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09-10翟克章
翟克章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元旦快到了,同学们要装饰教室,小军带10元钱去超市买装饰用品:
师:他能把这些都买走吗?可以买哪些?
【思考】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场境,有利于学生引起共鸣,增强代入感。在讨论10元钱可以买什么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时通过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渗透估算思想,培养学生对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一)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明确意义。
师:如果他买拉花和彩带,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
生:5.26+2.64=,求需要多少钱,就要把两个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这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一下。
5.26+2.64=7.9(元)
5.26
+2.64
7.90
师: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百分位上的6个0.01加4个0.01是10个0.01,百分位满十,向十分位进1;再算十分位上的2个0.1加6个0.1再加1个0.1就是9个0.1;最后算个位上的5个一加2个一是7个一。
师:得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3.深化理解,提升算理。
師:如果他买彩带和气球,需要多少钱?怎么列式?
生:2.64+6.5=9.14(元)
2.64
+6.5
9.14
师:这个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竖式,我们怎么才能使小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师:我们来研究一下。
a.出示三个方格,如图:
师:这是一个小数,每个方格代表一个数位上的数,(中间方格)它在什么数位?
生:因为没有小数点,无法判断。
(左边方格右下角放上小数点)
师:现在它在什么位?(十分位)
师:我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中间方格)现在它在什么位?(个位)
b.出示下图
师:这也是一个小数,如果我想使这一位(第三个方格)是百分位,小数点应该在哪儿?
师:是谁决定数位的位置?(小数点)
师:对,小数点的位置决定数位的位置。只要小数点对齐,小数的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思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自主解决小数加法问题。然而,怎样使相同数位对齐?为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学生并不明白。通过对一组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小数点的位置决定着数位的位置,要想使相同数位对齐,就必须将小数点对齐。
(二)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明确意义。
师:小军最终买了彩带和气球,应该找回多少钱?怎么列式?()
生:10-9.14,用带的钱减花了的钱,就等于找回的钱。这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出示)
10.0010
-9.14-9.14
0.861.14
师:你觉得哪种是错误的?
师:怎么避免这样的错误?
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1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再添2个0,把10变成10.00,把整数减小数转化成两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了。
师:你会验算吗?
生:小数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是一样的。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或者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来验算。
【思考】整数减小数是小数减法运算中的难点,教师留给学生很大的探索和交流空间,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计算的全过程,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感受连续退位的过程,突破难点。
(三)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算起,做加法时满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不够减退1当10。
【思考】通过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不仅将试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性经验逐步抽象成理性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拓展问题
1.笔算:0.78+0.428.82+2.190.66+0.340.94-0.7810.03-8.53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装饰完教室,又买了很多零食,小新买了一盒脆脆鲨,花了15.2元,他带了24.3元,可以怎样付款?
生:拿一张20元的纸币去付款。
生:拿20.2元……
【思考】先巩固基础新知,再深化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更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总结收获、提升认识
师:回忆一下,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思考】先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引导学生反思对比,引发对整节课的认同感。
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计算方法的学习强调了算理的探索和算法的形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寻找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培养运算能力。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及由思考而带来的智力愉悦,彰显了更为本质的数学文化。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山东淄博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