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分析
2021-09-10张碧荣
张碧荣
摘要:先学后教,提倡的就是先由学生进行自学,然后老师再进行相应教学的模式,这时,老师教的就不光是课程上的内容,还包括了学生自学该怎么学?对于新的知识点和技能,应该怎么去更好地掌握?“互联网+”下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便是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索作为立足之本,老师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各类相关的网络平台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245
一、在小学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不错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先学”提供了条件。比如可以通过查字典来对某段文字进行解读;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规律等。不过,他们在阅读的整体性把握上还无法做到很好,依然需要借助老师后期的引导,才能真正做到对理解并掌握。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后教”介入,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
从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和规律上可以发现,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谈到逻辑,最害怕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数学需要的是活学活用,是兴趣、是阅读等。而先学后教正是完美结合了学生自学和老师授课两方面。对于学好数学来说,唯有懂得思考、会思考,才可能迸发出学习的花火,而没有思考的数学,则无异于一潭死水。
二、“互联网+”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先學后教”的应用分析
1、制作数学微课,提供自学素材
老师在上课以前先制作好一个微课程,借助第三方教学平台进行发布,让学生在教科书以外多了一个获取资料的渠道,使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微课的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老师在微课程制作过程当中,要注意对课标的掌握以及教材内容的挖掘,既要突出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也要注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或者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为学生制作课前先学纲要,和微课相结合,使得学生的自学更具有目标性。
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里的《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在微课里设计一个小动画,展示的内容如下:小明每天都有晨跑的习惯,他计划每周跑步39.2千米,所以,他想让同学们帮他算一下,按一周七天计算,他每天应该跑多少千米呢?
(1)进入准备阶段
即算式:39.2÷7=?
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先尝试把小数点去掉算算吧。
即:392÷7=?学生在通过计算后,得出结果为56。
随后即可进入新课的教学。之所以要先引入旧的知识,是因为小数除法事实上就是从整数除法转换而来的,因此,在正式上课前先对整数除法进行巩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有利。
(2)尝试解题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学习小数除法,所以老师在刚才的公式边上又写上了最初的计算公式,即:39.2÷7。
老师:大家观察一下,392÷7和39.2÷7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被除数多了一个小数点,变成了小数。
(3)学习目标被引出
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自学和尝试,让学生了解小数除以整数是什么意思以及计算的方法,并学会计算。
在学生进行尝试性解答后,老师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演示,并对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方法进行总结:在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题时,要重点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同学们如果害怕会忘记写小数点或者计算还不熟练的时候,可以先把小数点点上,然后就可以用整数相除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了。等熟练以后再以正常的顺序进行计算。
2、通过网络平台构建互动平台
经过“先学”,对于先学过程中理解不了的一部分内容,小学生可以在到互动平台通过留题、发问和讨论等,一连串的网络交流活动使学生最大化地掌握数学基础理论,让全部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感受。老师利用互动平台看到学生留存下来的问题,利用对问题进行梳理解析的机会,构思出最适宜全班同学的教案设计和教学课件,为“后教”打好稳固的根基。
(1)拓展练习
比如:延续小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里的《小数除法》的教学,老师可以在互动平台上留题,供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老师给出了以下几个练习题:
0.42÷28=? 0.144÷18=? 16.56÷8=?
36.84÷15=? 0.128÷16=?12.42÷6=?
设计目的:老师选择的这几道题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除数为两位数的,也有商的小数点后面需要补充0的,还有需要在被除数后面补充0才能继续往下计算的。通过对这几道题的计算,使学生可以适应各种题型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做过活学活用,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和漏洞。学生在自己进行运算的过程中,遇到难点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有效巩固先学后教的教学成果。
(2)解决问题
除了直接的计算练习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进行尝试和练习。应用题的设计应紧贴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举例如下:
小光买了一套4本的《寓言故事》,一共花了37.5元,请问每本《寓言故事》是多少钱?
小红在家整理家务,把家里的废品和报纸都卖了,废品卖了12.5元,报纸卖了7.3元。他用这些钱去买了5支水笔送给同学,请问,每支水笔多少钱?
设计目的:应用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如果只会计算而不会应用,那么就相当于这饭只煮了一半,是不熟的,学生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多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解决。老师在设计题目的时候,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围绕知识点不断向外进行拓展。同时,这种将“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把原来枯燥的回家作业变成了便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具有互动性质的课后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老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进行汇总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第二天在课堂教学时进行着重讲解,以此完成先学后教的流程。
结语:小学数学实行“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快速发展。老师要以新理念、新观点来武装头脑,以塑造数学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教学课堂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老师应用好网络这个载体,构建老师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因人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洪明,余文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念与实施条件——基于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3).
[2]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福建省福州市象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