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
2021-09-10张晶
张晶
摘要: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语言,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蕴含着许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凡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正规接触语文课程的第一个阶段,对于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各科知识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基础打得牢不牢、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语文学习的水平和文化修养的高低。尽管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一定推广,但在多重主客观、内外因的影响下,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等问题仍广泛存在,严重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此时,探索“高效低耗”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减少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以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已然成为当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着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升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导入;多媒体;探究性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就实际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灌输轻启发、重智育轻德育、重练习轻实践等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质量不佳。在传统应试教学模式难以为继,但现代素质教育模式又发展艰难的现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动自己的思维,自身既要做到深入地认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富有成效地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实施趣味化导入,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语道破了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对导入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学习与求知的积极状态,从而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赵州桥》这篇课文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各种桥的图片,并对学生说道:“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有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了人间独特的风景线……在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之后,我呈现了赵州桥的图片,在让学生谈了自己对赵州桥的印象后,我引出了新课:“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文字,一起欣赏、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如此导入,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被充分调动。
二、借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当前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氛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文字处理成生动活泼、情境逼真、图像鲜艳的直观形式,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直观感知。
在教学《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时,我先是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播放了日出、日落、云、雾、雨等自然风光,并让学生交流了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引导学生品析文本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深入理解“余晖”一词的意思,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示了夕阳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余暉”指的是“傍晚的阳光”。此外,我还让学生通过欣赏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变幻色彩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感悟了奇妙的色彩。这样,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既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理解、感悟了世界的奇妙。
三、开展探究性学习,落实学生主体
人本主义者认为,必须将学生视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效率更高。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阅读完《父亲、树林和鸟》一文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出课文中写父亲爱鸟、了解鸟的句子,并对其中的字、词、句进行深刻体悟。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会在班内巡视,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及时地指导点拨。在这之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父亲与“我”的对话,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此时父亲也最快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此,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利于获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日之功,其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中),2017(11):33.
[2]任白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研究[J].中华少年,2017(29):67.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