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质拓展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2021-09-10张熙

客联 2021年6期
关键词: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张熙

摘 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被重视和加强,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是可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素质拓展理念,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社会信息传递的加快,大学生在认识、心理、觀念等方面都发生着改变。学生面对适应、压力等心理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这就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正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十大”育人体系里提到的心理育人要深入构建包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如何将素质拓展更好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素质拓展内涵

部分学者认为素质拓展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活动,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一种延伸。其目的主要包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现学生的潜能,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同样提高学生身心素质。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本文认为素质拓展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以拓展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的心理教学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开展心理素质拓展的必要性

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心理状况的测评,开设必修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信息时代伴随而来的信息多样、快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状况的发展发生着改变。目前大学生大多数为“00”后,他们的思想更加的活跃,主观意识更加强烈,存在着一些人际、适应、压力、恋爱、就业、学业引发的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和形式,传统的讲授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开展素质拓展,用实践活动等方式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则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对心理素质拓展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融入活动、互动不足,一些教学的设计理念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对于素质拓展的开展不够重视。除此外,日常的心理教育短多围绕在重点关注的学生身上,心理资源的投入重点放在心理咨询方面,因此,心理素质拓展的设备资源的投入比较少,导致心理素质拓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其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据调查,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配备、教学时长的分配,以及综合能力上的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比如:教师开展素质拓展,需要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医疗急救能力、沟通交际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心理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综合的素质能力。这些都可能会对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产生制约。

最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提高

传统的心理课程教会学生心理的相关知识,但是无法从实际中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的进行团队协作,如何和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将复杂事情简单化,如何组织团体活动等等。这些不仅仅是课程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素质拓展中的活动可以将合作、沟通、目标、勤奋等素质的培养有效结合,不断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进一步需求。

三、开展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措施

结合新时代对于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必然的发展路径。心理素质拓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让这些心理知识落到实践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努力。

第一,加强高校对于心理素质拓展的重视

在实际开展活动中,可能会存在人员、场地、设备、经费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想保障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实施,来自学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在教育投入上增加力度,相关的配套措施上给与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制定一定的保障措施和要求,并且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在人员、活动上提供保障,这样对于素质拓展的开展效果有着促进作用。

第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育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培养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包括如何更好的将素质拓展融入课堂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熟练进行素质拓展的相关实操。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的评价机制,将素质拓展的开展效果纳入评价体系,可参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教师的专业素养准入制度,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第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是重视心理素质拓展的新的探索。因此,可以进行对于心理课程设计的整体调整,将素质拓展融入教学中,将素质拓展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并设置每节课的素质拓展时长,将素质拓展纳入学习,并建立起相对应学习内容的考核方法、实施方案等,并将持续的推进,保障心理素质拓展可以顺利的开展实施。

当前,心理素质拓展还在持续的探索阶段。积极加快速度,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自我完善、自我调节、不断成熟,是我们今后要不断去完善和加强的目标和方向。相信通过高校对于心理素质拓展的不断研究,学生能更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塑造成更加完美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范恒,陈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素质拓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2]陈红敏,赵雷,杨君建.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14(7).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析在校园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民族预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