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高高中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探析
2021-09-10陈慧
陈慧
为改变新课标之前的体育课“放养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要,2018年我国推行实施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和需求,实行了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本文通过对开设体育模块教学的硬软件条件、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和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为如何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制定了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8年我国推行实施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新课标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和需求,实行了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虽然体现、满足和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和需求,但在学校实施过程中,满足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和需求还是具有一定困难,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运用不当,都会存在削弱学生学习兴趣。
1 新课标之前高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
新课标之前高中体育教学一般采用的“放养式”教学模式。“放养式”教学相当于一种是在上体育课形式,没有一定的教学组织性,学生集合散漫,教师不管不问,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不完整,由学生自由活动。这样,不仅改变了上体育课的目的,还不能满足学生上体育课兴趣和需求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削弱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需要。因此,2018年我国推行实施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新课标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和需求,实行了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改变“放养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新课标对普通高中体育课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体育器材、场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对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2 场地设施、器材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上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学校是否具备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完善程度对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需求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某校没有具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器材,那体育模块化教学就难以开设;如果具备必要的场地设施、器材,开设体育课模块化教学,但因场地设施缺失,器材损坏,导致上体育课场地设施、器材不能满足,这不仅不能达到上体育课的目标,还削弱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满足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需求。因此,场地设施、器材的完善对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满足学生上体育课兴趣和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师资条件分析
坚持发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关注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和需求。新课标体育课模块化教学的开设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数、专项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重要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逐渐向成熟过度,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很高,如果一名体育教师连动作讲解示范都不会,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需要,还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师资条件对开设体育课模块化教学和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需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不断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加大体育教师培训机会,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贯彻落实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达到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求。
4 模块运动项目选择分析
必修选学内容是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的运动技能,以满足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体育课模块的设置是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选择模块目前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学生填写选项意向表,限制最多填写3个运动项目,如果选择同一人数较多,因场地设施不足等原因,可和同学之间进行协商,让他们选择第二意愿和第三意愿的运动项目;第二种是学生通过网上进行选项,网上选项存在于一种“抢项”的风气,学生只能选择1个运动项目,网上系统设置选择每个运动项目的人数,如果该项目人数已满,就进行不了选择。学生在进行两个选项方法中,如果第一意愿或网上“抢项”都没有选到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就会削弱他们上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上课不积极,不认真的现象。因此,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不断创新和发展体育课模块化教学选项操作系统,尽量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要,提高学生兴趣。
5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分析
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要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为满足学生上体育的兴趣和需求,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设计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体育基础、体育文化认知及兴趣爱好和需求而制定。
5.1 课程内容
体育与健康学科构建的是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作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个部分,必修必学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2个模块,必修选学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间传统体育和新兴运动6个运动技能系列模块。学校开设体育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运动项目的开设应尽量具有新奇性與适合性的特征,这样,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各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开设的模块教学项目进行教学内容设计,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运动需要,只有学生身心发展和运动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就会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就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5.2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的活动方式。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会导致师生精力消耗过大,会让学生感觉到体育课枯燥无味和教学效果差等现象,不利于满足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需要,反而削弱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设计时,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计划,科学的选择和使用体育教学方法,有序的组织好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要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6 小结与建议
6.1 小结
体育模块化教学的开设,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满足学生体育课兴趣和需求。通过模块运动项目选择操作系统要不断创新;场地设施、器材要合理完善;师资条件要充足,教师专业素质要提高;课程内容设置要新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要科学的选择和运用,达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满足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6.2 建议
(1)合理运用“大数据”,不断创新模块选择操作系统,满足学生选择运动项目需求,提高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
(2)扩大教师队伍,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
(3)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满足学生和教师上课需求,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达到体育教学目标。
(4)合理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新奇和吸引力,比如健美操、体育技巧(花样跳绳)、游泳等运动项目,让学生敢于尝试和接触更多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5)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有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