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里的小秘密

2021-09-10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瞌睡虫金箍棒蝴蝶效应

你可能不知道,《西游记》这部老少皆宜的神话小说中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情节和道具,其实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芭蕉扇为何能掀起大风

在《西游记》里有两位著名的“气象学家”:黄风怪算一位,他算半个“学院派”,毕竟是在灵山得道的老鼠,因偷吃灯油被罚;另一位在“学术圈”里却没半个名号,这便是铁扇公主。

要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知道他有铁扇公主这么一个同行,可能就会用“扇子效应”而不是“蝴蝶效应”来命名他的发现了吧。“蝴蝶效应”说的是在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当中,初始条件中微小的扰动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巨大变化,气象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

那么扇动芭蕉扇能引起风暴吗?从理论上讲有这个可能。火焰山是中外驰名的大风口,经常有八九级大风。扇子一扇下去,风便刮起来了。

瞌睡虫到底是哪种虫

在现实世界中到底有没有一种虫能让人打瞌睡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种瞌睡虫比孙悟空所变的还要厉害。它先让你累,再让你睡,一觉睡过去就不可能醒来了。这种瞌睡虫名叫“锥虫”。虽说是虫,但它比沙粒还小,人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到目前为止,这种瞌睡虫依然活跃于非洲,每年夺走几万人的生命。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是怎么回事

小时候最羡慕神仙的,莫过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种时间差异了。日子过得多慢啊,想象着要是去天上逛一圈,回到人间马上就长大了该多好啊!

这种有趣的设定是可能存在的,最著名的证明人就是爱因斯坦!当年,他捣鼓出一个叫“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狭义相对论”有一个推论:当一个物体高速运行时,我们在看见它时会觉得时间流逝得慢。换算一下,只要天宫达到一定的运行速度,天宫里神仙的一天就真的可能抵凡人的一年。

紧箍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要说在《西游记》中排名第一的神器,非紧箍咒莫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猴子,只要听到紧箍咒,就立马没了战斗力。我们分析这个“神器”可以发现,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紧箍和咒。

紧箍是一个装饰性很强的金属圈,直径可以变化,可大可小,算得上一个智能可穿戴设备。如果用现代技术来复原这个箍,比较简单的方案是用电动马达驱动丝杠传动系统,调节刻上螺纹的金属圈直径。箍解决了,咒实现起来就更简单了。当年观音作为推销员和技术专员,教唐僧背了咒语,其实就是录入了唐僧的声纹。从那以后,紧箍便只能识别唐僧的声音,听他一个人调遣了。

金箍棒是什么材质的

金箍棒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我们脚下6000千米深處,也就是地核。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和镍,这里的压强超过300万帕,温度超过5000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下,铁的形态既是结晶,又是流体,这么厉害的“神物”,沾上当然就非死即伤了。

金箍棒能屈能伸,猴哥平时就把它缩成绣花针大小藏在耳朵里。如果缩成这么小,金箍棒的密度将是水的密度的200万倍。这种密度的物质在宇宙中还真有,那就是白矮星。白矮星是很多恒星的老年状态。60亿年以后,我们亲爱的太阳也可能会变成那样。

摘自《意林·小国学》总字第3期

猜你喜欢

瞌睡虫金箍棒蝴蝶效应
老来得子隐私惶急:一夜轻狂引发蝴蝶效应
“瞌睡虫”爸爸
荷兰 阿姆斯特丹 蝴蝶效应
难忘的礼物
大战“瞌睡虫”
得意的代价
长度国的如意金箍棒
瞌睡虫
看得重 便拿不起
有趣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