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2021-09-10严盼林真敏

中国食品 2021年9期
关键词:卫生思政营养

严盼 林真敏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后,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實施纲要》等文件,我国教育体制机制迅速根据此路线进行改革,将以往的思政课程为主的德育思政教育,转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模式,最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目前,已有一些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成功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效果较好。例如,通过学习《食品化学》课程,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食品问题,帮助他们养成善于观察、热爱生活、探索真理的习惯;在《烹饪原料知识》课程中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引导学生成为餐饮工作者时要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在讲解酒、茶等的起源时,强化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感知,树立文化自信。本文以《饮食营养与卫生》为例,简述了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和方法。

一、《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营养与卫生两大部分。饮食营养介绍人们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膳食指南等;饮食卫生介绍食品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措施等内容。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安全,也更加强调营养。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更突显出饮食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二、《饮食营养与卫生》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首先,《饮食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含比较鲜明的思政元素,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其次,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核心知识中,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利于德育知识的传授,扭转一般课堂“重知轻德”的现象。再次,在《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增强对食物的敬畏,通过产生共鸣的价值观奠定实践操作的感情基础。最后,在课程思政融入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对整体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饮食营养与卫生》融入课程思政的构建过程

1.设定课程思政目标。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总目标是:将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融合,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民族自豪感,深入挖掘和研发民族特色饮食;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待合理膳食结构的重要性,并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利用所学的营养学知识服务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遵纪守法、有良知的食品人;对于社会上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能用批判性眼光看待,具有独立思辨力。

2.组建思政教育团队。可以邀请人文社科学院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元素培训,提高思政素养和理念,同时派出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思政教学方法、融合能力,保证思政教育的需要。在保证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内容渗透到课前导入、课中延展和课后提升等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3.提炼思政元素融入点。高职院校的《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更侧重于应用实践,所涉及的内容面广且多,在提炼思政元素融入点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特点、学科优势,团队认真梳理、共同研讨。根据每次课程内容和特点,在思政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细化各思政元素,如表1:

4.改革教育教学方法。(1)引入实例及知识拓展。实例是各类课程最重要的一种引入方式,但是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特点及时更新实例内容,引发同感,并尽可能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遵法、守法,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2)捕捉时政热点,引发兴趣,巩固学生知识点。课程思政是一个大的体系,理论性强、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要想在《饮食营养与卫生》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必须要无缝对接,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热点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融入到重点知识内容中,既体现时代性,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关注度,拓展内涵。(3)将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参与。可以由原来的“师教生问,师问生答”翻转为“生问师答,生教师问”等互动式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钻研,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猜你喜欢

卫生思政营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智取红领巾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眼睛需要营养吗
蔬菜与营养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