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食品检测室工作效率五策略

2021-09-10李桂芸

中国食品 2021年9期
关键词:仪器标准食品

李桂芸

本文分析了食品检测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从检测室仪器和工作人员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食品检测室工作效率的五大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食品监管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办法。

一、食品检测行业现状

食品检测作为连接食品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身具不可忽视且无可替代的作用。“地沟油”、“早熟门”、“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及时发现危害消费者安全的风险,越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当前食品检测行业,食品企业的自检能力不足,满足出厂检验条件对小企业来说已是负担,即便是大型老牌企业也不能满足型式检验,加上企业自身检测室没有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出具的报告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大部分食品检测项目还得依靠具有实验室资质的检测机构来承检,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然而,组建能有收益的检测室并非易事,不仅要投入大场地、大设备、大人力,更需要后续的大维护,其中检测仪器性能、工作人员素质、标准体系执行是影响检测室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检测室效率低下的原因

1.检测仪器问题。(1)机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影响检测时间的长短。例如,手动进样器和自动进样器的区别、人工计算峰值和仪器自动计算峰值的区别等,能够直接影响半个工作日的时间。并且传统检测设备的使用年限长,设备老化,亟待升级更新,维修保养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设备的可使用性和精准度,加之工作人员对于新升级检测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也会影响使用效率。(2)检测仪器需要的场地满足程度影响检测时间的长短。由于场地限制,样品处理室和检测室距离远,试剂和耗材存放位置不相近,必定使得工作人员迂回时间长,样品周旋时间长。(3)仪器体积和精度高低影响检测周期。通过资质认定评审的检验检测机构所采用的仪器大多属于精密仪器,体积大且不能随意挪动,从采样到取得结果,耗时数天,效率极低,同时仪器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颇高,加剧了检测难度。

2.工作人员问题。(1)检测室项目众多,若安排不合理,单个人员从采样开始到检测结束只分配一个项目,在测试等待过程中的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严重浪费时间。而且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工作人员难以重视检测的时效性,工作进度缓慢。(2)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能力不一致。同一个检测室的工作人员免不了有年龄差,以及所学专业、全日制教育程度、继续教育程度、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程度、个人擅长领域的差别,需要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3)个人思想觉悟不够,对自身要求过低,互相推诿,得过且过,没有求精精神,这就需要根据人员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制定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标准体系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食品检测方法多样,没有统一标准,并且长年不更新,跟不上现代技术的发展。例如,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1年版)中规定,韭菜中敌敌畏的检测方法可依据GB23200.8、GB23200.113、GB/T5009.20、NY/ T761这四种标准,且GB/T5009.20最新实施日期为2004-01-01,发布日期为2003-08-11,被替代的标准是GB/ T 5009.20-1996,此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3年第二次修订,距今为止已18年未修订。不难看出,此标准更新周期非常长,内容技术手段和使用仪器、剧毒物质等已跟不上时代更新的节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一九九几年、二零零几年的标准,而且标准修订单位和发布单位不固定,显得每个部门都很权威,这就给检测人员带来困扰,尤其是准备组建检测室的机构更要认真学习国家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这样才能选购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仪器和设备,而摸索检测标准也是耗时耗力。

三、提高检测效率的五大策略

1.加大设备投入。对于旧设备要加大管理和维护力度,随时关注设备的可使用性、相关指标是否符合使用标准等,定期清理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降低设备出错率,避免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检测进度停滞。同时,开发优化软硬件设备,在硬件上做到基本设施齐全,软件上做到及时更新并切合实际需求,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解放人力,以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机械利用率。对于新设备也要及时关注,与时俱进,保證各方面检测设备齐全,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应保证操作人员对新设备的使用能力,确保员工及时掌握相关检测方法和检测理论,这样才能不耽误检测进程,避免引起设备闲置而造成资源浪费。

2.适当采取快速检测方法。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的食品种类层出不穷,食品检测技术也应该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例如,时兴的光谱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种类检测和食品来源检测方面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酒类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分析不仅能辨别食物的真假,还能同时检测食物的种类信息等,是一种更加简洁且高效的新兴技术,甚至在极短的几秒时间内就能完成检测,得到结果和各项数据。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也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酶应用案例,利用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测定蔬菜中的农药含量。由于生物酶具有反应迅速且便携的特点,此法被广泛应用在市场、超市等的农药检测环节中,同时设备重量轻,摆脱了传统实验室检测的限制,可以走出实验室,应用到更多场所。因此,设备革新将为食品检测带来质的飞跃,有效解决以往的各种难题,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增加检测的样品种类和单次上机样品批次,缩短检测时间,节省人力支出。

3.优化检测流程,提升人员素质。在任务安排的过程中,要避免同一个人同时从事采样、制样、检测等各项工作,这样人员可以合理分配时间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检测,有效减少人员周转时间和样品滞留时间。随着细分化程度增高,单个工作人员涉及的工作相对固定,熟悉程度高,出错率能大大降低。还可以实现专人专事,根据工作强度的要求合理选择从业者,对于工作难度高的部分,可以选择能力较强的人,对于简单的部分,可以适当降低对从业者的要求。此外,定期依据专业技术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内部技术培训及考核,不定期进行外部新技术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熟悉程度,提高检测效率。

4.完善标准体系。没有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就无法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效监管,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当下情况,明确主要责任部门,整合择优并制定切合实际的食品检测标准,确保食品检测行业有据可寻、有最新技术可依,实现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完善行业标准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总结实际经验,补齐短板,弥补漏洞,重点关注改进检测过程的实用性、即时性及其与设备和人员的匹配性。

5.借助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效力。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有效监管对于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行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只有监管有力,整个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对投诉问题的重视,对违反检测标准的行业乱象依法进行整治,这有利于提高行业和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刺激检测机构整顿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四、展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届人士的关注,只有加强食品检测力度,提高食品检测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出结论,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的种类和形式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多元交叉的学科,食品检测种类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检测领域,必将带来技术革新的巨大压力。同时,全球变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更带来诸多食品安全新问题,不仅要对以往的检测方法进行革新,还要对现有的新问题进行突破,这对检测行业来说无疑是更加巨大的挑战。因此,只有不停革新技术,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确保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仪器标准食品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事出有因
永远幸福
发明
党员标准是什么?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危险食品
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仪器的读数规则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