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研究初探

2021-09-10商黄鹤房辉赵漪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6期

商黄鹤 房辉 赵漪

摘要:基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对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了统计指标体系、报表体系,并参考其他产业统计调查模式,提出了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组织实施建议。

关键词: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产业统计;统计体系;调查实施

1引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将教育放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前面。随着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分类(2020)》(简称“《分类》”,下同),将产业范围进一步明确和扩大,现有统计制度已不能支持本产业统计要求。及时构建反映该产业发展的调查制度、指标体系和调查实施体系必不可少。本文对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体系的研究,弥补了此研究空白。

2统计调查体系建设的难点

2.1行业认定不好把握

《分类》是从不同领域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再分类,全行业属于教育及培训相关产业的仅有22个行业小类(下文称“全营”),剩余大部分行业均属于“只有部分业务活动(产品)属于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下文称“兼营”),因此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兼营行业无法直接简单的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离,要根据经营单位的实际经营业务活动(主要产品)进行具体判定。

2.2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

虽然教育事业统计1996年就已开展,但新的产业分类涉及到的业态及经营形式复杂多样,如何建立一个全面、系统、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是产业统计的前提。目前,《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指标相对健全,但是,对社会教育业、培训服务业、教育培训管理服务业、教育培训相关服务业、教育培训用品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业、教育培训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教育培训机构设施建设业的统计指标及制度缺失。鉴于行业的发展特点、经营形式、业务类型不一,反映其发展水平的指标不同,设计难度较大。

2.3数据收集困难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调查是摸清产业家底的必要条件。统计调查难度有四:其一,行业分布广泛,第二、第三产业均有涉及。涉及经营单位较多,调查工作量大,由于资金、人力、时间等限制,组织调查存在较大难度。其二,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性质多样,涉及到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民非”,下文同)、企业和个体户,主体财务报表形式多样,调查难度大。其三,由于行业跨领域广泛,主管部门不同,统筹协调难度大。其四,多元化经营业态常见,经营单位内部即包括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活动(或产品)又包括其他业务,且无单独财务报表,数据剥离难。

2.4统一核算难度大

为了全面了解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规模、效率、质量情况,了解本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需针对产业进行统计核算,但统一核算难度较大。其一,核算基础薄弱,产业普查未开展,产业目录库未建立,无核算基数。其二,大部分行业属于带“*”的行业4,仅有部分活动相关,需要进行剥离;其三,从业单位经营性质多样,会计制度不统一,整合难度大。其四,不同行业反映行业发展的指标不同,既要保持统一核算,又要体现行业差异,统计难度較大。

3统计调查体系设计

3.1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3.1.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涉及的产业多、环节多、内容细,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调查指标体系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产业发展情况,保证其全面性和内在逻辑性;可比性原则要求调查指标体系实现不同地区间、不同时间内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可操作性行原则要求尽量选取有代表性、数据易得的指标,以防“表式过多,指标过繁”的现象。

3.1.2构建指标体系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将本产业分为8个大类、36个中类、85个小类,是多行业集成产业,考虑到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特点及确立统计指标的原则,结合当前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参考《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2021)》等核算要求,并参照《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21)》《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等,设计相关指标体系、调查指标和统计报表制度。

根据产业研究目标,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产业规模、产业发展质量、产业投入和产业产出四个大的方面。产业规模方面,经济规模包括增加值、总产出、从业人员数、从业单位数,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产业质量方面,从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产业创新三个方面展现产业发展现状。用学校占比、新兴产业占比、用上市企业占比反映产业结构质量;产业效率方面,用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税收贡献率反映;产业创新方面,用相关研发投入、教育现代化、知识产权授量反映。产业投入方面,从固定资产投入、教育经费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反应投入力度。产业产出方面,选取人才输出数、就业率、在校(园、机构)学员数反应本产业主要产业的产出情况;通过调查、教育部协调、人保局协调、统计推算等方式获得。

3.2统计调查制度设计

3.2.1调查制度结构

根据《分类》涉及行业,每个行业所需填报的内容不同,参照“一套表”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报表制度、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制度、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制度、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报表要求、指标设置、报表内容等,笔者认为,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应包括总说明、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和行业分类四个部分。

3.2.2总说明

参照其他现行统计调查制度,总说明一般放在制度最前面,用于说明调查目的、范围、对象、统计时期、统计原则、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发布等调查组织安排,部分产业统计调查制度还包括统计报表目录,填报时间、报表类型等。

3.3.3统计报表设计

统计报表一般包括基本资料表、财务表和业务表。所有单位均需要填报基本资料表;不同会计制度的调查对象填报不同的财务表;不同行业的调查对象填报其相关业务表。报表周期为年度报表,增量指标用年度数据,时点指标用期末数。第一次调查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建议调查近2年年度数据,以监测趋势,并有利于数据校验。

基本资料表一般包括营业执照上的基本信息,如地址、联系方式、单位、联系方式、成立时间等;实际从业的行业信息;人员信息;是否为全营等指标(根据本指标填写填相关财务表)。

财务表分为全营表和兼营表。从业单位的全部业务(或产品)均为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全营单位填报全营表。全营财务表的设计参照“一套表”相关产业表,按照不同单位性质设计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部、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表、企业财务表三类。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表主要考虑支出法核算中用到的相关指标,如费用、支出等指标;企业表考虑收入法核算指标,如总产出指标核算中,工业用工业总产值、应缴所得税;服务业用营业收入指标;建筑业用建筑业总产值等指标。业务活动中只有部分为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兼营单位填写兼营表。兼营单位中的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需要从财务报表中分离出来,其指标中应当加入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规模指标占总体的比重,用于核算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总规模。

关于业务表中的业务指标,重点关注学校教育、培训服务等重点行业业务指标,如学校教育的在校生数量、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教师数量、科研产出等;培训服务主要关注培训人次、收费、就业情况等。

3.3.4指标解释

所有填报指标均需要进行指标的解释,包括指标含义、口径、时期、取数原则和注意事项等。

3.3.5行业分类

产业统计制度的行业分类范围需要非常明确,且对如何调查实施有指导作用。一是要附上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分类》。二是要进行剥离实操准则的设计,包括剥离原则和企业层面经营单位业务、产品的具体细分原则;三是参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劈经验,建立“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关键词库”,有利于操作实施。

4调查组织实施

4.1统筹组织、分步实施

由于本产业调查涉及范围广,统筹难度较大。应实施“整体统筹,逐步分解,整体把关”的原则,从上而下逐步推进,分别在国家、省、市等级别设置“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管理办公室”(简称“办公室”),以教育部牵头,人社局、统计局、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联动,并积极寻求第三方专业力量的支撑。由国家级“办公室”统一协调名录、协调部门数据、设计报表制度、直报平台、组织调查、统一核算、统一进行数据发布和管理,各级部门分级落地。

4.2全面有效的产业名录库是统计的基础

基于我国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按照《分类》中涉及到的相關国民经济行业,确定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名录库的最大范围。首先,将不带“*”的基本单位全部纳入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其次,确定带“*”行业的企业名录中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基本名录。一是通过从业单位试调查,了解其主要业务活动及产业混业经营状况,制定混业分离规则;二是通过互联网获取名录库的信息进行补充;三是进行从业单位调查,了解其主营业务是否存在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从而判定相关的从业单位,剔除无关单位。

4.3科学合理的数据管理是数据质量的保障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有用性、价值性的判定标准,数据质量要求应贯穿于统计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评估的全过程。

4.3.1数据采集应统尽统

数据采集应按照“应统尽统”原则,多渠道保证调查单位统计数据报送顺畅,明确各单位报表填报时间、内容、要求等,实时跟进进度,及时催报,提供答疑。其次,有力的行政协调是支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发挥好数据采集的动员监督责任。

4.3.2数据质量应审尽审

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主要包括真实准确性、逻辑性、合理性等方面的审核。首先,逐一审核上报数据,包括数据真实性、逻辑合理性、趋势合理、行业特点合理等,对有疑惑的数据及时退回填报单位核对。其次,数据质量评估是在整体上进行数据逻辑性和合理性的评估。一般采用历史对比法、经验法等方式,从公布的相关统计年鉴、公开数据等,进行行业整体规模、结构、趋势的合理性评估。

4.4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是统计工作的工具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产业统计管理信息平台,包含产业统计直报平台、数据查询展示平台和门户网站;实现产业统计的名录管理、数据采集管理、数据自动审核、数据上报、数据储存、数据核算、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数据发布等功能的平台化;从而提高产业统计及管理工作效率。

4.5完善有力的法制体系是统计调查的后盾

统计工作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平稳进行,为了保障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顺利实施,应制定《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管理办法》,规范和统一教育培训相关单位认定标准,健全数据质量控制的标准、过程,并明确基层统计要求,增加责任追究机制,明确数据保密原则,明细数据发布规则等。

5结语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调查本质上还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所以构建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新时代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为支撑部门决策、制定产业政策规划提供参考,助力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妍,李宝娟,王政,柴蔚舒. 环保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 环境保护,2015,43(22):62-65.

[2]徐静.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3]李荣华. 政府统计机构数据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9.

[4]王松. 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法制保障研究[J]. 统计研究,2011,28(11):11-15.

[5]宋维玲. 海洋经济统计信息化建设构想[J]. 海洋经济,2011,1(05):25-30.

[6]高丙成. 我国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教育科学研究,2019(07):5-12.

[7]房辉,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硕士,高级统计师

[8]赵漪,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统计学学士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中规定:对于一个行业分类只有部分活动属于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分类一个小类的情况,所对应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9]商黄鹤,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社会学学士,统计师

[10]房辉,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硕士,高级统计师

[11]赵漪,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统计学学士

《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中规定:对于一个行业分类只有部分活动属于教育培训及相关产业分类一个小类的情况,所对应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作者简介:商黄鹤,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社会学学士,统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