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建促进大学生党员领导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1-09-10许涛涛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领导力

许涛涛

摘  要:高校大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中的领跑者和举旗人,领导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现状着手,深入阐释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并着重结合学生党建工作基本规律与主要内容,从强化思想引领、夯实理论根基、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实践历练四个方面探析学生党建在助力大学生党员领导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学生党建;本科生党员;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102-0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为了能够适应多变的世界格局,兴起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力培养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把为国家、社会培养新型领导人才作为大学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则成为了国际社会领导力培养体系中一大不可缺少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本科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而领导力作为当前乃至今后大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党员领导力提升的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需要

我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堪当大任的有为青年,更加需要行业精英人才去开拓奋进。因此,提升大学生党员的领导力,可以快速增强其综合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当前及今后的国际竞争中激流勇进,奋勇当先,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社会进步的需要

如今的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网络正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领导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大学生党员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他们进行领导力教育,将会增强他们应对挑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大学生党员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升领导力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和储备。

(三)高校發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高等学校如何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培养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领导力作为人才的核心能力和素质,高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及专业特色,有重点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个人成长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完善人格、培养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前的重要中转站,开展领导力培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终身发展增添核心竞争力,唤醒大学生党员主体的积极领导意识,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使学生党员在参与服务奉献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2]。

二、大学生党员领导力提升的研究现状及实现路径

(一)加强理论认知

本科生党员对领导力的认知处于空白状态,要通过理论学习,使本科生正确、清晰了解领导力的基本定义,并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增强本科生对领导力的理论认知,激发本科生对领导力培养的兴趣与渴望。

(二)做好兴趣教育

本科生党员有着不同专业,基于不同的专业特点,产生了对领导力培养的不同侧重点,在增强理论认知,激发兴趣后,要趁热打铁,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及培养侧重,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三)搭好培养平台

本科生党员领导力区别于行政单位及社团,在领导力培育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实践历练及经验支撑。因此,应加大学校与企业、行政单位的对接,搭建各类培养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以社会视角看待领导力培养相关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领导力。

(四)丰富社团活动

学校的各类社团为本科生党员提供了参与更多领域的机会,尤其是为更多大学生党员提供了提升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的机会,利用这些平台不断开展相关活动,适时进行角色互换,让大学生在活动组织及角色扮演中体会领导力特征,为自身的领导力提升确定更加正确的方向[3]。

三、学生党建在本科生党员领导力提升中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思想引领,为领导力提升注入红色“基因”

本科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与重要力量,能否坚守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领导力提升有着方向上的指引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坚守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员必须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延续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工作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新生媒体平台,如抖音、bilibili、“学习强国”APP等思政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及政治鉴别力;引导学生坚决同违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政治言论作斗争;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党史国情教育,让学生党员在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脉络及发展历程后,深刻认识当前国家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党员的家国情怀、荣辱观念和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把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生党员领导力提升的主攻方向,真正为学生党员的领导力培育注入红色基因[4]。

(二)夯实理论根基,为领导力提升构建智慧“大脑”

本科生党员的领导力提升需要理论支撑,而党的创新理论、专业知识、领导力相关理论的有机组合,才能为领导力提升构建智慧大脑。拓展理论学习范围,学生党建除了组织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外,要通过组织专业学科的沙龙、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分享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和了解其他专业学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拓展专业知识面。要积极组织领导力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逐步提升对领导力培育的认识高度和深度。丰富理论学习形式,结合本科生党员所学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党员聆听报告、参加座谈、组织辩论等活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尤其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加强组织建设,为领导力提升浇筑坚韧“筋骨”

本科生领导力提升需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并努力探索学生支部与各类社团有机融合的方法路子,逐步增强学生党建在本科生党员领导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一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格按照支部工作条例,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通过选强配优支委成员,增强学生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为学生党员的领导力培育构建坚强的组织环境。二是领导力提升需要构建各类平台来引导和实践,为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着重提升其领导力,探索将党小组建立在学生社团上,按照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及普通学生的搭配方式,进行梯次优化组合,让学生党员在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角色互换,逐步提升其认知力、执行力等能力。三是按照党建带团建,党员带团员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在班团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党员为组长划分活动小组,在以班为单位开展活动时,调动党员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在提升活动质效的同时,增强本科生党员领导力培育质量[5]。

(四)增强实践历练,为领导力提升填入殷实“血肉”

加强实践锻炼是本科生党员领导力提升的關键,要让学生党员意识到,从自身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自觉地、有意识地锻炼强化自身的领导力要素是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应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为学生党员配备日常工作指导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实务指导,帮助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借力各类平台,要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实际,尤其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机会,引导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让他们在活动组织、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方面,学习感悟各种管理技能。学会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党员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深入了解党员和群众的现实需求,为群众排解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增强调研能力,提高自身的群众影响力,为做好群众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校网站.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9-04-30). www.ccps.gov.cn/xx sxk/zyls/201906/t20190604_132081.shtml.

[2] 张恒龙,张书磊. 发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瓶颈及对策[J]. 当代青年研究,2012(05):47-52.

[3] 房欲飞.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02):147-149+152.

[4] 高聘.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研究[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5] 戴卫东,陈芳. 基于动态模糊理论的企业胜任领导力的综合评价[J]. 经营与管理,2011(11):87-89.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领导力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领导力的名与实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领导力是“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