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当代启示研究

2021-09-10王晓芸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历史背景

摘要:通过对三线建设历史背景与缘起的分析和对三线建设决策和实施进程的探究,总结了三线建设的成就贡献、历史局限、当代影响与现实启示,为践行“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研究积累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三线建设;历史背景;部署实施;当代启示

三线建设是自1964年起,由党中央确定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空前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从时间范围看,历时15年之久,历经三个五年计划;从地域角度看,三线建设涉及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从建设投入看,三线建设投入资金2052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进程中的伟大壮举,其决策之速、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巨、动员之广、行动之快、群众参与热情之高和成绩之显著都是空前的,堪称新中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现实经验与启示。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缘起

所谓三线,是1964—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根据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湖南、河南、湖北、山西的西部地区和广西的西北部一部分地区。二线是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其中西南、西北地区俗称为大三线,各省份自己靠近内地的腹地俗称小三线 [1] 。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地区[2]。”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中国,上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虽然在发展中经历过挫折和失误,但从总体上看,国民经济仍在不断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在即。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最初设想是按照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但是就在此时,党中央却改变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最初设想,作出了发展稳固战略后方、实施三线建设的战略转向。究其原因,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三线建设从决策形成到付诸实施有着复杂的历史缘起与时代背景。

首先,开展三线建设是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准备对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的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由于国际形势的动荡变化,中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军事压力和战争威胁。一是冷战环境中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美国奉行对华敌视政策,不断在政治上军事上遏制中国发展。1958年,中国炮轰金门、马祖岛后,美国出兵台海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反攻大陆。60年代,美国制定了对中国进行核武器打击的计划,并炮制北部湾事件,把扩大越南战争作为颠覆越南民主共和国并进一步威胁和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二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苏矛盾激化。1959年,中国严正拒绝了苏联提出关于共建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建议后,中苏两国两党关系逐渐交恶,中苏边境的冲突日益增多。1964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从赫鲁晓夫大反华的趋势看,我们要考虑到万一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把战争加在我们头上。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抵抗武装入侵的准备 [3] 。三是中印边境军事对峙局面尚且没有得到有效缓解。50年代后期,印度曾几次挑起中印边界冲突,妄图侵占中国领土。中国面对印度挑衅被迫进行两次自卫反击。可见,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迫使和现实的战争威胁,中国无法安心和全力开展以和平发展思想为主导的经济建设,而必须以加强备战为主导思想,并随时准备迎击外来入侵之敌。

其次,开展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内生产力布局严重失衡,备战准备不足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生产力布局都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沿海及东北地区布局着大量工业尤其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工业,一旦遭遇战争可能会给中国工业基础带来毁灭性打击,而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致使西部地区经济水平处在一个发展缓慢的境地。这种极不合理的工业空间布局不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建设需要,也给我国的国家防御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1964年4月,总参谋部向党中央提交的一份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安全的报告指出,我国当时经济建设中的备战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工业布局的现状无法对敌人的突然袭击做出有效防御,一旦遭到袭击,我国的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将面临毁灭性风险。这些问题和潜在危险引起了党中央领导同志们的高度重视,促使毛泽东和党中央把“三线建设”置于战略决策的核心位置。毛泽东估计,“一旦大战来临,敌人会在全面进攻之前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并有可能占领第一线”,所以,“要把国防工业建在三线,建成能抗飞机轰炸、抗原子弹袭击的巩固的战略后方[4]”。1964年5月,在讨论“三五”计划的汇报提纲时,毛泽东从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和备战的角度指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

三线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夯实工业基础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基于潜在战争和备战的需要。党中央决定在三线地区建立起一个包括能源、制造、军事等各方面的完整工业体系,改善三线地区落后的交通条件,缩小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发展差距,解决我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尽快建设好一个全国战略大后方,使之成为未来战争中的坚固的根据地,以保证我国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二、三线建设的决策与实施进程

1964年6月,毛泽东在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开展三线建设的主张。毛泽东的主张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要在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的同时,应该迅速展開三线建设,加强战备。1965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拟订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案)》,并在提出“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到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1965年10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为:“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从此之后,三线建设作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线建设的部署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组织在三线地区建设新的工厂和扩建部分工厂;二是由国家建委负责组织把一线的“独生子”工厂(即全国仅此一家的重要工厂)和配给后方建设所必需的工厂搬迁到三线;三是由国家经济委员会负责组织好全国的工业生产,为三线建设提供设备和材料。

自1964年起的三线建设历时十五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备战的认识以及三线建设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的变化,可将三线建设的开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是三线建设的起步阶段(1964—1968年)。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64年组织铁路、矿山、国防等各领域的专家,按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先后跋山涉水进入西南、西北、中南等三线地区开展勘察,初步选定了一批厂址和线路,大体确定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时期三线建设的工作主要放在打基础方面,大部分投资集中于西南地区的成昆、湘黔、贵昆等铁路,以及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工业建设方面。

二是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阶段(1969—1972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开始酝酿和出现重大改变。1969年3 月,苏联军队悍然侵入我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公然开枪开炮制造了严重的流血事件。此后苏联又不断蓄意侵入我国新疆巴尔鲁克山西部、铁列克提等地区,甚至扬言要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党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兵器工业,三线建设的进程被大大加快。这一时期,三线建设的重点除了西南地区之外,又增加了“三西”(湘西、鄂西、豫西)地区。当时,全国一半以上的投资都集中于三线地区,形成了由国防工业带动整个三线建设和全国基本建设的基本格局。随着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大为改善,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势必面临调整。

三是三线建设的收缩配套阶段(1973—1978年)。进入70年代,国际局势呈现出相对缓和的局面,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良好转机,中国改变了“临战姿态”,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实践走向调整。1973年,随着国内外情势的变化,我国将经济建设的重点从内地转向沿海, 三线地区以新建项目为主转向扫尾、配套为主;增加了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减少了国防军政的开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的重大决定,这标志着以备战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发生战略转变, 以备战为目标的三线建设面临结束。

三、三线建设的成就、局限、影响与启示

我们要正确认识三线建设及其历史遗产,就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着的失误进行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启示,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线建设是在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落后的西部地区进行的,体现了党中央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倾注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心血和精力,在建设一个战略大后方,促进西部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是完善了西部工业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线建设改善了建国后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使得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发展成为各具特点的新兴工业基地,积累了强烈的发展后劲。二是建成一大批优秀骨干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并使之成为西部发展的生力军,促进西部经济得到发展。三是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三线建设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内地修通了成昆等10条8000多公里的铁路干线,修建了25万公里的公路,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四是提升了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三线建设从一、二线地区迁调了大批科技人才、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入西部地区,不仅为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而且以研发成功“两弹一星”为代表,实现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历史事物向来都是利弊同在、得失并存的,三线建设也不例外。客观来看,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史无前例、举世瞩目,但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人们的主观认识局限、具体执行中的偏差以及不同地域产业特点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建设规模、实施周期、投资比例、空间布局、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遭遇到“文革”的干扰和冲击。二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资源动员方面效率很高,但在资源使用方面效率却并不高。三是建设工程浩大,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落后的三线地区进行开发,投资必定要投入相当大的成本。而三线建设以大中型项目居多,需要投入多、施工周期长、见效慢,由于我们对国力的承受能力缺乏充分考虑,使得基建投資规模膨胀过猛,加剧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回望三线建设,会发现三线建设从来没有湮灭于历史,而是对今天及未来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依然具有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三线建设的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三线建设巩固了战略后方,维护了国内和平的发展环境,打下的交通、工业等领域坚实的物质基础,极大地推动了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能够以极快的速度经过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举世瞩目得发展成就。二是三线建设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劲精神动力。在当时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三线建设中去。他们胸怀祖国,服从大局,不讲条件,不计私利,奉献青春,甘洒热血,创造了许多至今回望依然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间奇迹,也给后人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将给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磅礴得精神动力。三是三线建设给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平发展的伟大实践提供参照镜鉴。保障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重要手段是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阻止战争的发生。正是因为三线建设的开展实施,才让我国拥有了能够抑制大规模战争发生的国防力量,这是杜绝当时大规模战争发生可能性的现实必要条件。三线建设是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走平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它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继续开拓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另一方面,辨证来看,三线建设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深刻的现实启示。一是要在正确估计国内外形势的前提下把握历史发展机遇。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是基于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出发,它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三线建设启示我们,要科学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与国际形势,将其作为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积极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战略格局。二是经济建设必须秉持科学合理的发展观。三线建设中项目布局、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后继调整改造等对于我国今天高质量发展带来有益启发。我们只有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统一,才能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实践新模式。三是要传承三线精神,用三线精神砥砺初心使命。三线建设的成就与广大建设者们热爱祖国、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团结向前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三线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成为新一代建设者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的精神动力。四是科学合理地进行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线建设的结束和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并不意味我们几代人经略和开发西部的梦想发生动摇和改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承接、发展了三线建设战略,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大力拓展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交流渠道,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之,通过梳理总结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缘起、决策和实施进程、成就与局限、影响与启示,可以帮助我们以史为鉴,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在今天我们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担当新使命,最终实现对共同富裕的夙愿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李彩华,姜大云.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2005(4):85.

[2]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2.

[3]吴冷西.十年论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778.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大事年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3.

(作者简介:王晓芸,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与政治传播学)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历史背景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新常态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