,在公式转换过程中代入数值或物理量时,没有正确处理其单位,使得最后一个等式为电压值加电阻值(U0的单位为V),得不到正确的电阻值(单位为Ω)。

学术类书籍,务必要保证严谨和正确,没有把握的地方编辑需要多动笔验算,多向作者提出疑问,与作者共同打磨书稿。

五、辅文问题

辅文如封面、扉页、版权页等是书稿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部书的脸面,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作者往往在正文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輔文部分却草草结束导致经常错漏百出。

(一)文前

文前辅文是一部书的“脸面”,也是编前审读的重点,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前辅文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封面、扉页、版权页要素不一致;内容简介、前言中的专业名词与正文不一致;内容简介与正文中提到的章节结构及内容不一致;文前辅文的排序不规范;编委会名单人名排序不规范;序言或前言中的学科发展介绍与事实不符;“本书”“该书”混淆;机构名称不准确;引用官方文件、国家领导人及专家的话或古诗词时引文不准确等等。在审读环节要对上述问题给予重视,并正确处理。

(二)参考文献

一般来说,科技类学术图书文后多列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供读者详细了解感兴趣的部分,但是大量的文献也会带来不少琐碎的问题。

比如正文中提到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未列出来或参考文献中有的内容正文中并未提及,参考文献正文引用与文后文献不对应(有的年份不对,有的姓名错误,如正文中为“Emam”,后面的参考文献中为“Emama”;脚注与书后文献有重复;有些作者的姓名格式不规范或不统一;出版社名错误,如“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应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里的页码范围符号有的用波浪线,有的用连字符;出版地错误,如“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应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错误,如“中国科学出版社”应为“科学出版社”;外国期刊名和出版社名首字母有的用小写,应改为每个词的首字母均大写。

文献重复、缺项、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排序不规范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在交稿后由编辑来补充和更正这些内容,一来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来由于编辑对相关文献不熟悉,可能会引起新的错误,所以这些问题最好在编前审读时给作者指出,这样收稿后就会省去大量的工作。

(三)文后

常见问题有索引中的词条与正文不一致,索引页码不准,索引无对应页码;正文中的图改了,彩插没有相应改正,或者彩插改变了正文却没有更改;附录与正文的名词术语不统一等等。

六、电子配套产品问题

近年来,学术专著中对电子配套产品的使用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多以二维码的形式存在,可以与纸质书稿内容配合使用。例如,黑白印刷的图书可以将全书的彩色图样全部放到一个文件里做成二维码,然后读者扫码便可以查看彩图;或者可以将部分章节的扩展阅读材料和实验视频等做成二维码,这既解决了彩色图片和视频不能四色印刷的弊端,又能让读者清晰而直观地观赏到彩色图片和视频等,这部分内容在编前审读时也要引起重视。如果是文字,则与正文一样,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几类问题;如果是视频,则需要认真听和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要格外注意二维码中内容与正文内容的一致与对应,正文中更正了视频和彩图也要对应更正,不能有任何疏漏。

七、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到的一些常见问题,此外还有翻译类问题、科技术语、不一致性、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作为责编,在编前审读环节务必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及时提醒作者更正,为提交合格的定稿奠定基础,提前发现问题并提醒作者,可以对后面的编辑加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作品离不开责编和作者的通力合作和共同打磨,责编要把好图书质量的第一道关。

参考文献:

[1] 汪继祥.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3-12.

[2] 孟壽萱.机械类图书中常见的编校差错[J].科技与出版,1997(5):22-24.

[3] 董青.编辑专业译著的几点体会[J].科技与出版,2013(5):63-64.

作者简介:鲁永芳(1980—),女,河北高碑店人,博士,编辑,研究方向:物理类学术著作、教材出版。

猜你喜欢

编辑工作
创新思维是做好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的模式
试论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新形势下出版产业的发展对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
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谈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
报纸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素养提升思考
编辑工作中校对的作用及工作模式研究
全面塑造自己争做优秀编辑
做好编辑工作 办出健康类报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