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良刺秦”背后的秦始皇暴政因素探析

2021-09-10段佳薇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5期
关键词:秦始皇

段佳薇

摘要:新乡市东南三十公里处是原阳县城,在县城的东南隅现辟为博浪沙公园的地方就是历史上因“张良刺秦”而名闻天下的古博浪沙。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王朝,可谓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他横征暴敛,运用强硬手腕、“铁血政策”等暴政,最终失去民心与民力,付出惨痛的代价:二世而亡。这些措施对以后历代王朝统治者皆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当今仍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秦始皇;暴政;张良刺秦

博浪沙遗址位于新乡市东南三十公里处的原阳县城,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后裔张良椎击秦始皇的事件就发生于此。公元前218年,深怀国仇家恨的张良埋伏在秦始皇巡游东方的必经之路博浪沙。由于秦始皇乘坐了两辆一模一样的车辇,张良的武器击中的是秦始皇的副辇,并没有成功。张良刺秦的壮举虽未成功,但他那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却广为流传。现今这里已开辟为“古博浪沙”公园,并保存有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阳武知县谢包京撰书的“古博浪沙”石碑。

一、“暴政”的措施

(一)政治层面:“废先王之道”、“废五等之制”

“废先王之道” 这是对秦政的纲领性批判。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的改先王之制、乱先王之政的行为,都是废先王之道的具体表现。废先王之道是暴政根源,暴政是废先王之道的具体表现。

“废五等之制”分封制是三代的基本的政治制度,据说这是先王“公天下”的重要举措,而秦政“废先王之道”的主要表现是彻底废除分封制。许多政论家认为这种做法违背“王道”、“王制”,是导致秦朝的速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分封制不利于大一统社会局面的形成。用现在的观点看:分封制是搞“家天下”、“专制”、“独裁”,严重地缺乏民主,同样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经济层面:“赋敛无度”

“赋敛无度”是公认的秦朝的暴政。汉代一些政论家认为,造成赋税沉重的主要原因是秦始皇改变了先王的赋役制度。董仲舒说:“秦朝不仅废止了什一之税,三日之役,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意民之田,见税仕五,姑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三)思想文化层面:“焚百家之言”“灭四维而不张”

“焚百家之言”在汉代是公认的秦始皇的一桩大罪案。汉代政论家认为,秦始皇焚诗书坑术士的目的在于根绝先王之道,废先王之制。许多儒者认为这是专门针对儒家学说的暴虐行为。董仲舒说:“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先王之道,而顓为自恣苟简之治。”由此可见,在古代政治批判中,只有秦始皇被加上了“欲尽灭先圣之道”的评语。这就是说,秦始皇不仅是“无道”,而且是“大逆不道”。

“灭四维而不张”寻根溯源,“废先王之道”,必“背弃礼义”,进而导致“君臣乖乱。”在汉代群儒看来,秦始皇不重视伦理教化,导致礼义廉耻沦丧,这是暴政的重要表现,也是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暴政”的分析

(一)政治层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从春秋战国开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就决定了西周的“先王之道”将无可挽回地崩溃下去,新的封建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将不可避免地兴盛起来。秦始皇的作用就在于他使必将崩溃的加速崩溃,使应该兴盛的迅速成长。从历史的发展角度上看,“废先王之道”不但不是秦始皇的罪过,恰恰相反,正是秦始皇的功绩所在。另外,在对待儒学的态度上,秦始皇也并非像后人所说的那样,采取完全压制的态度。事实上,秦始皇一直征用、礼遇儒者,对于儒生与经学也一度相当重视。在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率领众臣进行第二次大巡狩、封禅泰山过程中,到达齐鲁地区后,秦始皇瞻仰了孔子故居,加封了孔子后裔孔甲为“鲁国文通君”,并召见群儒。即使是在“焚书坑儒”时间发生之后,仍然有儒生被拜为博士。可见,在当时,秦始皇并非一昧地“废先王之道”,因此,“废先王之道”这一条强加在秦始皇身上有失偏颇。

(二)经济层面

秦始皇曾经一度实行过“缓刑罚,薄赋敛”的政策。可是,连年征战,大兴土木,封禅巡狩,修宫筑陵,势必赋敛繁剧,减轻民众负担的举措并没有落在实处。关于秦始皇统治时期的移民、征发、谪戍的人口规模,许多史学家作算过这样一笔账:秦朝约有二千万人口,南征百越,戍守五岭征发五十万人,修筑长城四五十万人,建筑宫殿和皇陵七八十万人。加上兵役以及其他杂役,“总数不下三百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秦民已被完全淹没在赋税和徭役、兵役的苦海之中。”大批强壮之士被迫离开家园,离开了土地,使大片的耕地无人耕种而荒芜,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白骨累累,血染黄埃……这是典型的专制行为和暴政体现,可谓“一君功成万古枯”。征發各种徭役是最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破坏农业的人为因素。民不聊生,内患必生。正如唐代政论家所说:一旦民力凋尽,“庶黎怨叛,具为盗贼,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凭此一项,即能致秦于死地!

于今对于秦始皇暴政的解读,不仅仅是为了研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更好的为现实政治服务。作为一个时间的过客,在我们仰瞻一个伟人的时候,只能设法来深刻认识伟人的矛盾,以便让我们自己、让我们的时代少些痛苦、少些失措、少些让后人哂笑的不当举措。

参考文献:

[1]柳宗元:《柳河东全集.封建论》 中华书局 1994年版

[2]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联合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猜你喜欢

秦始皇
优旃巧谏言
神回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甘罗巧辩秦始皇
秦始皇忆师
伴虎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竟然想过搞禅让?
不敢死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