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研究
2021-09-10陈浪
陈浪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15-01
摘 要 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之使然。然而,现实中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遮掩了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本文基于体育强国背景下,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以期摸索可以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强国 青少年体质 体质健康教育
一、前言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青少年是全民健身战略落实和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命军,是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主力军,肩负着神圣的使命[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发展规划、体育教育观念、体质健康管理等均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肥胖、糖尿病、近视眼等健康问题却依旧困扰着青少年。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探索青少年健康困境与发展策略乃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困境
(一)社会条件和社区活动不足
受制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社区建设较为滞后,依托社区形成的社区教育还不太完善,社区与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沟通机制也还不十分畅通[2]。我国社区体育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均体育面积不够,社区体育发展被局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配套设施不足,体育服务能力有限。但目前为止,社区对体育健身事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公益性社会指导员未走进社区,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未能有效开展。
(二)学校体育综合价值未有效发挥
当下,在我国学校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在功能、作用和总体价值发挥上十分有限,德智体美劳中的“体”尚未得到全面理解和对待,体育育人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3]。体育的育人功能一直未落到实处,受应试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青少年参与运动少,仍然被动接受体育教育,这导致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内在动力不足。青少年肥胖、近视、糖尿病等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
(三)家庭观念固化
调查显示,家庭体育环境方面,更多家长儿童社区体育活动的支持只是在认识和认知上[4]。我国现阶段很多家长并没有形成体育运动的观念,而是更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我国大部分家长关于青少年体质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强身健体上,忽视了对青少年儿童生命化教育以及人文关怀[5]。
三、协同促进策略
(一)国家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社会要营造和谐健康体育氛围
国家要时刻关注和正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扫除唯分数、唯升学等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制造教育焦虑的土壤,也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基础。在全社会营造对待教育的理性平和心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让孩子在没有超前教学、过度负担的情况下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成长。推动社区举办小型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形成体育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社区的体育文化功能,促进青少年社区文化认同与和谐社区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共同价值理念的社区体育文化。
(二)更新教育观念,围绕健康开展体育
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均是从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出发,为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建构科学、理性的教育理念与氛围。学校和教师要提高学校体质教育的感知价值以及维护和改进计划的策略,体质健康教育绝不仅仅是体育教師这个小群的责任和义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生命化教育的培养。
(三)家长身体力行做榜样,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行为榜样”不仅仅来自于学校,有时还来自于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榜样作用[6]。家长作为孩子家庭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会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鼓励孩子在业余时间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以及亲自做好表率,都能提高青少年体育健身的觉悟。
四、结语
健康与教育息息相关,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是共生的。我们不仅有希望孩子健康和受教育的孤立责任,我们还有道德义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把教育办得更好,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能为明天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参考文献:
[1]杨铃春.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解读[J].体育与科学,2019(09):1-7.
[2]章建成,平杰,任杰,周成林,唐炎,徐畅.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干预策略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12):15-23.
[3]卿尚霖.中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问题省思与改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01):7-12.
[4]孔琳,汪晓赞,徐勤萍,等.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29-35.
[5]马光林.基于生命哲学视角下我国青少年体育体质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知识经济,2016(17):153-154.
[6]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