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文化价值的建构

2021-09-10李真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叙事策略文化价值

摘要:历史人文纪录片在传承历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宣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以来,一批将镜头对准历史古迹、山川河流、社会风貌、饮食文化、著名人物等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断涌现,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引起了许多话题讨论,其文化价值深入人心。本文从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本体价值、叙事策略、视听语言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建构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历史人文;纪录片;文化价值;叙事策略;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12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增强,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断涌现,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到《河西走廊》《记住乡愁》,再到《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它们体现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不同时期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时代特征。

如今,纪录片开始打破传统的创作模式,视听语言、叙事结构都更符合当前人们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打破以往传统的传播方式,采用网台联动、先网后台、多平台联合播出等多种传播模式。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年轻化的叙事语态、与时俱进的互动模式,让历史人文纪录片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与时代接轨,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通过互联网互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观众的关注点,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选题、项目,创作出更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呈现出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态,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拍摄下来,见证了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历史人文纪录片从历史和人文这两个特殊的角度出发,全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对五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彰显其当代价值以及在世界文化历史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人文纪录片不同于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也不同于反映农村脱贫攻坚现状的农村题材纪录片,历史人文纪录本身就具有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类文化的特性。通过影像传播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接触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过程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让民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其中,有展现中国历史古迹、山川河流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望长城》《故宫》《大秦岭》《大黄山》系列;还有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医道茶道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也有《留住手艺》《传承》《昆曲六百年》等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从历史变迁到风流人物,从王朝更迭到思想探究,从文化艺术到非物质遗产,不一而足。历史人文纪录片一直都是我国纪录片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的制作团队带来的大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广大观众的欢迎。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去中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历史人文纪录片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二、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对于纪录片而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作者及观众都不再过度解读纪录片“真实性”的问题,更多是在相对真实的基础上,提升纪录片的影像价值,使纪录片具有更强的观赏性。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多元化的叙事时空,使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更加丰富,使纪录片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通过叙事的方式传达了出来。

(一)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节目类型决定叙事方式,历史人文纪录片作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必须提炼出最核心的文化价值元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并通过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将艺术性与纪实性相融合[1]。

2020年,历时五年拍摄、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历史人文纪录片《中国》通过情景再现、人物扮演的方式,在现代荧幕中真实还原历史,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策制度的改变、文化的创造更迭等,对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让当代青年更多地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在传达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多元化的叙事时空

叙事时空在纪录片创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历史人文纪录片无疑是从历史和现实这两个维度出发,建构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让观众全方位地了解历史文化,将历史融入现实,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如《故宫100》这部纪录片,每集只有6分钟的体量,但讲述了100座建筑的命运,将故宫的过去、现在、未来在画面中呈现出来,将古代的場景与现代的故宫相融合。第二集《至大无外》介绍庭院时,运用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清晰地展现了故宫的样貌,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维动画由点到面地展开,延伸到整个华夏大地,将整个皇宫清晰地展现出来,体现出皇帝天下一人的权威。当镜头转场回到现实中的北京天安门时,又体现出当今社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做主”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历史人文纪录片的视听语言

纪录片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多样的镜头表现、生动的解说词,借助背景音乐、环境音响的烘托渲染,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与审美享受。正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起反作用,不同的创作形式会带来不同的影视艺术作品。历史人文纪录片将文化价值这一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可感的视觉、听觉形象传达出来,观看历史人文纪录片,观众能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起民族文化自信[2]。

(一)视觉语言:丰富的画面语言、多样的镜头表现

画面语言直接作用于观众的眼睛,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专家学者们常把画面形象称为影视艺术的本体语言,因此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画面形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3D技术、动画特效、数字特技、高清摄像机等手段的进步,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能使纪录片更加生动形象[3]。

首先是丰富的画面语言。电视艺术语言中的画面语言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这些元素的运用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表达了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虚拟动画的设计能让纪录片画面语言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是多样的镜头表现。镜头表现是指摄像机运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不同的拍摄方式,以及远全中近特等不同的拍摄景别,使画面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融入,无疑给纪录片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镜头语言的运用,能让观众感受到不同视角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听觉语言:生动的解说词、同期声、背景音乐、环境音响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作为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在历史人文纪录片文化价值的构建方面必不可少。生动的解说词、同期声,烘托主题的背景音乐、环境音响,让历史人文纪录片更具艺术魅力。

首先是生动的解说词、同期声的运用。解说词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有解释说明的作用,结合画面内容的呈现,可以引领观众穿梭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领悟创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同期声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将声音录制下来,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解说词与同期声交叉应用、互为补充,共同表达影片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让艺术性与真实性相融合。

其次,背景音乐与环境音响的运用。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运用音乐、环境音响,有利于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有利于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影视艺术作品气氛的营造、情绪的渲染、氛围的烘托。在《记住乡愁》中,《乡愁》《想念故乡》《记住乡愁》等音乐的运用,与主题相呼应,在营造氛围的同时,体现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歌词进一步烘托了纪录片的主题,能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与此同时,该片的许多背景音乐都是用中华民族传统民间乐器演奏出来的,足以唤起观众对家乡的思念。

四、结语

历史人文纪录片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历史古迹、人文景观、历史人物等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历史元素进行表达,传承历史文化,记录人文生活。因此,历史人文纪录片无论是主题的选择、内容的表达、形式的运用,还是审美价值的体现,都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风味”。随着科学技术、文艺理论等的不断发展,历史人文纪录片不断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用新的创作角度、表现方式、传播策略讲述中国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历史人文纪录片不仅拓宽了纪录片的创作领域,而且为历史文化与人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新方式。在与时代同步、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历史人文纪录片要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始終体现中国的文化特色,不断探索表达方式,不断挖掘文化价值,不断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国权.纪录片如何讲故事[J].当代电视,2014(07):52-85.

[2] 刘春晓.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3] 张雪午.谈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的镜头语言[J].视听纵横,2019(03):82-83.

作者简介:李真(199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叙事策略文化价值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