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考

2021-09-10赵晓琴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课程思政高校

赵晓琴

摘要: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涵义,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教师队伍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方面各个环节对学生加以思想培养。本文从高校外语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优越性,高校外语教育应该在践行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将两者有机融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外语教学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番讲话旨在强调高校教师需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思政教育,使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实际教学中,思政教学与其他教学的融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高校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就目前来看完成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而事实上,外语教学相比其他学科,课程灵活度高,文化对比强,这些特点会直接、间接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培养实践中所需的技能。而现如今,学生学习外语时,普遍觉得外国文化有许多迷人之处,许多学生一心走出国门。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学需培养有理想、有坚定信念的青年学生就格外重要。实现外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有其可行性。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教师通过语言的教授,灵活运用上课内容,加入思政元素,便可实现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意识,谨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运用学科知识,有意识地将无形的思想化为有形的语言,在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英语课程的课程长度占有一定优势,因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参与度普遍高于其他学科,且高校选用的英语教材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现状,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结合思政元素,塑造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认可中国文化,显得极其重要及可行。

一、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并非是增加一门课程或者一项活动。课程思政是面向高校教学的所有课程,在“大思政”的教育背景下,使所有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使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相互融合渗透,从而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平台,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在高校教学目标的大方向上,“课程思政”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易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需要加强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吸收;帮助他们抵制、消除不良文化的侵害,树立正確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就变得尤为重要。外语专业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崇高的政治觉悟,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涵义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基本上都是填鸭式、说教式、照本宣科式,存在着很多问题。

思政教育理论课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存在脱节现象;思政课程与思政教育脱节,过多地依靠理论灌输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没有得到完全体现,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基本脱节;思政教育工作脱离大学生实际,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习总书记的讲话诠释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涵义: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专业课或各课程教师都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各课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要有结合课程知识进行思政教育的意识。

三、高校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1.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执行人,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主体[2]。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价值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加之来自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也引发了大学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和思考。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将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的双向结合。在外语教学中面对东、西方文化冲突所遭遇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对党和国家要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树立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学,做到中西兼顾

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融合的特点,决定了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本国文化的核心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外语专业应当把培养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校外语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外语教材中。讲到西方文化时,保持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最后落脚到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播上。如讲到感恩节,要联系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懂得感恩的民族,讲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文化上;讲到母亲节,可以联想到中国的孝道,遵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根本”等等,即将国外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遵循本土化原则。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高校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