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

2021-09-10郑士林

教学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郑士林

项目:201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课题“人文生态观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教育传承地方文化的多元创新策略构建”的研究成果(GDGZ19Y047);2020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育人模式探究”研究成果(编号pdjh2020b1039)。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与世界教育的接轨,这些都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的背后往往是更多的挑战,很多高校都提出了要培养更多国际化的人才,但是,实际落实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文章特别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具体探讨,下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近年来,世界秩序和格局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带一路”对地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应积极转变办学定位,由地方化走向国际化,由校地合作走向国际合作,但我国地方高校在定位转向中面临着教育国际化水平低,办学特色虚无化或口号化,应用型教师队伍匮乏等问题,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就日趋重要。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会以不同的形式传导到各个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上。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化水平,有效补充了各领域的人才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显著。国际化人才培养促进了我国在国际治理和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提升。当前,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我国加入国际社会的重要一环,必须面对国际上复杂多变,甚至是不利的发展环境,这种趋势愈发明显。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而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无疑是我国需要面对的潜在风险之一。

2.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

东西方高等教育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的差异无疑会给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多元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共享国际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而西方的发展大学是在宗教和王權的长期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西方大学理念中关于宗教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内容难以避免地隐藏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新闻自由、普世价值、公民社会等带有西方宗教基因以及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长期渗透,是我国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重大风险,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3.尚待完善的内部环境

出国学习与校本国际化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两种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则是当前各高校校本国际化普遍采用的模式,作为“不出国门的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暴露出的问题广受诟病。首先,是定位偏差。部分高校未能端正国际化的目的和动机,以合作办学为营利手段,摒弃国际化人才培养初衷,商业化风险突出。其次,是内容偏差。对于国外课程、教材存在“拿来主义”,缺乏国外经验与本土需求的有机结合,存在本国教育主权弱化风险。最后,是评价体系偏差。目前的评价体系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加之高校自我监管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输出的人才竞争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要培养符合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合理有效地突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部困境。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变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既要汲取过往的工作经验,也要沿用适合当前工作环境的方式方法,更要积极探索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且适合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培养方式。

1.以鲜明的思想理念为先导

一是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聚焦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国际化人才培养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紧密结合。二是明确培养理念。办学理念是大学的办学宗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愿景和指导原则。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形成既需要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又要求对本土情况有深度的理解,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以及院校特点进行创新。高校想要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既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也依赖于国际化人才的反哺。

三是明确风险化解思路。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各类风险,诸多风险纵横交错,难以独立化解。高校要密切关注新一代大学生的特征,紧跟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变化,建立培养方案调整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面系统、综合动态的风险化解思路。

2.以开辟培养阵地为基础

一是深挖课堂阵地。高校应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对传统课堂进行拓展延伸,横向加强国际化实践平台搭建,设计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机构和项目相配套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纵向合理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传统“语言型”人才向“一专多能”的高标准国际化人才升级。

总之,世界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面对的一个历史事实是:我国高等教育是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时,切不可完全照搬西方其他高校的教育模式,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突显出自身的办学特色,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进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悦涵.新时期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20(18):82-83.

[2]李雪花.“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人力资源,2020(12):12-14.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510800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