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21-09-10雷晓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探究性学习新课改

雷晓莉

摘要:自由、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认可,而在新课改这个大流之下,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步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这种探究式的课堂也为富有创造力、求知欲的小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条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必须在坚持提问式的引导和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把握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必须要把教学重点回归课堂,而不是走形式、走过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探究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策略;探究性学习

引言:何为探究性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探究性学习从它英文的字面理解不难看出,它是基于学生动手实操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或者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更应该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手操作性第一原则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老师告诉学生什么而学生就接受什么,这种教学方式虽有其可取之处,却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动手实操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直观、形象的把图形或者数据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整体印象,也方便了学生的记忆和学习。

例如在基础的小学加减法教学中,教师机械地告诉孩子计算的结果或者“背口诀”,这往往给孩子脑海中留下了数学太抽象、太死板的第一印象,不利于日后更加复杂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妨让孩子动手通过数小棒,分苹果的方式,在小棒数量的一增一减中,让孩子体会数字的加减运算。又好像在教授孩子“位置与方向”时,孩子往往不容易理解书本中对方向的抽象的解释,这时老师可以借助教室这个环境,带着孩子们做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理解自己在同桌、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从而理解“位置与方向”的抽象概念。教师的教学,要让孩子在动手探究的同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采用提问式、引导式的教学

“学问”二字告诉我们,做学问不仅仅要学,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提问,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其开门见山的告诉学生今天的教学内容,不妨可以从一个问题开始,由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入我们的学习任务。

就好像教师在教授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不妨向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并可以动手使用量杯模拟“乌鸦喝水”的场景,借此提出问题: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借由孩子的好奇心一步步引入,而老师的教学内容在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慢慢推进。更可以让孩子动手实操,通过模拟小实验,让孩子理解体积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原本有教师灌输的概念,由孩子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出来,加深孩子的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孩子寓学于乐。

三、教会孩子在探究中独立思考、交流合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学会尊重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思维发散空间,使孩子在这种独立的思考氛围中,学会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伟大的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思想,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思想的交流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也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积极的开展交流合作。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不妨先抛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周长的定义”,并让孩子实际测量展开讨论,通过实践发现长宽与周长的关系,再让孩子积极发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总结出周长的相关公式定理。这种由小组合作讨论产生的成果,往往也会让孩子有更深的印象,也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当做的,更应该是孩子思维的领航员,而不是通过老师死板的填鸭式的讲授,限制孩子原本天马行空的思维。而经验告诉笔者,这种独立思考前提下的合作和交流,教学成效往往也是较为显著的。

四、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在笔者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外部因素强迫孩子学习,改为自发的、内因性的孩子愿意去学习。孩子是天真活泼的,教师不应该去压抑这种天性,而必须去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创建趣味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的学习动机。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创建适合学生的、趣味性足够的教学氛围,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小学奥数中教授“鸡兔同笼”问题时,一般的老师往往是让孩子去假设笼子中全是鸡全是兔来帮助孩子理解,殊不知这种假设的数学思维,生活经验浅薄的小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这也让鸡兔同笼问题成为了一个比较难教学的点。这个时候老师不妨告诉孩子:“我们让笼子里的小兔子站起来,是不是就跟小鸡一样有两只脚了呀。”一句很简单的话就完美地解决了假设笼中全是小鸡的问题,而这种看似幼稚的提问方式,也更符合孩子天真烂漫的心境,同时也帮助老师达到了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寓于抽象死板的书本知识,而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化书本为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趣味的教学,培养孩子勤学好问的品格。

结束语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一个好的老师,教授的不应当仅仅只是书本知识。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是老师教学的准则。

参考文献:

[1]张秀美.探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辽宁教育,2018(03):66-67.

[2]王仲杰,陈莉欣,卢晓华.小学教育专业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5(06):60-62.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715399)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探究性学习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