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检测技术严防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2021-09-10王红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类食品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但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等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因此,控制好市场上食品的质量非常关键,而食品检测技术是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当前阶段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对食品检验技术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分析论述,最后提出强化食品检测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包括健全食品检验技术方法、健全食品检验机构准入制度以及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食品检测体系。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依靠简易的手段往往无法实现最佳的检测效果,因此必须借助多种科学化的检测技术。为了确保检测技术选用的合理性,需要明确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此来开展针对性的检测工作。总的来说,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食品的口感,但若是通过滥用食品添加剂来实现延长食品保鲜期和保质期的目的,则极易导致食用者发生食物中毒。
2.残留过量的化学物质。虽然现代农业推广绿色种植,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但在实际种植时往往依然会使用较多的化肥、杀虫剂,导致食物在种植阶段便发生污染。另外,一些追求利益的不法分子会超标准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含有过量的化学物质,继而影响食品安全。
3.微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是食品行业所面临的一类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极易出现在日常生活和食品中。可喜的一点是,近年来随着病原微生物防控能力的提升,防范效果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微生物污染问题有所减少。
4.包装材料不合格。优质无害的包装材料可以很好地保护食物,如果未对食品的性质加以全面分析就随意选择包装材料,则必然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5.过量使用激素。激素过量使用是威胁食品安全的新因素,比如葡萄、草莓等水果的个头越来越大,上市时间越来越早,鸡、鸭、猪的生长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均是激素过量使用所导致的结果。若长期食用此类食物,会导致激素积聚,威胁人体健康。
二、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薄弱环节
1.检验技术与标准亟需提升。当前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与规范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检验标准方面的差距更大。比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均未有严格的规范标准,甚至有一些食品添加剂并未列入到检测体系中。在检测技术应用方面,虽然当前所使用的检测技术类型较多,但整体上的使用效能有所不足,食品中一些危险因素、较大的添加物质等往往无法被有效检测,且存在检测速度慢的问题。
2.检测方法创新力度不足。当前我国的食品检测方法依然存在不少的空白,比如政府虽然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但并没有提出與之相对应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部门在实际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时缺乏技术指南,检测工作的规范性不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另外,农药和兽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甚至有的食品还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使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加以检测,但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检测标准,检测方法的创新能力也有所不足。
3.检测设施不够先进,检验检测体系亟需完善。检测设施是否先进会直接影响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食品安全检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用先进的食品检测设施。目前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两种,我国对这两种检测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还存在检测设施未充分使用的情况,而且一旦使用后会忽视更新,导致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受到影响。另外,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专业且复杂的系统工作,所涉及的产业链十分广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就会导致食品发生安全隐患,因而构建健全的食品检验和测试体系尤为关键。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食品检验与检测领域的整合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选择削弱食品检验与检测力度,导致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为食品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强化食品检测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1.健全食品检验技术方法。针对食品检测技术方法单一的问题,需要加大技术的研究力度,掌握更多可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总的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相关的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掌握更多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在自主研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同时,要关注国际上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成就,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展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第三,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超临界萃取技术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分离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可以广泛应用到维生素、营养增强剂、蛋白质等的分析检测中;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成本低的优势,但对食品样本制备的要求很高,而且所使用的萃取液是非极性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待提升。因此,除了严格按照食品检测技术的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外,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创新性的使用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检测技术。现阶段所使用的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比如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等,可以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2.健全食品检验机构准入制度。目前来看,我国的食品检验机构多由政府直接负责监管,无法满足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阻滞作用。因此,政府可以考虑适当降低食品检验机构准入门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民间食品检验机构参与其中,以此推动食品检验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民间食品检验机构时要注重监督管理,开展严格化、秩序化的监管工作,防止出现管理漏洞而威胁食品安全。除此之外,在健全食品检验机构准入制度的同时,还要增强资金扶持力度,购买更多先进的检验设施,并做好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3.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食品检测体系。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可以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技术来完成检测工作。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网络化食品检测体系的构建进程,并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食品检测技术和检测数据加以整合处理,构建系统化的资源数据库与共享平台,便于各个机构随时调阅相关的信息资料,让食品检测体系同时实现监管的作用,确保食品检测工作高效落实。二是食品检测的相关数据要做到透明化与公开化,便于人民群众了解到更多有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发挥自身的社会监督职能来监督相关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共同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食品安全问题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必须科学地应用食品检测技术来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针对当前食品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要重点从健全食品检验技术方法、健全食品检验机构准入制度和构建信息化、网络化的食品检测体系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而提升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作者简介:王红(1968.01-),女,土家族,湖北武汉,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质量监督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