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过得不好,需要短视频

2021-09-10李少威

南风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猪食消费品娱乐

李少威

几个做视频的大企业,分成两拨,大吵了一架,一方是优酷、爱奇艺、腾讯,主要做长视频,另一方是字节跳动、快手和B站,主营短视频。

事情非常单纯,就是市场之争,流量之争,利益之争。其中涉及法律问题和商业伦理问题,主要是版权使用和利用平台优势封杀对手,归根到底是竞争生态问题和商业规则问题,公共性并不强。

然而他们的吵架依然引起了舆论波澜。主要原因在于,有人把利益之争上升到了社会文化层次上去,变成了一个商业道德问题。腾讯副总裁孙忠怀称,短视频“个性化分发太厉害,你喜欢猪食,你看到的就全是猪食,没有别的”。他说,这种非常反智、低俗的娱乐消费品迅速地拉低了一代人的审美品位。

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只不过,由身在利益关系之中、本身也在提供各种类型的娱乐消费品的企业说出来,还是感觉怪怪的。也正因为怪怪的,会让一般人心里不痛快。

“猪食论”其实挺哲学的,如果我们不要在意措辞当中是否有冒犯意味,平心而论,它也切中了当下文娱消费的本质,的确如此。但这种观点一点也不新鲜,阿道司·赫胥黎用小说做过预言,尼尔·波兹曼则以现实进行过思想推演,事实证明他们非常深刻,今天的世界没有跳脱他们的警告。

不管是通过权力来强制人们接受一些“产品”,还是通过商业的大量供给来让人们沉迷于那些无意义的只能让人失智的娱乐消费品,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人们每天都在被投喂,陷于一种没有独立思考的类似动物的生存状态。商业权力也是权力,所以两位思想者其实是可以共通的。

关于未来最终极的人文思考,是当物质供给极大丰富、再无忧虑之后,怎样解决精神空虚的问题。为此人们设想了很多,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此时人们发自内心地需要劳动,创造性的劳动。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未来还太遥远,所以我们还不能想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非常单纯地分立的社会的样貌。就当下情形来看,物质确实越来越富足,但劳动也越来越密集。人们面对的不是物质富足、劳动轻松甚至不需要劳动之后,怎样满足精神需要的难题。

它更像是这样一种情形:精神需要(文化娱乐消费)是对冲密集劳动和社会焦虑的工具,目的不是自我充实,而是为了假装逃脱。人们在密集劳动和社会焦虑之中赚取物质回报,然后用这些物质回报去消费,把赚取过程中丢失的东西买回来,如此循环往复。

打个比方,就像是白天努力挖坑,晚上再努力把它填回去;又像是狠狠地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又细细地把它摊开理平。劳动的时候客观上沉重,娱乐的时候就主观上轻薄,两者实现一个平衡。

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当代娱乐消费品,本质上其实是没有任何内容的。人们需要的就是没有内容,轻薄无物就是它的价值所在。这说明人过得不好,轻薄的娱乐消费品存在的目的,不是让人过得好一点,而是让过得不好的状态被接受下来,被确认可以继续。如果人疯了就没办法继续了。

所以,短视频的特点,是由现实的病症所决定的,跟“一代人的审美品位”无关。生产短视频的不是医生,恰恰就是无数的“病人”自身,你如何指望这些东西能够治病?长视频也不用矫情,但凡商业上大受欢迎的东西,其目的都不是关怀人的心灵。商业没有原罪,但商业也从来不提供救赎方法。

人是介乎动物与神之间的物种。有史以来,能够有意识地避免往动物一端堕落的始终是少数人,这少数人存在就足够了,不必太过操心,操心也无济于事。

猜你喜欢

猪食消费品娱乐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孔祥熙被批吃“猪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我当猪倌
寒假喂猪
娱乐眼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