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研究综述
2021-09-10张颖
摘 要: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对五四时期(1900—1927年)以黑龙江现在管辖区域为研究范围,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情况进行整体梳理,概括当前学界研究特点,分析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02
一、研究现状和特点
根据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数据分析,从2010年起,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文章数量开始出现大幅增长,近十年平均每年有100篇以上的相关研究文章發表。可见,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吸引学界的关注,并且呈现从整体研究向纵深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黑龙江和哈尔滨为研究中心,学界普遍达成共识,黑龙江是最早接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域。黑龙江和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三条路径中,苏俄传播路径的枢纽,被学界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红色枢纽”。中东铁路作为传播承载的工具,被称为“红色丝绸之路”或“红色交通线”。学界认为,苏俄、共产国际使华代表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频繁互通与互动,形成了以中东铁路为传播载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带”。
第二,研究以整体宏观角度向传播个案角度拓展延伸。2000年以前,学界多以整体宏观论证,分析马克思主义早期在黑龙江的传播,认为哈尔滨党小组以及黑龙江党、团组织建立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对黑龙江人民意识觉醒有启蒙作用。近十多年来,报刊、宣传单、杂志等史料的挖掘和出版,以传播媒介与载体、传播途径与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群体等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多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过程,丰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1]。尤其是早期旅俄华工华侨群体、苏俄共产党员群体以及留苏学生群体的传播活动研究,逐渐走进学界研究视野。
第三,研究由政治学领域向历史学领域扩展,研究者由省、市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向高校学者尤其是党史领域学者和历史领域学者扩展。学界早期多从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与群众运动的政治意义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与特点,笔墨着重叙述黑龙江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运动以及运动时间段的梳理。近年来,这种研究倾向在逐渐转变,随着研究史料的不断丰富,政治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本出发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文章逐渐增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及群体研究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中,知识分子群体、进步人士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是个案研究的重点。张福山、张文芳在《邓洁民事迹述评》中指出,邓洁民创建的东华学校为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提供掩护和交通保障,是访问、留学苏俄的中转站,是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主要基地之一。何兰的论文《张西曼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出,张西曼是俄国传播路径的最早开拓者,是翻译《俄国共产党党纲》第一人,是矢志不渝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国民党左翼人士,是促进孙中山联俄容共决策的推动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作出巨大贡献。杨宗丽在研究马俊的历史贡献中强调,五四运动学生领袖马俊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哈尔滨、长春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给进步青年学子树立了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旗帜。对黑龙江地区党组织创立者的研究陆续增多,如黄澄对陈为人与吴丽实的研究,从微观角度对个案进行考察分析。除先进知识分子外,苏俄共产党员和旅俄归国华工群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重要渠道。黄进华认为苏共党员是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传播的先导力量,旅俄华工是传播的重要力量。旅俄华工为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者架起一座革命信息互通的桥梁,苏共党员则以合法身份为掩护,“公开”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思想。郭渊通过对旅俄华工这一群体的研究发现,旅俄华工开始有组织、有步骤的传播马列主义,并把宣传十月革命的书籍带回国内,形成一股革命力量。张福山通过对哈尔滨与“红色之路”关系的研究,发现以中东铁路为依托形成的“红色之路”拓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渠道,加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于佳亮围绕哈尔滨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年群体通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引导,登上哈尔滨的历史舞台。以史料和档案为基础,充分挖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作出过贡献的先进知识分子和苏俄渠道传播群体,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载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离不开先进的知识分子,而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武器就是报刊、书籍、宣言书以及贺年卡等宣传载体。于湘琳认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早期宣传中,最常用的宣传形式是向中国工人散发中文传单。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渠道与途径,苏俄的报刊、书籍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郭渊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章、媒介进行系统梳理,并强调东北革命的成功,大众传媒的舆论宣传和思想渗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黄进华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媒介,不仅包括报纸、书刊,还应包括小报、标语、传单、贺年片以及中共党、团组织的革命文件等文字载体。黄进华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陈为人等利用哈尔滨无线电台,创办哈尔滨通讯社,进行革命宣传,这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次有益地尝试[3]。黄进华还以中东铁路为传播载体,从技术发展角度分析中东铁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的贡献。从文本出发,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媒介进行系统梳理研究,为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本身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过程及作用研究
在宏观层面研究上,学者普遍认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基础,青年学生、工人、进步群众思想的启蒙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任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黑龙江人民反帝爱国思想启蒙作用的研究中,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特点是与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密不可分的,为黑龙江党、团组织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赵俊清通过对黑龙江五四运动过程的研究,提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学说在黑龙江进一步广泛传播,从感性接受阶段上升到理性思考阶段。张德旺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总结为三点,即彻底的革命性、科学的开放性和主體的大众性。在该研究领域中,黄进华、郭渊的著作极具代表性,前者从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对传播过程、传播媒介等方面进行研究,后者从地域优势角度分析布尔什维克与旅俄华工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过程,成为研究中共黑龙江党建历史的重要文献。经过对传播过程、历史进程与作用的宏观梳理,学者的研究开始转向微观研究,或从某一地域为中心进行研究,或从某一地域党、团组织建立及其所起作用进行研究,或从传播特点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研究。刘绍唐对中共哈尔滨党小组的建立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其创建的客观条件和历史意义。边青山认为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以及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黄进华认为中共哈尔滨党小组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使黑龙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于湘琳、郭渊以哈尔滨为中心,强调俄国布尔什维克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所起的积极推进作用。黄进华在研究中引入社会学的“场域”概念,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视角,以中东铁路、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学校及《晨光报》四个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基地为研究目标,总结哈尔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传播的历史经验[4]。
五、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是一个常探常新的问题,仍有继续研究的空间。首先,扩大研究视域,研究不应仅以黑龙江省或哈尔滨市为研究中心,包括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绥化等地区的传播过程都应作为微观领域,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充实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历史;其次,深入研究文本文献,利用报刊、杂志等传播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时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渠道、传播途径与传播内容等方面均呈现苏俄化倾向,用以了解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内容变化、传播者的思想变化等[5];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角度,针对传播中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碰撞与交融问题、选择传播与途径问题,推进研究,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编著。
参考文献:
[1]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角色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2007(3):201-206.
[2]郭渊.从大众传媒看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早期传播[J].文化学刊,2008(4):78-86.
[3]黄进华.20世纪初在哈尔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探析[J].北方文物,2011(1):96-99.
[4]罗会德.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J].大连干部学刊,2009,25(5):10-12.
[5]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1):132-138.
(责任编辑:董维)
收稿日期:2021-03-12 修改日期:2021-04-07
作者简介:张颖(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