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并重”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1-09-10张瑞张力文王少洁
张瑞 张力文 王少洁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3-043-01
摘 要 面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应在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系统地探明排球普修课教学和训练的有机结合方式,提出“教训并重”的教学理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现阶段排球教学状况的研究,论证“教训并重”理念下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中的价值,以期为丰富排球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排球 普修课 教学与训练 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逐步下滑。针对该问题我们提出了“教训并重”的体育教学改革思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优秀的体育师资力量。“教训并重”是指改变原来体育技术教学中“有教无训”的教学模式,把训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要素,将其作为体育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使体育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有机结合,做到“教中有训,训中有教”[1]。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主要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为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践练习与理论学习的教学内容发展不平衡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排球普修课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一个学期内进行。教学内容偏重于实践部分的学习,而理论部分学时相对较少,许多内容实现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训练达到一定水平而理论指导相对匮乏,教学效果尽管会有所提升,但提升不会特别明显。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的教学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同时也会忽视一些问题,如忽略了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明白其中的原理,或是体验其中的乐趣等。于是就出现了“只会不懂”或“只练不乐”的缺陷[2]。这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运动技术,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反而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失衡,缺乏合理性
由于各院校对理论考核方式以及理论课成绩在体育课成绩所占比重不一,因此制约了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3]。当前排球教学是以学生的技术动作考核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的比例相对较少。又因个体差异的存在,掌握不好技术动作的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会下降,对排球课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三、“教训并重”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课时
据统计,我国普通本科体育课程的课时较少,平均只有64学时/学年,如果考虑到客观因素的存在,实际教学课时数更少[4]。最新体育教学大纲中增添的许多内容,适量减少了运动训练和高难度的内容,增加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内容,如此为学生奠定胜任中学排球教材内容的教学基础。
(二)提倡互助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倡学生互教互学、互相帮助。因为排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集体项目,强调团队合作,学生在其中不仅能掌握排球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认真学习与训练,提高排球教学效果。
(三)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技能考评+理论考评+达标情况+出勤情况”,这种考评形式依赖于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学习[5]。建立新型评价体系,在实践部分的考核评价中把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有助于学生对排球技战术、理论知识、裁判等竞赛规则更加了解和运用,实现教学和训练有效结合。
(四)把排球训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訓练和教学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进步,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排球教学中必须把技术训练与基本理论知识教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技术训练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未来很好地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才储备库,因此要对学生的技战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有所重视。所以从体育专业教学实际出发,必须重视排球普修课教学和训练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课时、倡导互助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训练融入教学,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参考文献:
[1]陆森召,李龙.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技术教学改革新思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5):63-69.
[2]毛振明,赖天德.论“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02):54-55.
[3]李春华.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02):43-44.
[4]王少武,李翔.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5(03):57-58+76.
[5]黄子宜.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改革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