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群体文化解析

2021-09-10叶可贤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饭圈

摘要:在互联网语境下,粉丝逐渐掌握了更多话语权,不再是被动接受的群体,偶像的发展与粉丝的支持越来越密不可分,在“饭圈”里,粉丝对偶像的支持逐渐有序化、高效化。本文通过调研法、访谈法、参与法以及观察法研究“饭圈”文化,探讨“饭圈”的社群化特点。粉丝群体具有社群化的组织结构,在“饭圈”中,粉丝分工明确并且拥有意见领袖和社群规则,粉丝的集体活动呈现出高效化与程序化特征。粉丝个体在群体中会受到影响,在群体内,正面或负面的情感体验都会影响粉丝的个人情感,激励或压力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随着“饭圈”类型多元化,各个“饭圈”内部文化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对不同“饭圈”的社群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粉圈文化会被偶像本人、粉丝年龄和粉圈意见领袖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饭圈”;社群文化;群体压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88-02

一、粉丝群体社群化

(一)粉丝组织结构社群化

粉丝聚集形成粉圈,在粉圈中,粉丝并不是单纯地聚集,它的组织结构呈现出社群化特征。从纵向看,以粉丝的忠诚度、奉献度、活跃度为标准,粉丝可被分為核心粉丝、普通粉丝、路人粉丝等[1]。从横向来看,粉圈中又有不同的分工部门,如专门为偶像评论、为与偶像有关的评论点赞的控评小组;为偶像争取线上、线下应援与奖项奖品的数据打投组;举报关于偶像的恶评与不当言论的反黑组。这些分工部门各司其职,职权分明,由后援会统领全局。

(二)粉丝群体中存在意见领袖

核心粉丝、普通粉丝、路人粉丝之间存在“等级”区别,在粉圈内,粉丝的话语权并不均等,在“饭圈”中也存在意见领袖,即“大粉”。常规意义上的意见领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饭圈”的意见领袖则与核心粉丝具有较高的重叠度。因为相比普通粉丝,核心粉丝往往投入了更多精力、时间、金钱等,这使她们具有更高的“饭圈”资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信息不是直接被传递给大众的,而是通过了大众领袖的二次传播后再被传达给受众[2]。在“饭圈”中,大粉接收到信息后,会先从中提炼出有利“爱豆”(idol,即偶像)形象构建的信息,再将其发布出去,这些经过二次传播的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与价值观色彩。可以说,粉圈中的意见领袖不仅仅生产物料,发布消息,影响他人,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该粉圈对某件事的态度。

(三)粉圈集体活动程序化

“饭圈”活动的运作模式也显现出了社群性。一个集体活动既有事前的策划、过程的统一管理,也有事后的总结。群体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发布任务—分解任务—任务打卡—总结任务。以张艺兴粉丝的一次打投活动为例,2019年11月6日,张艺兴的数据组之一初兴数据组发布腾讯音乐最受欢迎内地男歌手奖集结公告,随后由张艺兴吧、张艺兴资讯台、张艺兴打榜基地、星萌打榜基地等微博转发,开启了该次打投活动。在发布活动公告前,各分会集合并商讨策略。在打投过程中,粉丝参与打卡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任务;站子时刻关注当前粉丝打投情况以及数据变化,每一次发布新目标时都会对上一阶段的进度进行播报,并且制定具体的当前任务;在活动结束后,站子总结该次活动结果、公示资金用途。打卡制度、阶梯式设定目标与期望值、进度公示、资金透明化设置等一系列操作使粉丝群体活动更加程序化、纪律化以及高效化。

(四)“饭圈”的社群规则

社群化的“饭圈”群体中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则。在微博上,显性的规则公布在超话置顶中,包含如何正确发帖,如何反黑等。此外,“饭圈”中还有一套潜在的规则,这是追星一族在长期潜移默化中累积的规范,比如不能带着“粉籍”开麦,即不能以某某偶像的粉丝的身份去发表言论,因为随意发言的结果可能是“招黑”,给偶像带来不利的影响;在“饭圈”中还有一套缩写规则,一些“饭圈”常用语的缩写是为了更方便快捷地表达,如“yjjc”指的是一骑绝尘,明星的名字也经常使用缩写或者同音字替换,这是为了防止粉丝之间的谈论被“饭圈”以外的人搜索到。

二、群体意识下的个人情感

(一)粉丝获得群体归属感

在粉丝群体中,粉丝个体会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粉圈与外界有一条隐形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将粉丝与非粉丝区分开来,圈内有一套只有粉丝能了解的特殊语言词汇,这使粉丝获得了一种区别于他人优越感与归属感[3]。美国学者库里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指出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会受到他人影响,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粉丝圈内的人际交流以共同的偶像为起点,他们互相分享经验,交流情感,甚至可能发展为现实的朋友关系。通过与其他粉丝的交往,粉丝获得了自我的构建,对自身粉丝身份形成了进一步认同[4]。“饭圈”使单独的粉丝不再孤立无援,实现了粉圈间的互帮互助,使他们可以共同克服困难。

(二)群体意识影响个人行动

群体意识不仅能影响个人的意识,也能影响个人的行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方式:群体情感激发、群体激励、群体压力。通过情感激发,粉丝会以“爱豆”为出发点进行控评、反黑、安利等自发的行动。但是,有时靠粉丝的自觉性并不能完成某项任务,这时群体激励就出现了。粉丝中的意见领袖与普通粉丝通过可能具有激励性的言论互相影响,形式不限于言论激励和奖品激励,其中奖品奖励可以是对个人的奖励,也可以是能够促进活动成功的奖励。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抽奖活动,后者典型的代表则是拔旗活动。“拔旗”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手段,粉丝设立具体目标与达标奖励即插下“旗子”,如果粉丝完成目标,这些奖励就会被投入到目前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即拔旗成功。

(三)群体压力与个人行为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粉丝个体会在受到群体价值观、群体意识的影响后自愿做出行动。但是,粉丝身处粉圈之中也意味着要受到群体的压力,粉丝在群体压力下既有可能被限制活动,也有可能被迫参与活动。首先是粉丝被限制活动。伊丽莎白提出了沉默的螺旋效应,指出个体由于害怕被孤立,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处于劣势时,会倾向于保持“沉默”[5]。“饭圈”同样存在这种效应。在粉丝群体中,就算“爱豆”做了某件事部分粉丝觉得不妥,但是迫于群体压力,这部分粉丝往往会选择沉默。《乌合之众》[6]中曾提到,群体面对不同的意见,要么全部拒绝,要么全部接受,不是当成真理就是当成谬误。如果粉丝发表了与主流意见不同的看法,那么就很有可能被粉丝群体群起而攻之,“饭圈”中质疑的言论占少数,更多的是对“爱豆”的赞美。为了减少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粉丝会产生从众行为,会被迫参与活动。相比起“散粉”(即独自追星的粉丝),进入了“饭圈”的粉丝的行为呈现出一种“身不由己”的特征。

三、不同粉圈社群的特色

(一)多元化的“饭圈”社群特点

形成了社群的粉圈具有相似的社群性及相关特征,正如不同的社群会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粉圈也是如此。虽然粉圈文化仍然是一种亚文化,但是在互联网语境下,粉圈也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以微博为例,微博的超话是不同粉丝的聚集地,个人具有创建超话的权利,可以建立一个超话来吸引粉丝,粉丝很容易就能找到很多同好汇聚在一起的组织。由于粉圈形成的便捷性大大提高,粉圈的类型也更加多样,不仅明星粉丝可以聚集形成粉圈,其他人如运动员、模特、相声演员、网红乃至虚拟人物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粉丝圈。

(二)同属一类的粉圈也有各自的社群特征

首先,偶像本人与粉圈社群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不同偶像会吸引到不同的粉丝。受大众传媒影响的受众具有主动性,受众选择成为某个明星的粉丝是出于对明星身上某种特质的兴趣、欣赏,或是认为该明星与自身具有相似性,抑或其能满足自身需求等。具有帅气外形的“爱豆”吸引到的粉丝多为“女友粉”,这类偶像类似于“虚拟男友”,载了粉丝的情感寄托,粉丝多为年轻女性。另一方面,粉丝会对偶像的行为进行模仿,“爱豆”号召的行动粉丝往往会纷纷效仿。其次,“饭圈”群体文化受粉丝年龄的影响。庞勒指出,群体极易受到暗示和輕信[6],在“饭圈”中低龄的粉丝则显现出更为明显的易被煽动性。最后,“饭圈”的意见领袖个人特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饭圈”风格,其言论行为对普通粉丝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容易被其他粉丝效仿。

四、结语

在互联网语境下,粉丝聚集形成的“饭圈”具有社群性,粉丝群体内有社群化的组织机构与意见领袖,粉丝的活动是有程序的集体活动,显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效率性。同社区有规范一样,粉圈内也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则,其中既有显性规则,也有隐性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只要进入了“饭圈”,粉丝个体就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正面与负面的感情体验,粉丝得到了在粉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粉丝也被群体限制,群体通过激发个人群体情感、给予个人群体激励、对个人施加群体压力的方式来对粉丝施加影响,这些影响使得粉丝或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粉圈类型逐渐多样化,粉圈内部的社群文化也逐渐多元化,不仅不同类型的“饭圈”拥有不同的社群特征,同一类型的“饭圈”社群特点也不同,粉圈所追的明星个人特点、粉圈年龄特征以及粉圈的意见领袖的特点都会影响到粉圈的社群文化。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粉圈的社群文化想必也会产生新的特征,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艺璇.网络时代粉丝社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鹿晗粉丝群体“鹿饭”为例[J].学术界,2017(03):91-103,324-325.

[2] 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高德特.人民的选择 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9.

[3] 杨云.动漫迷群体行为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4] 王祎,李安琪,于欢欢,等.迷文化视阈下的身份认同建构——以网络社群中TFBOYS迷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23):9-11.

[5]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3.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

作者简介:叶可贤(1999—),女,福建南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亚文化、粉圈群体文化。

猜你喜欢

饭圈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饭圈”治理
治理“饭圈”乱象需构建长效机制
整治“饭圈”乱象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新十条”让饭圈文化重归正轨
“饭圈”:趣缘社群与利益圈层的博弈
中国式饭圈:为爱doki,爱豆才是“现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