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滋润心灵,阅读丰富童年
2021-09-10马俊珍
马俊珍
摘要:阅读可以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洗涤。所以,加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需要以新理念为指导,及时把新方法引入阅读教学之中,从而使阅读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乐园。下面,本文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包含了识字、阅读、写作等多个领域。其中,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阅读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世界的通道,是照亮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灯塔。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学生不愿读、不想读等问题。假如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位置,还会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畏惧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浅谈。
一、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
启发式教学法是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以生为本”这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具体演绎。把启发式教学法渗透到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还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白鹭》这一课的教学实践就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法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结论,而是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启发。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有关白鹭的诗句的方式启发了学生。这样的启发使学生进行了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出了杜甫的诗句,有的学生说出了李白的诗句,还有的学生说出了王维的诗句。而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并说道:“白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鸟类。因其优雅美丽,所以它往往成为了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刚才大家回忆了有关白鹭的诗句,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白鹭的散文吗?”于是,学生进行思考。几分钟过后,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白鹭》就是一篇散文,作者是郭沫若先生。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这篇散文,想想郭沫若从哪些角度對白鹭进行了介绍与描绘?”于是,学生对《白鹭》这篇散文进行阅读。等他们阅读完毕后,教师启发道:“请同学们按顺序说一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白鹭。你们在说的时候最好以小标题的形式进行表达。”于是,有的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动态美、静态美。有的学生给出的回答是:白鹭捕鱼、白鹭低飞、白鹭休息。还有的学生……不同学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了点评,并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白鹭》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总之,在教师的循循善诱、有效启发下,学生的阅读思维得以活跃。
二、利用悬念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当学生以“兴趣”这把钥匙开启阅读之门时,他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阅读材料、阅读篇章,还有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是多么重要。然而,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那么,如何落实这一点呢?须知,悬念式教学法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悬念,使一个个悬念牵动学生的神经细胞,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阅读。
例如,教师在讲授《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利用了悬念教学法。首先,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悬念的设置。教师问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鸟的天堂》。请同学们想一想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你是如何理解鸟的天堂的?”于是,有的学生说:“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鸟类,还有十分优美的环境。”有的学生说:“这里的鸟类十分多。它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不过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呢?”于是,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知道。”再次,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并让学生从文章中勾画出作者去鸟的天堂时候的行动轨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读得很投入。等阅读完以后,学生就鸟的天堂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而后,教师又设置了如下悬念:鸟的天堂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这里能成为鸟的天堂?于是,这些悬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于是,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了积极探究。由此可见,悬念式教学法改变了说教的平铺直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互动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是学生对阅读的感知、感受以及从阅读中获得的经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目前小学生缺少良好的阅读体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还会使学生坠入阅读的深渊,不能自拔。因此,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势在必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若能把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互动模式,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获得自由发言的机会,也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时间。
例如,在讲授《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它那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新,那里的水比别处更甜美,那里的天比别处更蓝。它是植物的天堂,是动物的乐园,更是小朋友的欢乐谷。这是哪里呢?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这篇课文,看一看祖父的园子中有哪些风景吧。”于是学生阅读《祖父的园子》。其次,待学生读完后,教师与学生就“祖父园子的景色”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对学生说:“通过阅读课文,你们从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了什么?”于是,有的学生说:“鸟语花香,瓜果累累。”有的学生说:“各种各样的昆虫以及花草树木。”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与学生就“园中趣事”进行互动交流。有的学生说:“园中趣事有吃黄瓜,捉绿蚂蚱。”有的学生说:“追蜻蜓,摘瓜果。”总之,这样的互动模式使学生进行了积极探究与踊跃发言。
四、利用合作式教学法,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孤芳自赏,带不来百花齐放的繁华,却能带来一枝独秀的孤寂。闭门造车,带不来共享共赢的成果,却能带来陈旧落后的结果。所以,孤芳自赏与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方式要不得。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取得共赢的成果。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发扬团结合作的传统美德,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就阅读材料进行合作式阅读、共享式交流。
例如,教师在讲授《忆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式合作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都就《忆读书》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就本课开头结尾的作用进行发言,有的学生就读书的阶段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就课文的基本结构与思路进行了发言。还有的学生……总之,《忆读书》这篇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被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了有效解读。如此一来,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还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法来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以悬念式教学法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互动式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合作式教学法来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使阅读教学取得了生机盎然、别具魅力的效果,进而使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乐。
参考文献
[1]张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7,(03).
[2]卢兆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策略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