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层法治新闻报道策略
2021-09-10邹优健
邹优健
【摘 要】基层法治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以自己从事一线法治新闻20年的经历,分析在基层挖掘法治新闻亮点的策略,以期对基层一线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法治新闻;基层;挖掘;新闻亮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比较狭义上所说的法治单位,主要是指与政法有关的单位,比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边防、边检等。广义上的法治单位,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法治报记者,长期接触这些单位及其通讯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新闻宣传写作和新闻的敏感方面還有诸多不足。因此,探讨在基层一线如何挖掘法治新闻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新闻的定义及范畴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 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它要求作为反映社会主体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并在全社会得到有效的实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贯彻。所谓的法治新闻,就是在施行法治过程中发生的新闻。法治新闻有新闻方面的特征,强调时效性、真实性等要素。平常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大多与法律有关,只是没有归类为法治新闻的概念及范畴。由于广义的法治新闻涵盖的范围较广,因此,本文所要讨论的,基本上是指狭义上所说的法治新闻,也就是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边防、边检等政法部门产生的新闻。
二、发现基层法治新闻的路径
(一)从寻常线索中挖掘法治新闻
所谓寻常线索,也就是指平常的工作。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和边防等部门,平常的工作都与法治有关。当然,政府部门的其他单位,依法行政,依法履责,也基本上都与法治有关。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挖掘法治新闻的亮点,要学会用不一样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比如,在基层每年各地市或县级的人大会中,都会提到一些让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中可以挖掘出很多具有新闻性的重大主题。如《广西法治日报》2021年3月26日刊发的《“以快制快”打击电诈 一年止损16.3亿元》就是公安方面的平常工作,但经过记者提炼报道,新闻价值重大。《广西法治日报》2021年1月18日刊发的《敲诈勒索村民钱财 恶势力团伙覆灭》,也是法院方面的平常工作,但记者敏锐察觉到其中的新闻价值,一经报道便在全国引发反响。《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18日刊发的《鱼峰区检察院: 专题教育筑牢廉政风险防线》则是检察院平常的工作,但其创新做法在全国都有指导意义。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中挖出重大主题,是法治新闻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上发现新闻、挖掘新闻。同时,其他政法机关的一些创新举措、先进典型、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同样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
(二)在“走转改”中发现法治新闻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对新闻界的要求。作为一名记者,“走转改”是贯彻务实作风的具体体现。新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挖掘出来的。所以,不管是作为记者也好,通讯员也罢,要写出好新闻,就得有务实的作风,要深入基层一线,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新闻。如《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24日发表的《“红军村”:平安为“砖”铺垫小康路》一文中,记者深入走访了素有“鱼米之乡”和“红军村”之美誉的百谷村,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革命队伍来到田东发动和组织百色起义开始,一直到现在通过平安建设为百谷村铺垫成小康村的过程。又如《广西法治日报》2021年3月21日刊发的《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一文,也是记者跟随普法法官深入乡村进行普法的具体描述,如果没有深入基层的走访,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三)透过正能量故事传播法治新闻
作为一名记者,或者单位的宣传员,在新闻宣传中,要把握好一个重点,也就是担负起弘扬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要尽量用正能量去感动读者。这样的新闻不但达到宣传报道的目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这方面的素材在政法单位里面有很多,也就是政法单位里非常好的典型人物、先进个人。当然,要写好这方面的素材,首先要注意的是正能量,其次是要感动人。能感动读者的正能量新闻才是好新闻。如《广西法治日报》于2018年3月20日刊发的《交警跪地支撑药水为车祸伤者赢得抢救时间》一文,描述了车祸中,交警跪在车底下给伤者拿着药水瓶,为医生抢救伤者赢得时间的故事,就是一个用正能量去感动读者的好新闻。《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26日刊发的《三月春风催人暖,敬老爱老暖民心》,也是一种用正能量去感动读者的好新闻。所以,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用正能量的新闻去感动读者、去推动社会文明的建设。
(四)充分展示民族团结的法治故事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素材,其实也是法治新闻中的一个好素材。《广西法治日报》于2020年11月16日刊发的《十二朵民族金花为反邪教代言》一文中,讲述了仫佬族群众抵制邪教、反对邪教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促进民族团结,达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类似的新闻还有《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24日刊发的《钦州市:“壮语检察工作室”揭牌成立》、2021年2月22日刊发的《热心帮助维族兄弟 共写民族团结友爱》等,类似这样的民族工作方面的新闻比较多,也容易出彩,可谓法治新闻中的一大亮点。
(五)在突发事件中彰显法治新闻的温度
在基层一线,各类突发事件比较多,而很多突发事件,都是由政法部门处置,关注突发事件背后的故事是法治新闻的富矿,记者和通讯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新闻嗅觉,发现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比如,《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19日刊发的《疲劳过度男子晕倒路旁 警民协力救助》一文,体现了警民的友爱与协作。而像车祸这类交通事故的突发事件就比较多,不管是交警部门还是消防部门,都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新闻。
三、法治新闻报道的策略与启示
(一)通过统筹规划夯实法治新闻的厚度
统筹规划,主要是指新闻采访前的全方位思考和策划,一般分为系列策划报道和单一事件策划报道。2016年,由广西法治日报社及防城港记者站共同策划的一组系列策划报道推出以后,在社会上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而单一事件的策划报道比較常见。比如2010年1月份,南宁白马公交公司接连发生2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7人受伤。为此,广西法治日报社针对此事件专门策划系列报道,从公交公司的管理、日常行车行为、司机的素质、乘客反应等方面,推出了不下10篇的系列报道,最后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推动公交公司加强管理。
(二)从关注民生入手强化法治新闻的温度
民生问题无小事,比如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款的发放和标准、修桥补路等方面,都是民生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只要与法治有关的人和事,都与法治新闻有关。比如2021年3月10日《平安广西网》刊发的《防城区:“春雷”行动抓获嫌疑人498名 追回小车10辆》一文,现场返还群众被盗财物。又比如,2021年3月2日《广西法治日报》刊发的《村民无力采摘八角 民警倾情助力》一文,很好地体现了法治新闻关注的民生问题。可以说,只要用心就能发现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新闻。
(三 )通过传播法治新闻彰显法律尊严
在法治新闻中,要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基层这样例子很多。比如2020年7月29日《平安广西网》刊发的《交通肇事刑满出狱拒不赔钱 执行法官耐心协调化解多年纠纷》,申请执行人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作为弱势群体一直没有得到赔偿,在法院执行法官的调解下,最后才拿到了赔偿款。又比如在目前农村的宅基地方面,也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纠纷,对于这些情况,只要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去着眼、去报道,就能够做出很好的法治新闻。
(四)法治新闻记者要有“时度效”理念
法治新闻要把握报道的“时度效”问题。比如在审案件,在没有判决结果的情况下,记者就不能提前定性报道,这涉及可能干扰司法的行为。只能把警示社会的相关内容展现出来,至于处理结果,要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结论。记者报道法治新闻一定要站在中立的角度去报道,不能作为裁判员直接去断定对错。
报道案件的进展和结论,要特别注意“度”的问题。《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2月25日刊发的《警务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文中,讲述了公安通过现代化信息作战系统迅速锁定嫌疑人追回全部赃物。从案发至团伙成员落网,全程不到10个小时。当然在新闻中一些不能披露的具体技术手段是不能写出来的,这些也是法治新闻写作中必须注意的“度”的问题。
(五)关注法治新闻科技含量的变化
科技进步及技术手段,给法治工作带来的重大改变,也是大众关注的法治新闻。《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26日刊发的《车管丽人的硬核发明——记“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副教导员陈子丽》一文中,讲述了陈子丽于2012年7月发现平行进口车查验在国内还没有统一标准,决心通过改革创新填补这一空白。《广西法治日报》于2021年3月26日刊发的《“智能大脑”释放打击犯罪“巨能量”》一文,讲述的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手段打击犯罪的行为。
四、结语
法律是治国的重器,做好法治新闻报道,需要较高的综合素养,只有以虚怀若谷的姿态面对社会治理,才能更好地发现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法治新闻。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