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茶原是禅一味

2021-09-10郝忠勇

散文诗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密州诸城故人

郝忠勇

诸城产茶,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引种绿茶是上世纪中叶的事,诸城号称纬度最北的江北绿茶产地。东南海上来的水汽,到此地受高山阻挡,形成特殊的气候条件,山地土壤酸碱度等适合种茶。诸城绿茶,以独特的豌豆香味为标志,区别于南方茶以及周边地方茶而名闻遐迩,成为一个品牌。

北宋熙宁年间,苏轼知密州(今山东诸城),政务之余,饮酒、会客、赏花、赋诗自娱,自然离不开茶。《东坡乐府》卷上,诗中就有记载:“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史载这首词《望江南》作于寒食后一二日,是岁清明为二月二十九日。

在此,我们要提及的是苏轼的另一首诗作《和蒋夔寄茶》,也是关于茶的,且与密州有关。那是苏轼到密州后的第二年,有个叫蒋夔的故人送他一团茶。此茶虽是凡品,却也引出一番吃茶的韵事来。原作如下:

和蒋夔寄茶

(又名《和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自从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此诗可以分成四段来读,四句一段,很规整。第一、三段写密州之前的生活,第二、四段写到密州后的生活。这样间隔回环,像照镜子,正面照了,反面又照,往复对比,浑成其趣。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我这个人啊,生来惯常随遇而安,放到哪里是哪里,放到水里和水融一起,放到泥里和泥和一处,万事随缘,尤其对于饮食,从不挑肥拣瘦,易满足,好打发。

通判杭州那一段日子,“三年饮食穷芳鲜”,东南各色佳味吃了个遍。南方风物好,苏轼不吝笔墨夸赞那里的美食:“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鱼米之乡,最不缺的是雪白的米饭,鲜美的海味河鲜。“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吃饱睡足之后,再来上一盏香喷喷的西湖龙井,茶美器洁,可赏玩可啜饮,诚如刘禹锡所言,“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那美气,只有神仙中人可相比了。

杭州的一段生活,给诗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来到密州,只图离自己兄弟任所近便一些,没料想是由天堂之所来到苦寒之地。“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北方的景物,与江南富庶之地完全不同。以北人常识,走冈过岭如履平地,坐车的话简直是坐在炕上,如果乘船,会晕得吐出肚腑。现在轮到惯坐船的诗人,不适应千里平原,反觉乘车颠簸不平起来。“剪毛胡羊大如马”,让苏轼感到惊奇,世间还有这等奇葩生物。此事犹可,饮食习惯的变化,让他头痛不已,“谁记鹿角腥盘筵”,过去的美食令人回味无穷。北方的饮食习惯,在苏轼眼里,简直就是陋习:“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大米变小米也就罢了,当地人喜食酱佐餐一项,就够匪夷所思。这“大勺更取”的一味神秘佐料就是大酱,密州地方特产,当地有一句歇后语,单道这土法割酱的妙处:“大葱抹酱,不理咸菜。”只要有大酱配大葱,其余各色咸菜都是浮云。“酸生涎”的这道辅菜,四季家常下饭必备,非个中人不识其味。这譬如内地人想象沿海的天天吃海产怎么享得了那个腥秽,东部人想象西北高原的顿顿吃羊肉怎么呛得了那个膻气。苏轼初来乍到,尝到咸里带酸的东鲁风味,与川味和浙江菜大异其趣,想来一定是怪怪的。对密州的饮茶习俗,苏轼也毫不客气指摘品评,当地人保留着落后的传统习俗:“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蔡襄《茶录》载:“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鍮石皆能鉎,不入用。”标准通行的煎茶技艺,是先将茶饼铜碾研细,再用茶罗仔细筛过,是极细致、极讲究的一套程序。南方的一套精致茶艺,到这里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当地人的制茶办法是芝麻加观音土,瓦盆研细,开水冲服,这不但粗陋俗气,其落后程度更是闻所未闻。而故交好友并不知晓这些,仍然以老眼光看我,觉得到了新地方,该是风雅不减:“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知我旧时,对茶道有很深的造诣,研究得那叫一个透彻:“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茶录》说“建安斗茶,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诗人深谙此道。以本地当今泡茶为例,用桃林山泉水冲泡的茶水,喝上一整天,白瓷茶碗光洁如新,不带沾一点茶锈的;同样的茶叶拿自来水冲泡,不消半天,茶碗就水渍斑斑,惨不忍睹了。以此兼看古人对茶水优劣之区分,信不诬也。

不难理解,故人相交,以好诗和好茶相酬答:“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极是风雅。风雅是风雅得很,只是故交不知,命运将自家发落在这样一个不太懂茶的所在。

好茶入手,正在慨叹沉吟之间,大约苏轼正在琢磨着如何处置这单难得的馈赠,还没等吩咐明白,让人难过的一幕发生了:“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在《书薛能茶诗》中说,“唐人煎茶用姜。故薛能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据此,则又有用盐者矣。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好好的一个温习茶道、抚今追昔的机会,就这样被老婆孩子三下五除二的一番神操作,生生给搞砸了。这败兴煞风景的事,搁谁,谁不窝火呢?但此刻,显示出了苏轼可爱的一面:老婆既是有啥做啥,那么咱就来个做啥吃啥好了。可不能怪老婆孩子,他们何尝不是急急炮制,以解男人之馋吻呢。

明明是糟蹋了好东西,却成了一个心灵开悟的关口,此刻诗人生命的感悟,如万斛泉涌:“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对于死生祸福都看淡的人,川辣浙甜,南方人喜食淡,北方人偏吃咸,哪样更科学?哪个更养生?好像各有长短,没法评判,那么在区区吃喝拉撒上纠缠争执,实在浪费生命,不值得。

蘇轼顿悟的灵光一闪,让我们发现了生活饮食中活泼泼的禅机禅趣,人生处处是参禅悟道的关棙子,难怪有大德甚至说,道在屎溺之间。假如苏轼对老婆骂个狗血淋头,结局只能是不欢而散,大家争一肚皮闲气,根本没意思嘛。

化悲摧为谐趣,这正是诗人过人之处。诗人并且还在把自己宝贵的心得体会,转而分享友人,以期共勉:“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友人的困顿和无可超拔,与诗人其时的境遇怕是一样的。所以诗人全部的体悟和劝诫,说到底,就变成了赵州禅师的那一句当头断喝:“吃茶去!”

诸城绿茶借苏轼来打品牌,撑门面,仍是心虚一些。还不像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是写在超然台上,酒呢,喝的是地道诸城烧酒,原料主要是地瓜干,也掺和高粱秫秫。苏轼自己也造酒,《文集》卷七十三《黍麦说》:“吾昔在高密,用土米作酒,皆无味。” 《水调歌头》“小序”记录中秋之夜“大醉,兼怀子由。”《超然台记》言:“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这样将地瓜烧喝出高级佳酿的味道,吃野菜也能把自家吃胖了的,这世上除了一个苏轼,也是没谁了。从这点来看,苏轼燕处超然,面世达观,他追求的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的朴素生活之乐,其吃饭、喝酒,与其饮茶,又是何其相似!

茶是什么味?茶就是茶的味道。可以想见,苏轼喝着这道饱含人生百味的无上妙品,不唯频频点头,而且还会啧啧有声:嗯,味道不错!

猜你喜欢

密州诸城故人
密州在哪
那日
故人
坚硬与柔软
门缝
第13话 故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诸城恐龙死亡原因的N种学说
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