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蒙古族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2021-09-10张鑫
【摘要】 肃北蒙古族自治区驻牧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祁连山北麓党河两岸,是一个多种文化重合的历史板块,汉族移民的到来,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使得肃北蒙古族的服饰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本文对肃北蒙古族服饰在明清两代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明清;蒙古族;民族服饰;发展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7-0091-02
我国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研究已经颇为丰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人们对肃北蒙古族的服饰特色却了解甚少。蒙古服饰作为传统服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特色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促进民族服饰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明代至清代的传统民族服饰为中心,突出典型的地域特征;对青海厄鲁特蒙古和硕特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的明清时期的民族服装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对比明清两代服饰的不同,总结民族服饰发展演变的大致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促进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肃北蒙古族的由来
肃北的蒙古族人,约有96%来自清朝中后期的青海厄鲁特蒙古和硕特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组成;少部分来自新疆土尔扈特部和原外蒙古喀尔喀部。在历史的变迁中,厄鲁特蒙古人进入青藏地区,为了适应青藏地区高原气候,在服饰上开始吸收藏民风格;而后迁至河西走廊西段汉、藏、突厥文化的交汇地带。在迁徙过程中,蒙古族人的服饰吸取多种地域风格,使得服饰文化带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二、肃北蒙古族服饰在明清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肃北蒙古族的服饰经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服装主要由帽子、蒙古袍、束腰带、高筒靴等组成。肃北蒙古族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与其他蒙古族部落一样,肃北蒙古族也非常喜欢带红缨帽。因季节、年龄和性別等差异,蒙古族服饰的装饰纹样和佩戴饰物也都不尽相同。
肃北蒙古族人民多来自青海省,多以高寒气候为主,因此服饰多以御寒和实用为主。服装样式在实用的基础上还大多保留了厄鲁特蒙古服饰特色。通过研究蒙古族服饰的发展演变历程,对于追寻肃北蒙古族服饰发展规律也具有极大意义。
(一)蒙古族服饰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1368年,元朝统治者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开始进入政权动荡的“北元”时代。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妇女更喜欢佩戴项圈、耳环等饰品并在服装上刺绣、刻纹。贵族妇女的帽子样式仍保留元代罟罟帽风格。北元时期的蒙古服饰既有元朝的款式特色,又有承前启后、别具特色的趋势。北元时期男子额发逐渐消失,更加喜爱合辫为一的后垂式发式。女性更喜欢披散的发饰。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出现以及西藏佛教的传入,蒙古人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此时的服饰被分为生活、军戎和材料三种类型。生活类服饰在保留原有款式的基础上增添了披肩、短坎肩、棉袍等款式。军戎服装同样出现了新特色。
明代因政权更迭,蒙古人不得不向北迁移,由于时局动荡,制作服饰的装饰品以及面料开始稀缺,服装样式也渐趋减少。明代长袍的领式和袖形是当时服装的典型特色。明代服装样式,不论贵贱,均为窄袖。
明代中后期,由于棉花的大量种植以及纺织工业的发展,蒙古族人制作衣服的原材料日益充足。为了便于骑乘,蒙古族男女都喜爱穿靴子。
14—17世纪部落服饰开始形成,满族人为巩固政权,运用怀柔和武力征服的方式对蒙古族人的服饰、文化等一些方面进行改造。满蒙两族语言虽互不相通,但在服饰等方面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满族的统治下,蒙古族服饰开始出现满族文化倾向。
清代是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一个时代。因此对服饰的等级划分尤为严苛。清代为加强对边境的统治,对蒙古各部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为减少蒙古各部的人员流动,清代统治者对蒙古各部进行隔离。清代蒙古贵族服饰受清代宫廷影响很大,文武品官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由于封爵任官,蒙古族的王公贵族一般穿着清朝官服。朝服根据文武品级,分为不同的材质、颜色和花纹。例如:朝服、补服、蟒袍等等。各种冠顶宝石的大小颜色同样具有等级之分。普通蒙古人多穿长袍,样式与元明清大致相同。以红绿绸带作为腰带,头戴皮帽或毡帽。因蒙古贵族人口比重占蒙古族总人口的比重较小,蒙古族多以平民为主。所以清朝时期,蒙古族人的审美观念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蒙古族在满族长达300年的统治下,多以畜牧业为生,这也导致蒙古族人民对于传统服饰中实用与审美的文化作用的认知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研究明清两代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发现蒙古族的传统服装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及多朝统治,原有的文化特色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丢失。并且,蒙古族服饰在统治相对稳定的年代,由于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革,蒙古族人民对于本族服饰文化的认知态度也并未发生巨大的改变。相较于动荡不安的明代,人们在躲避战争的状况下,各民族会产生人口迁移,这促使服饰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特点
蒙古族在迁徙的过程中吸收其他民族服饰特色,其中肃北蒙古族深受藏族文化影响。由于肃北蒙古族长期居于雪山高原,因此蒙古族人多穿长袍用于保暖和抵御风沙,这也凸显了蒙古服饰御寒与实用性的特色。这种长袍受藏袍影响较大,区别于藏袍,这类长袍更为修身。
肃北蒙古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丰富多变、灵巧精致,多为吉祥美好的寓意。蒙古族服饰多用卷草纹、回纹、万字纹、鱼纹等带有吉祥、祝福、如意寓意的装饰图案。万字纹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装饰纹样,也是吸收藏族文化的产物。
此外,肃北蒙古族为应对气候变化,传統服装会根据一年内气候的不同,服装的设计也会不同。在《西陲要略》中记载:厄鲁特蒙古人“冠无冬夏之别,但以毛质薄厚为差,自毡为里,外饰以皮,贵者饰以毡或染绿紫色”。甘肃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冬春季节以皮毛作为主要材料;辅之以绸缎和棉布;夏秋季节的服装以棉布和绸缎为主要制作材料,款式上也更加轻便。
三、总结
通过对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民族服饰研究,有以下认识:
第一,民族服饰的发展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政治方面,满族入关,对中原及西北地区进行了长达近300年的统治。因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因此对等级制度的划分极为严苛。在满族统治下,蒙古族人也受到等级尊卑的严格限制,使得蒙古族人在穿着的服饰方面不得不进行改变,以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经济方面,由于明代政权更迭,汉族人重新建立统一政权,作为元代统治者的蒙古族,被迫迁居。蒙古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由于时局动荡,服饰的装饰品以及面料开始稀缺,服装样式也渐趋减少。
文化方面,在历史上,元代是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代文化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由于元朝统治者为蒙古人,因此蒙古族文化在元代十分盛行。元代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波及明代。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因此蒙古族文化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了便于骑乘,蒙古族男女都喜爱穿靴子,服装在设计上也比较宽松。相较于文化专制的清代,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在清代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第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服装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标志,是族人身份的象征。在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样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服饰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或者一种物质载体,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新鲜元素更加丰富,民族融合不断加深,且时装化的趋势明显。民族服装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开始积极借鉴其他文化背景,并创造新时代的服装设计与思路。
通过研究蒙古族服饰在明清两代的发展与演变,进而总结出肃北蒙古族服饰的发展特点。不难看出,肃北蒙古族服饰的发展演变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想要让民族服饰顺应当今全球化的历史趋势,还需要在继承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时代化的创新。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载体,对于宣传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华.甘肃通史 · 明清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2]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志(上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
[3]莎日娜,乌冉,巴图吉日嘎拉.蒙古族民俗风情[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4]乌云巴图,葛根莎日.蒙古族服饰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5]任文军.甘肃蒙古族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6]任文军.肃北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
[7]高小强,铁文英.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张鑫,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