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教师心理健康的三个理性缺憾

2021-09-10向其坤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缺憾道德经名利

向其坤

心无所安,在哪里都是流浪。教育,最怕的是教师沦为精神的流浪汉:丧失内在的清澈和澄明,教育行为不修边幅……传统的“内圣外王”之道,讲求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内在力量的强大。同理,教师的心理也需要经历“内圣外王”的修炼过程,将内心变成一个强大的世界,继而从容应对变幻莫测的教育现实,自信地引领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然而,教师心理“内圣”的过程却存在三个理性认识上的缺憾。

第一个缺憾:从事教育大半生,对教育工作时常充满埋怨,从来没有过当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教师职业的优越,一定不是物质层面的优越,而是精神层面的优越。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教师,心里一直存在这样的矛盾:一方面不满于教师职业待遇的现状,妄自菲薄,看不上教师职业本身;另一方面又因放不下经济来源而不得不“忍辱负重”,违心地从事着自己根本看不起的职业。这是一种肉身和欲望的分裂。一旦产生这种内在的分裂,人就一直生存在自我设定的心理黑暗中,要看见光亮几乎不可能,反而会对光明亮堂的东西予以拒绝、排斥、抵抗,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最终酿成心理疾病。就算这类教师在别人眼中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好了,他们仍然无法体会到成就感、幸福感,一直陪伴他们的是不如意的挫败感。

另一种“拼搏”“奋斗终生”的教师的理性缺憾是陷入“成功”的误区而不能自拔,把育人的成功标准放在是否得到荣誉和名利上,这样就把自己和学生都当成了实现目的的工具,导致的结果是自己和学生都成了不停转动的机器——不停地追逐分数,希望在学生分数、升学的比拼中,“斩杀”同行,收获“一览众山小”的满足。然而个人的努力、拼搏,与荣誉、名利的获得并不都是成正比的,同样付出的教师,伴随而来的教育评价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越是心急,就越会与他人进行攀比。如果得不到预期的荣誉、名利等,嫉妒、怨恨由此滋生,于是,如深渊般的苦痛产生了。得到荣誉、名利的教师,往往因為“成功”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与叩问,也就停止了教师专业内涵发展的脚步。这种“成功式”失败是给诸多优秀教师设置的最可怕的慢性毒药。在短暂的快感中喝下这种慢性毒药之后,就远离了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

所以,我们既要保护教育本来的初心,又不能让外在的“利欲”熏坏了教师的初心。

第二个缺憾:心理能量的摄入渠道过于逼仄,主要体现在读物选择的误区上。阅读可以养心,这是共识。“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的教育历来重视《论语》对人成长所起的教化、规范作用,这无可厚非。但对人的后期成长、开示起重要作用的不能止于《论语》。比如《道德经》,鲁迅说,不读《道德经》就不懂人生真谛。不少教师对《道德经》的肤浅认识仅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消极、阴柔”中。而事实是《论语》和《道德经》都能为人提供不同的精神营养。《论语》注重的是对个人修为、求索、拼搏的提倡,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道德经》所涵盖的是宇宙观、辩证法——“道”的存在、“道”的不可违背等,是关于人的视野、格局的开示的内容,解决的是人和物(世界)的关系。换言之,《论语》是人的成长中线性的、纵向的深入,《道德经》是从面到立体的、横向的宏观把控。我们评判一个人,不能只看他是否有能力,还要看他是否具备视野和格局;评判一件事,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事情是否完成,还要看符不符合科学的发展方向。人的能力和修为靠《论语》的教化、灌输可以获得,而人的视野和格局要靠《道德经》的浸染方可获得。如果我们单线性地致力于《论语》倡导的个人掘进,排斥其他如《道德经》等典籍的影响作用,个体的能量就只能在走火入魔的悲壮中被耗尽、被掏空,于是,心力交瘁,心理问题也开始产生了。所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也一直提倡教师需要阅读《道德经》。

非但如此,作为成年人的教师,站在心理健康的角度,还要注意了解、认识与心理健康异曲同工的另一门“安心”学问——佛教。儒道释三家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不同的维度来提供人的智慧的。与儒道不同,佛教解决的是人对内心苦痛的超脱,以使人的内心宁静、强大。世间的荣誉、名利、得失,在乎得越多,“挂碍”就越多,这些都是颠倒了的梦想,它就像捆绑在鸟儿翅膀上的金条一样沉重。所以泰戈尔说,如果鸟儿的翅膀缀满黄金,它就再也飞不高了。

与孔子主张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读什么样的书,这个秩序是不能乱套的:青少年时期重在儒家精神的熏陶;渐进中年,应该懂得使用《道德经》的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了解、认识适当的宗教常识,不是倡导教师成为宗教徒,更不是将宗教言论等奉为圭臬,向青少年学生大肆宣传。学界泰斗陈寅恪先生的成就与他对佛教的精深研究有关,可他最终都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他的内心无比强大,无人能撼动。我们的心为何而累?因为坠在心尖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些对常识的认识,形成我们的人生智慧,削尽心里的“冗繁”,达到心灵的通透、敞亮。

第三个缺憾:抛弃了可以救赎心灵的一种最佳方法——在师生关系的真情互动中,让孩子们的清纯之心感染我们世故老化的心。卢梭的《爱弥儿》开篇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道德经》也在提倡“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走着走着,自己最初的面貌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为维持外在的秩序而生成的形形色色的面具,即孔子所提的“文质彬彬”之说。爱因斯坦说:“教育是上帝送给孩子的礼物。”收到礼物的孩子心里本来应该是无比快乐的,但我们现在的“礼物”能让孩子高兴吗?不高兴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的面貌被我们败坏了,包括我们的师生关系。

教育场景中,越是低龄的孩子就越容易释放出与生俱来的纯真,常常令教师忍俊不禁。这些都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原生态营养品,时常处于这种场景中,我们就会被“天使之吻”感染。如果教师再从与孩子的和谐、信任的关系中,发现一些育人的规律、技巧,那自己的心就会受到滋养,师生之间就会有相互见面的期待,就会有见面之后的快乐愉悦的倾情分享,教师也就能朝气蓬勃地一直年轻下去。把自己对世界的爱、对孩子的爱释放出去,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的心就时常被爱滋养着。这些,较之成年人之间的禁忌、防范、规避、迎合所带来的心的劳累,委实是一捧甘泉。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在《无可慰藉》中描述了迎宾员(在宾馆、酒店中迎接宾客的工作人员)古斯塔夫对待自己的迎宾工作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如果客人的物件在三件以上,他就要左右手和头、肩并用,不允许任何一件接触地面,哪怕一个瞬间。古斯塔夫二十余年如一日地这样坚持。他甚至与同伴们创造了“迎宾舞”。但是,古斯塔夫最终也只能在表演中被沉重的手提箱击倒而失去了生命。临死前,古斯塔夫的心结都没有得到解除。《无可慰藉》中的所有人都在寻找慰藉,大家心里都埋藏着不安,以至于情感、心理都出现了问题,而结果是所有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任何人都得不到慰藉。一流作品的价值绝不是用来消遣的。作品反映的是当代人共同面临的困惑:在科技、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却没有找到幸福,反而被逼得到处寻找安慰。寻找慰藉的诸多可能中,只有一种是可靠的,那就是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自己内视自己的心灵世界。救赎自己情感、心理、精神的种子还得在自己的脊骨中生长出来,外在所有的期盼、支持、催化都无可慰藉。

教育作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不断的发展中,也一样令我们充满了困惑,我们每个教师其实都是“古斯塔夫”。我们的“手提箱”里面,装着荣耀、名利,装着分数、升学率,装着制度、领导、家人……当我们把几乎要塞坏的“手提箱”高举着给观众表演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面临着坍塌的危险。

《道德经》中讲 “致虚极,守静笃”,《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应该按下“垃圾箱”的清除键,还我们本来心理健康、精神富足的样子。

(作者单位:云南省云县第一完全中学)

猜你喜欢

缺憾道德经名利
不贪为赢
缺憾之美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成为新的自己
缺憾之美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修心
缺憾也是一种美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