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芝诺“飞矢不动” 悖论新解

2021-09-10丁泉文李雨豪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丁泉文 李雨豪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飞矢不动”悖论以论证“存在者是不动的”的观点。研究在经过对西方哲学史上关于“飞矢不动”的探讨铺垫后,选取“存在者静止”与马哲运动观之间矛盾这一新的角度对该悖论进行分析,得出了依靠“飞矢不动”悖论并不能证明“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的结论。由此观之,超验的“存在者”性质的证明不能依赖于经验事物建立的悖论。

【关键词】芝诺;飞矢不动;运动与静止;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4-0061-02

爱利亚的芝诺是古希腊爱利亚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巴门尼德的学生,巴门尼德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存在者”(being),并认为“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永无止境的”[1]。为了支持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者是不动的”的论述,芝诺提出了四个著名的“芝诺悖论”,即“二分法”“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飞矢不动”和“运动场”悖论,其中“飞矢不动”悖论是四个悖论中的核心悖论,故本文将该悖论作为论述的重心。

一、西方哲学史上对“飞矢不动”悖论的探讨

芝诺“飞矢不动”悖论的具体内容是:“如果某物处于和它自己的量度相等的空间里,它就是静止的;而运动着的物体在每一瞬间中(都占据这样一个空间),因此,飞矢不动。”[2]这个悖论不仅在同时代的哲学家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也引起过许多哲学家的探讨,本文选取几位代表性人物进行介绍。

亚里士多德对待“飞矢不动”命题是持否定态度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时间最终是由运动确定的,一方面时间是用来计量运动的,另一方面这种计量本身也要以运动为单位,既然时间不能脱离运动,在没有运动的地方就不可能有时间[3]。因此如果承认时间的存在,那么运动的存在也就具有了自明性。而且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时间不能被认为是由若干个“现在”合成的,因此芝诺“飞矢不动”悖论的时间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可以说“芝诺通过不可分的原子式的时间点定义的不是运动,而是静止”[4]。

康德对待“飞矢不动”命题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物质是空间中的运动物”[5],同时他认为运动当中每一个瞬间处于的状态都是运动的。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一书中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证明了“对于任何被给予的速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物体可以在其匀速运动的一个点上被设想为静止的”,并且认为静止可以看作是“同一地点的持久在场”,而“同一地点的持久在场”又可以看作是物体以无限小的速度,经历有限时间,通过无限小空间的现实运动[6],也就是说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状态。

黑格尔则对芝诺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他“大肆称赞芝诺,称他为‘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对‘客观存在辩证法’的‘觉醒’‘坚强到能在敌人(主张运动是存在的)的领土中作战”[7]。黑格尔对运动的观点是“运动及其连续性本身就是矛盾”,而且他認为“运动要通过复多性来确定,运动完全是相对的”[8]。因此可以说,黑格尔的观点与芝诺的观点有很大的契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芝诺的观点进行了辩护。

二、以“存在者静止”与马哲运动观之间矛盾的角度看待“飞矢不动”悖论

“飞矢不动”悖论的实质是要强调一种存在者作为世界本原的不动性,也就是说物质世界作为存在者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存在方式与原则也是遵循着存在者的不动性。针对这种观点,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9]的运动观截然相反的。而根据“飞矢不动”的观点,似乎也可以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进行反驳,以芝诺“飞矢不动”的立场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观点的反驳如下:

箭矢在飞行的过程中存在“处于时刻A的箭矢”与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的“处于时刻B的箭矢”,其中时刻A与时刻B之间间隔“时间间隔T”。从表面上看,“处于时刻B的箭矢”的确是在“处于时刻A的箭矢”的基础上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也就是有运动的现象存在。但是“绝对”是指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而言;“相对”是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回到悖论当中就是箭矢虽然存在着运动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是“处于时刻B的箭矢”相对于“处于时刻A的箭矢”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种运动的存在依赖于一段的“时间间隔T”,如果这种“时间间隔T”不存在,也就没有与“处于时刻B的箭矢”与“处于时刻A的箭矢”相对,这种运动也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呈现。既然这种运动是“处于时刻B的箭矢”相对于“处于时刻A的箭矢”而存在的,也就说明了这种运动是相对的,那么也就证明了“运动是相对的”的结论。

而“处于时刻A的箭矢”在时刻A中并没有产生任何位移,也就是保持了静止状态,这种静止不依赖于“处于时刻B的箭矢”和“时间间隔T”的存在,也就是说“处于时刻A的箭矢”相对于且仅相对于自身完全静止,也就说明了这种静止是绝对的,那么也就证明了“静止是绝对的”的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芝诺“飞矢不动”的思路确实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反驳,也证明了爱利亚学派“存在者绝对静止”的观点,但是上述证明存在着两个巨大的漏洞,导致这个证明本身是无效的,而通过对这些漏洞的发现和纠正,反倒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运动观。

三、通过两个漏洞对“飞矢不动”悖论进行反驳

上述从芝诺“飞矢不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运动观的反驳从表面上看是符合逻辑的,但是这种反驳背后存在着两个巨大的漏洞,其中的漏洞之一就是上述的这种反驳错误地规定了“处于时刻A的箭矢”与“处于时刻B的箭矢”之间的关系。

由于“飞矢不动”悖论中的箭矢是理论中的箭矢,因此其在飞行的过程中由于弓弦弹力和空气阻力等原因引起的微小形变和箭矢本身的材质、性质发生的微小变化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么处于不同时刻的箭矢的形式和质料均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处于不同时刻的箭矢从实质上讲是完全相同的一个实体而非发生变化的两个实体。通过对处于不同时刻的箭矢的关系的澄清,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运动现象的实质正是箭矢相对于自身而非他者的运动,这直接动摇了上述反驳的理论重心和基础。如果说“处于时刻B的箭矢”是“处于时刻A的箭矢自身”,那么箭矢的关系则直接由相对关系转变为了绝对关系,而箭矢的运动也由相对运动转变为了绝对运动。因此可以说明,上述“运动是相对的”的结论并不具有理论自洽性,并且“运动是绝对的”结论的正确性得到了显现。

上述反驳的第二个漏洞就是“‘处于时刻A的箭矢’相对于‘处于时刻A的箭矢’本身绝对静止”这一前提本身是难以成立的。箭矢作为一个物质实体,除了具有本身的性质外还拥有体积这一广延,也就是说箭矢在飞行至某一时刻时始终占据着一定体积的空间,这部分空间不可能再被同样的箭矢在同一时刻占据,那么应当与处于某一时刻的箭矢相对的并非是该箭矢本身,而是被抽象掉广延的该箭矢的纯形式。“处于时刻A的箭矢”与该箭矢的纯形式并非同一实体,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的则是一种相对关系,而非绝对关系。因此,处于某一时刻的箭矢所属的静止也就应当是一种相对静止,而非绝对静止。

四、总结

芝诺“飞矢不动”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支持巴门尼德关于“存在者不动”的观点,但是其论证方式却错误地选取了“飞矢”也就是“‘不真实可靠’的意见对象”作为研究对象,这样通过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而非存在者本身来进行论证,本身就是南辕北辙。关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与芝诺同属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赫拉克利特的理论反倒更有启发意义,他认为经验世界变动不居、无无常住,同时又认为有“万古长存”的逻各斯的存在,也就是既承认经验世界的運动变化又承认理念世界不动性。回到“飞矢不动”的悖论当中,“箭矢的动与不动”甚至“动与不动”这一概念本身都是一个经验现象,依据这种“飞矢不动”的推理无法证明“存在者不动”的合法性,因此甚至可以说,芝诺“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10],走上了与巴门尼德倡导的“真理之路”相对的“意见之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23.

[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9b30-34.

[3][4][8]黄启祥.飞矢为什么不动: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柏格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2):45-51

[5]康德自然哲学文集(注释版):(上卷)[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84.

[6]文兴吾.康德对“飞矢不动”悖论解答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意义[J].学术论坛,2020,43(04):1-8.

[7]张华夏.论黑格尔矛盾辩证法不能解决芝诺悖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9,27(01):1-5+27.

[9]《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8.

[10]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9.

作者简介:

丁泉文,男,山东青岛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雨豪,男,山西晋城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