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乡村大地上诗意栖居

2021-09-10董艳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儿童诗乡土诗意

做教师,也做诗人,用诗人的情怀做教育,用生命书抒写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

——题记

时间匆匆,“新教育实验”进行了二十多年,我已融入十年,我们诗意栖居在这片热情的乡村大地上。

●在书籍中同文字诗意前行

一个人的改变,或许因为一本书,也或许因为一件事!我很幸运,在工作的第五年遇见了“新教育”!

2010年,在我们县的教育网上读到几篇教育叙事,我发现教育教学原来可以这样有意思!

2011年,我们学校成为“新教育”试验学校,我的生活被师生共读共写包裹了,我成了那个最痴迷的人。自此,阅读和写作融入了我的生活,我开启了读写思行这条诗意之旅。

十年来,阅读像呼吸一样融入我的生活:《新教育晨诵》等文学书籍滋养了我的情感,《致教师》等教育书籍为我的课程研发保驾护航,《存在与时间》等哲学书籍给了我一双审视自己职业行为的眼睛。

两次捧读《教育的目的》,陷入怀特海的文字不能自拔。读什么,便思考什么。这次阅读让我改变以往做读书笔记的方式,开始用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方式记录我的读书生活,尝试用“浪漫—精确—综合”的方式“走近(整体上关注一本书)、走进(用批判的态度审视全书)、走出(总结、梳理阅读之后的所感所思)”这本书。每每捧读一本书,我都会写上两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我用这种方式读王维审老师的《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的教育叙事》。走近,撰文《心底的呼唤,生命的温情》:被文字滋养的生命带着书卷气质;老师用文字抒写生命,应该是文字给予的最金贵的馈赠。走进,在《叩问生命,给教育加温》中深入思考:生命是一场叙事;老师以生命在场的方式叙事,痛点也好,疑点也罢,或是亮点,都应该具有它自身的温度。走出,感慨《在故事里存在》愈发敬畏:教育叙事就是一个个故事,或发生在教育里的,或发生在教育外的,连缀起来就是教育人生。

书忌耳传,文贵自得。几千万字的阅读,100多万字读书笔记的书写,我收获“不跪着阅读”“写有个性”的文字情缘。我认识到,读是穿越他人的世界,写是雕刻自己的时光!读、写就是在他人的世界里穿越后回到自己的时光中和自己对话。我的读写也引来了他人的关注:我成为教师领读者,和老师们一起共读;我在《教师博览》首届读书论坛上分享了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写作心得,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讲述一个乡村教师的读写故事……

同文字前行,我叩问: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去向哪里?被文字浸润的朴素之心告诉我——我的眼前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身后是一颗颗期盼的心,我就是立在眼与心之间的那个人!

●在写作中与教学诗意同行

个人的摸索往往因自身的思维局限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个人的反思常常会因自身的理论贫乏无法对问题做深层剖析。走进共同体,这些都不是问题。

走进“新网师”,在语文课程的网络课堂上,我努力汲取各位语文名师教学的营养,从学员们那里探寻自我存在的价值。借助《构筑理想课堂》的学习,利用有效教学框架的备课方式,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与孩子们一起践行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审视他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上《跟踪台风的卫星》,在检查孩子们的批注时,我发现贾建文在“‘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这句话的旁边注了一个“!”,王琰在“‘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这句话的下方标了一个“?”。

随后,我调整了教学,以《捕捉课堂细节,走向教学相长》为题将这节课写了下来:

……我预感到这两个符号后面一定蕴藏了孩子不一样的体会,他们的体会或许暗合了我的备课心思。在备《跟踪台风的卫星》这一课时,我发现这一课的语言形式与我们平时所学的对话有很大的差别,这在孩子们那里,又将是一次学习的契机。

我对孩子们独立穿越文本及这个共学前的补充批注充满了期待。贾建文和王琰的符号批注让我看到了一线曙光。

“用心的孩子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孩子们通过表达与倾听,能借声音透彻理解课文的内容,我便把课堂聚焦到文本的形式上。

“老师,我有一个发现:这里的对话写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不一样,你也没有和我们讲过。就是——”贾建文终于把他的感叹号提了出来。

“老师,我也有疑问,我们之前写的对话内容不是放在说话者前面,就是放在说话者后面,为什么这里既放在说话者前又放在说话者后面呢?”王琰也站了起来,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最重要的要有一颗好奇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贾建文做到了,王琰也做到了!”在我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的同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发自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欣赏。

……

一时间,围绕对话的写法,孩子们议论开来,好多孩子都搬出了以前的课文来证明,还有几个孩子把自己的文章也读了出来,刘岚潇则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

经过一番议论、比照、梳理,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对话分段写最好,说话的内容可放在后面,也可放在前面,还能前后同时出现;提示语如果加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等描写,对话就更真实生动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徜徉在理想课堂的路上。孩子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次笔尖表达,都能唤醒沉睡在我们生命里的教育教学智慧,成为我们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把教学带向另一种境界。

……

不断雕刻、梳理与总结,我也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课堂叙事形式:教材解读,用走近的方式,站在作者、读者和教者的角度剖析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课堂叙事,用走进的方式,以现象学的描述法,还原一个本真的教学现场;教后反思,用走出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解讀与教学差异,预设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出入。

与大家同行,我叩问: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去向哪里?被共同体塑造的“新我”告诉我——孩子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

●在教育生活中和孩子们诗意行走

2013年10月7日,我在“新教育在线”构筑了我们师生安身立命的去处——乡土乐,我在乡村开始了一场以抒写“乡土人生”、深埋“乡土情怀”为旨归的长途跋涉。

从2013年10月起,我开始研发诵读课程“沐浴古来之风”。黎明,我借助手机朗诵教孩子们吟诵,在《笠翁对韵》等古典文化的熏陶中,从平仄声律到古诗吟唱,再到绘画解析,在对对子里穿越,在古诗词里穿梭,在小古文中徜徉……我们把祖国的传统文化读成了一首歌、一幅画、一段情、一颗心。

诵读小古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在吃午餐时,孩子们都能按秩序安静地排着队下楼;在盛汤的时候,好多孩子都自愿让更小的孩子先来。值日老师反复说教竟不如这一篇小文给力,我知道孩子们是读进去了,这种无形的教育应该就是孩子们需要的教育!

从2013年11月起,我们开启“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课程摸索,我们以读写“乡土儿童诗歌”为主题,在每个黎明诵诗、写诗、创作小故事、谈吟诵体会……共读共写共享诗意:诵《田埂》等具有乡土生活气息的诗,为诗配画,并改成故事;我写下《麦田》等小诗送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赏析,对我的创作过程进行简单再现,并要求他们给诗配画;回顾诵诗、送诗后,我们对乡土中的人、事、物等进行挖掘,确定主题,集体创作诗歌;接下来,让孩子们说说本周诗歌之旅的收获,自由展示他们的创作……我用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完成一周诗歌课程的记录,如撰文《流淌在麦田里的诗》等反思教学行为,提升课程行走品质。

2016年1月6日,小楠写诗了。

这个孩子刚入学时,她的父母央求:“老师,俺家孩子有些……您行行好,给俺带着吧!”面对这对面容苍老的夫妻的恳求,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个生命的加入。

她无法阅读,但我没想到,《那诗意在乡土的歌》在教室里唱响后,她的眼睛里曾闪过一道亮光。我不知道那亮光是什么?从那以后,每一个清晨,我都會拿出两分钟时间,教她读诗。虽然,她的朗读是那样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诉我,她是喜欢儿童诗的,或许这就是适合她的教育。

我更没想到,近800天1600分钟的积累,竟开启了一个不会计算、不能阅读的孩子那久封在生命深处的智慧,让她提起笔来写自己的生命之诗。我想这就是课程的力量,这就是读写的力量。

晚上,我流着泪为小楠写下了一篇特别叙事《我的信心源自你的生命开启》。期末庆典上,我给小楠写下这样的颁奖词:我可爱的孩子,你也是一颗沉睡的种子,三年来你以自己的方式正慢慢地醒来,花开有时,我愿意再等三年。

我们读了500多首儿童诗,我写了500多首儿童诗,孩子们累计创作了3000多首儿童诗。刘铜硕等10多个孩子的儿童诗先后发表在《蓼风》上,丁希杨等20多个孩子的儿童诗发表在《新教育》上。我写了20多万字的课程叙事,我们的课程叙事先后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征文中获特等奖、获年度十佳课程提名奖,我的市级课题“乡土儿童诗进课堂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2015年9月,我们走进了“荡舟书海”课程:每月读一本,每天中午读30分钟,每天晚上读20分钟,从精心选择到上推荐课,从共同批注到上推进交流课,从组织展示到上汇报课……我和孩子们共读了《小小它》等幻想系列、《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等人文书籍、《万物简史》等科学书籍。

我们共读《夏洛的网》,刘岚潇在读后感里写道:以前,我为自己是乡村孩子而自卑,后来,董老师带着我们读了那么多书,领着我们和高尚的人对话,我会写诗了,也会写文章了。董老师用文字为我们织网,我相信我这样一个乡村孩子也会长成一个美好的人,也能为他人织网……

我们共读了500多本书,孩子们写的读书笔记、做的手抄报已经无法计算了,而我正是通过“荡舟书海”课程一次次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摸索着无痕教育,并开启了“携一颗心做教育”的主题阅读和系统写作。

2015年10月,我们走上了“品味乡土生活”课程,我们走向超市、晒谷场、田间地头……我们用从阅读中汲取的知识、提升的能力来“阅读”乡村社会,描摹乡村生活。

初冬时期,穆蕊蕊的小诗《冬天里的我》感动了很多人:——冬天到了//忙了几个季节的/动物们,也该/睡一个好觉了//这个时候/我真想种一个/大大的太阳/给他们搬过去//让每颗心灵/还有每寸土地/都暖暖的/香香的……

“我看见了我们家冻得缩成一团的小鸡,我就想我应该种一个大大的太阳了。”穆蕊蕊在谈起自己的创作故事时说。

当孩子的小诗、她的创作感言,以及配画发表出来以后,许多家长被这颗柔软的心感动了。

2016年9月,我以留守儿童这个教育难题为突破口,研发“时空读写”课程——远方的诗,开启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每周一封信的书写,让他们在阅读彼此的文字中了解对方所在的环境,感受那被拉长的教育的温暖。

2017年3月,郑恩耀给妈妈的信中这样说:亲爱的妈妈,您怎么样了?您的身体好吗?最近吃得好吗?活儿难不难?会不会干呢?我的学习您不用担心,我会很努力的……

妈妈回信:可爱的儿子,妈妈很好!吃得好,住得好,工作也好!就是想你了!只要你健康成长,妈妈什么都好……

每每在群里看见这样的信,我的泪就止不住往下流:我的执着是有价值的,我愿意在孩子们与他们家人之间借文字传递温暖,让乡村的孩子不再因留守而孤单,让乡村的教育不再因缺失家庭教育而孤立。

且思且行,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教师享受阅读的快乐,一直是我的心愿。高镇小学,我是带着《上下五千年》的阅读推荐去的;黄山市歙县,我是带着“从诱惑到信仰”的话题和老师们交流教育写作心得的;芜湖市延安小学,我是带着《阅读,开启我们的诗意人生》和师生畅谈阅读诗意的……100多场的线上线下交流,我凭着“读写能改变……”的信仰,把文字植入我所遇到的每个教师、每个家长、每个孩子的生命中,我想文字带给他们的一定比文字本身还要多。

和孩子们诗意行走,我叩问: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去向哪里?他们的拔节声告诉我:在乡村大地上,用新课程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成长——这也是我们乡村应该拥有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且行且思且写,我开启了主题式的读写思行。周一携一颗心做教育,读教育专著,做起了“无痕教育”的探索,写教育叙事;周二吟一首诗给孩子,读儿童诗,进行“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课题研究,和孩子们写儿童诗;周三带一本书进教室,读教学专著,开启“阅读指向表达”的课堂摸索,写语文教学叙事;周四雕一篇文入生活,读哲学书籍,继续“我是谁”的叩问,写心语杂感;周五寄一片情给乡土,读课程著作,结合各个课程的开展,写课程叙事;周六留一点思给自己,捧读各类书籍,写读书心得;周日捧一点爱给小墨,读家庭教育著作,走上新教育新父母的旅程,写亲子叙事。日积月累,我写了500多万字,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出版了一本書。在乡土读写思行,我认识到:教育单有激情不够,还要用文字为爱作证;教育只有思考不行,还应让文字记载奇迹的诞生……写是为了在写中锻炼思维,学会反思,让自己在文字里与教育对话。

且思且行且诗,我们的故事先后被《中国教师报》《未来教育家》《今日教育》等媒体报道,其中“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这一课程还被《中国教师报》推荐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的评选;我受邀站在国际高峰论坛上讲述“新教育实验”给予乡村师生的生命成长故事;我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安徽最美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全国新教育优秀种子教师、全国新教育优秀萤火虫义工、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获得了“阅读点亮中国年度点灯人”评选提名奖和全国烛光奖等荣誉。

我变了,我也没变。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的不变,在乡土和孩子们一起读写思行,守望新教育,筑梦新生活,便是我的最终归宿,因为我始终有个梦——在乡村教育的蓝天下,和乡村孩子共读共思共写共享。

滋养生命,澡雪精神,净化灵魂,孕育情怀。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去向哪里?十年,二十年……就这样,我们在乡村大地上诗意栖居,守一方乡土新教育,书一篇生命心诗意。而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誓言: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董艳

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全国新教育十大榜样教师、全国烛光奖获得者、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最美教师、皖西乡村好老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500多万字,为孩子们写儿童诗500多首,在《教师博览》《未来教育家》等期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参与编写《新教育晨诵指导用书》《36节电影课养成好习惯》等书,出版专著《寄一片情给乡土》。

猜你喜欢

儿童诗乡土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教案《创作儿童诗》
永恒
冬日浪漫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乡土分外妖娆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