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1-09-10孙凯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技术问题策略研究

孙凯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水资源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于此同时,水质污染问题还层出不穷,这对于我国淡水资源本身就很匮乏的情况下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水污染还会对于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作的力度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对于在水质监测过程中,相关的技术问题是影响水质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下文针对水质监测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水质监测工作;技术问题;策略研究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这样的标语是我国一直大力宣传的重点。在我国,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还不够全面,虽然在用水量上基本可以控制解决,但是对于水质的保护还是现在大众所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我国对于水质问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监测技术问题,无法充分获得水质的数据,同时政府对于水质监测站的各项投入也很少,导致无法彻底反映水质的种种问题。因此,研究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水质监测工作的意义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更是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相应的准确数据的来源,对整个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以及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监测的目的对于生活用水而言是准确且及时地反映水质现状,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分布,追踪污染物的来源,污染途径,迁移,转化和生长与下降的规律,并预测水污染的趋势,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信息;对工业用水来说,必须了解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因为工业用水不仅需要足够的水量,而且因工业生产用途不同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增多,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们都知道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因此,水质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水的消费量越来越增加。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不同的水污染,水质恶化,使得水资源匮乏。因此,在水资源短缺的环境中,我们必须珍惜水资源,同时,做好“试验带头部队”。

二、水质监测工作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分析

(一)水样采集的问题

在水质监测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对水样进行采集。所以,水样的采集决定着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在采样过程中,会由于方法或频率的问题,使得采集的样品出现误差,起不到具有代表性的作用。另外,如果在采样完成后,收集采样的器皿不合适,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样品受损的情况,导致水质监测的测量结果存在误差,降低了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进度。

(二)实验室的环境问题

水样采集完成后,被送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此时,在实验室中的温湿度、整洁程度及灰尘等环境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例如,如果没有合理地控制实验室的灯光,就会使实验室的温度有变化,由于对于水质的检测要经过看、闻、尝、观、品、查等众多步骤,所以一旦出现辐射、噪声以及振动等情况,都会对分析仪器造成影响,使得最后的数据不准确。

(三)水质分析仪器及试剂问题

对于水质的监测结果来说,水质分析仪器是其中必需的工具,其设备的测量精度是导致水质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如果分析仪器过于老旧,导致仪器的灵敏性不高,并存在比较严重的磨损,便可能会给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实验结果发生误差。另外,由于在水质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且不同的试剂,如果这些试剂在纯度方面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对试剂中的水没有进行彻底的除水处理,导致其中掺杂水分,使得实验结果受到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四)监测方法及操作流程问题

水质监测工作中,需要有关的水质监测人员要运用合理的监测方法,对整个监测流程也要有所认知。现阶段,监测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因为有些监测人员采用的仪器设备不符合实验要求,且操作也不按照实验流程走,导致监测结果出现误差,影响实验准确性。

(五)数据与结果分析存在问题

在整体采样、分析、处理结束后,数据分析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其结果会对水质监测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但是部分检测工作人员为了便利,简化了工作流程,对一些存有误差的数据进行修改,打乱了原有数据,导致错误的数据的使用,造成测试结果有较大偏差,违背了水质监测工作的正常工作流程,导致所分析的结果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不能代表当前水资源的水质。

三、水质监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整改策略

(一)加强样品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

想要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那么在采样阶段,就要做好相應的准备工作。对于一般湖水监测点位的采样工作而言,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垂线布设的方式,从而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其次,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样品的收集要用专门的器皿,严谨的进行选择,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另外,样品采集人员要具有科学严谨性,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相关操作,以保证样品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做好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工作

实验室环境对于监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就必须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布局,定期打扫清洁,杜绝脏、乱、差等环境问题而导致水质监测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并且,对于实验室中的湿度、温度、采光等条件的也要进行相应的要求,保证实验室中的温度、湿度及采光性等指标能够满足水质监测需要,为了防止噪声对结果的影响,实验人员可以通过穿鞋套之类的操作,进而使水质监测实验结果得到有效保证。

(三)监测仪器及相应试剂要合理选择

实验采用的仪器及试剂质量是整个水质监测工作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要对仪器及试剂进行相应的优化,而这就需要水质监测人员能够对水质监测所应用到的仪器及设备进行相应的归置,并且尽量避免使用老旧的设备,以确保所采用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能够满足水质监测工作要求,同时要避免对监测实验设备进行错误使用,导致实验出现偏差,从而使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此外,对所需试剂要进行相应的提纯,以此确保试剂纯度能够满足实验要求,避免因试剂纯度不高而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使得实验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四)规范监测方法及管理操作流程

由上文可知,合理的監测方法及监测流程对于水质监测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工作人员在水质监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监测方法,并且明确监测流程,可以使水质监测工作高效开展,并且提高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要对现有的监测过程及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水质监测工作开展之前,需要科学且合理地选择实验所需的仪器及设备,结合不同实验的具体要求来对仪器的类型及型号进行确定。此外,在水质监测工作中,要求监测人员要严格按照监测流程来开展工作。所以要加大对于监测人业务能力的培训,以此来保证相关监测人员能够对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并对相关仪器及设备进行规范化的使用,确保各个操作环节能够落实到位,从而保证实验结果是准确性及严谨性。

(五)加强监测报告审批,严格控制数据处理

对于数据处理来说,作为整个监测工作的最后一环,其结果对于整个监测工作的影响不言而喻。所以,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对数据处理环节的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加以明确,加强该部门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并进行全面有效的审核,强调实验结果的严重性。负责人的签字和更改之后,一旦出现错误,责任要由该负责人承担。由于水质监测结果是以监测报告的完整性为依据,该报告需要对监测的每一环节进行完善而全面的反映,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监测报告的审批,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水质监测工作能顺利获得相应的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也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质监测工作向现代化进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如何有效改进水质监测技术,增强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已成为当下水资源相关保护部门热点聚焦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水质监测工作出现的技术问题,可实行的相应有效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戴南海.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15):17-20.

[2]赵新宇.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180.

[3]王雅林,梁晓萍,张志明.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化工管理,2015(27):209.]]。要想有效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完善集成系统,使得集成系统的一系列指令可以得到更加精确化的贯彻执行,进而有效避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的产生。

开封市城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开封 475000

猜你喜欢

技术问题策略研究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政务微信的借势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论琵琶移植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演奏技巧与情感处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