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9-10黎向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百姓监管食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农村地区辽源广阔,将近一半人口为农村户口。尤其是边远地区,人们观念落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为提高我国边远地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质量,提升百姓生活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一、前言

我国近一半人口生活在农村边远地区,他们多数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并且部分人群思想较为保守、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观念也较为落后。因此,这些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困难,存在较多管理薄弱环节,食品安全把关不严等问题,导致了较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违规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较大的食品安全的隐患。

二、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管理现状

(一)食品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边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利,隐蔽性强,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存在个别私营企业或个体加工、生产作坊滥用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作坊为了增加食品的香味、甜味和色泽,肆意添加各类违禁的香精、糖精和染色剂等。例如,某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了增加香肠、腊肠等腊味食品的色泽,过量加入具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等;为了延长食品货架期,过量添加食品防腐剂等。此外,为谋求更大利益,部分商家昧着良心使用价格低廉的劣质、过期、二次回收的原料进行加工、二次销售或再生产。

(二)食品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我国边远地区多数是种植水稻、玉米、小米、花生等农作物或养殖家禽畜牧等。农民为了保证畜牧、农作物免受虫害,家禽畜牧快速健康、快速长大,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兽药,如过量使用农兽药、抗生素等,在休药期使用农兽药,甚至还存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大量的农兽药残留或已禁令使用的药物将严重影响到百姓的安全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三)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边远地区食品流通环节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即使政府多次强调要求食品餐饮企业要“明厨亮”,但由于我国边远地区食品流通企业较为分散,难以做到全方位监管,因此给不法商家提供了较多违规操作的空间。此外,在食品流通上,由于运输距离远、时间长,为降低运输成本需要积累到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进行运输,因此容易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和再次污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品质。

三、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尚未形成体系,各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相互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存在责任互推、职权不明确的情况。二是边远地区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边远地区较差的经济条件使得百姓购买食品时考虑最多的是食物是否便宜和能否填饱肚子,因此较少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同样如此,为提高经济效益,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实惠性,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三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农村地方食品监管人员、执法人员多数是认识的本土人,在“人情味”浓烈的边远地区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地执法。四是边远地区食品检测手段较为落后。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极少设有食品安全检测点,即使具有食品监测点但检测设备不多、仪器设备落后、精密度不高、检测项目有限,因此难以高效地发现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食品生产者提供了违规操作的空间。

四、提高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食品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完善食品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和违法惩罚力度。这些举措为加强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控,维护和建设我国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逐渐完善了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和执法手段。边远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可行的食品生产安全标准和监控体系,并加强监管和规范执法。利用生产合作社、农业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生产、监管引领作用,指导企业和农民按照生产标准进行作业,在源头到餐桌上全过程防止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此外,因地制宜制定当地产品的生产流通标准,防止食品交叉污染和再次污染,提高食品的流通率和安全质量,给生产安全、放心和健康的食品。

(二)加大宣传,全方位提高边远地区百姓食品安全意识

边远地区百姓受教育成都有限,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加之资讯、网络相对闭塞,导致了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因此,当地政府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全方位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例如通过宣传队、宣传车、大字报、广播播放和拉横幅等形式,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保证食品安全工作做好、做到位。此外,可利用农村集会等方式教育百姓识别食品安全标志、食品保质期和食品质量等,丰富他们的食品安全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价值观和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成立执法严明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现阶段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监管队伍素质不高,存在责任推脱、执法随意、执法不规范的现象。因此,边远地区要提高食品安全执法质量,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隐患,务必要成立作风优良、执法严明的高素质监管队伍,落实好工作职责,确保每一位执法者能够以身作则,做到执法公平、执法公正、执法严明。

(四)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要全面提高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除了合理设置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拥有执法严明的监管队伍和高素质检测人员外,还应该配备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仪器。为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筹备专项资金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和技术,为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效率和结果的精确度,以此提升整体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

结束语

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强,并且缺乏高素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加之百姓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淡薄,思想观念落后,因此造成了我国边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质量不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为消除这些食品安全隐患,建设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乡村政府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食品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百姓食品安全意识,成立执法严明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作者简介:黎向欣,女,廣州工商学院工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850)

猜你喜欢

百姓监管食品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