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练笔:通向快乐写作的桥梁

2021-09-10郭丽娟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起步作文小练笔小学三年级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小学三年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把握恰当时机,借助丰富多样、有针对性、可迁移内化的练笔实践,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进化。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3-0058-02

引 言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从写话到写一篇主题明确、结构完整的作文的巨大挑战,其跨度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通过一定量的、常态化的、有针对性的、可迁移内化的动笔实践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进化。而小练笔以其形式灵活、难度低、上手快、易展示等优势,充分迎合了起步阶段学生写作的需求,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

一、课堂练笔,开发教材,助力表达

教育心理学指出,个体的学习一般总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1]。课堂是习作教学的主阵地,而课文是最好的习作范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善于模仿学习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训练点,找准时机设计练笔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于精巧处练笔,积累语言学表达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勾画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读起来令人口齿生香。当读到“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秋天的多彩景色,并仿照文中的句式选择其中一两种事物写一写,最后将学生写的句子罗列到一起进行诵读,其俨然成了一首自创版的秋天小诗。

(二)于承接处练笔,合理迁移巧表达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猜读,这特别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课文写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便结束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学生可以参照文章中对小男孩的描写,写一写鸟妈妈当时的动作、语言。

(三)于高潮处练笔,直抒胸臆真表达

有些课文看似平铺直叙,却在高潮处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戏剧化冲突[2]。例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急性子顾客不停变换制衣要求,而慢性子裁缝都是有求必应,最后,急性子顾客却得知自己的布料根本还没开始裁呢!此时,急性子顾客会有什么表现呢?他会说些什么呢?许多学生学到这儿愤愤不平,大有讨伐裁缝之势。笔者让学生安静下来,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顾客当时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再比一比谁笔下的顾客性子最急,谁写的片段最有画面感。这样的练笔既结合了文本内容,又抒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写起来水到渠成。

(四)于困惑处练笔,深入理解细表达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去年的树》一文中,鸟儿的两次“盯着”有什么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设计小练笔,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一处“盯着”,联系上下文,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把鸟儿对树的一番真情流淌于字里行间,把每一处“盯着”的文章都做足,以此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把握。

(五)于插画处练笔,激发兴趣乐表达

在学习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时,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课文插图可以让文言文的故事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插图写故事,把文言文用鲜活、个性化的语言转化为一则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六)于留白处练笔,展开想象促表达

课文中的留白往往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采用排比句式描写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那么,海底还会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呢?请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介绍一下。这道小练笔既包含了对排比句式的练习,也凸显了拟声词的运用。

(七)于结尾处练笔,延续故事趣表达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它的趣味性在于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这条不会叫的狗还会遭遇什么?它后来学会叫了吗?是怎么学会的?这些问题如丝似藤地萦绕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可借助练笔让学生写下自己认为的结局,创造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八)于特写处练笔,习得方法善表达

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名篇《燕子》,开篇就用简洁的文笔勾勒出燕子灵巧、轻盈的身姿:“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为什么作者在描写燕子的外形时不写一写它的嘴巴、爪子等部位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抓住事物主要特点勾勒事物外形的方法进行练笔,于是就有了“一身洁白似雪的绒毛,一对高高竖起的长耳朵,加上红宝石似的眼睛,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兔子”等习作成果。

二、生活练笔,广开渠道,丰盈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豐盛,溪流自然活泼,日夜不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教师可开辟以下几个小专栏,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1)心情风向标: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一颦一笑、烦恼忧愁、当下感触……简单交代事情的始末,如写日记一般,字数不限,以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为要。

(2)新闻小播报:记录身边的偶发事件,如班级新鲜趣事、多彩校园活动、路上所见所闻等,还可以转录广播报纸电视中的新闻事件……

(3)美在我身边: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小练笔的素材来源之一就是身边的人、事、物,用文字记录美好的风景、美好的言行、美好的变化……

三、专项练笔,习得方法,铺垫写作

为进一步提升三年级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又不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专项练笔,将写作方法巧妙地融入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动词串串烧: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学会运用慢镜头、连续性动词再现某一场景或行为,写出画面感。

(2)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写作文亦是如此。同样描写春节的作文,比比谁的开头最与众不同,最吸引读者。

(3)你一言我一语:人物对话描写是习作中常常涉及的。一般情况下,学生习惯用XX说XX答的对话形式。通过专项训练,学生开始懂得变换提示语和语言的位置,并在提示语中加入适当的神态、动作描写,使语句表达更加灵活多样、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明。

结   语

综上所述,小练笔能够巧妙联结课本、生活与习作,并有效降低三年级起步阶段作文教与学的难度。在小练笔中,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消除了畏难情绪;习惯了动笔,使表达成为一种需求;收获了自信,让写作变成了一种快乐。

[参考文献]

王晓明.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李春枝.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3):83-84.

作者简介:郭丽娟(1982.7-),女,福建福清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曾获福州市“优秀班主任”、福清市“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猜你喜欢

起步作文小练笔小学三年级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巧借导图之力,有效指导练笔
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几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