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教育

2021-09-10由硕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创新

由硕

摘要:在我国,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们的德德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与家庭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早期接受传统的知识教育和德育,让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经研究,教师们只有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才能够让幼儿从早期就接受良好的德育,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本文就来探究一下幼儿德育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创新的案例,了解“生活即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幼儿德育教学;创新

引言:

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长远角度来说,它能够改良一代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从短期目标来看,它能够使得现有的社会更加和谐化。同时,德育教学不拘于形式也不拘于方法。目前来看,幼儿德育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将德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创新,将德育的要求化成生活中幼儿遵守的规则,将幼儿生活的规则与德育相结合,迅速达成“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小芳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今年六岁。父母离异,她从小与父亲居住在一起。她在班级的表现较差,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外任务完成度也较低。此外,她的性格较为极端,在班级的人际关系也较差,常与同学发生争吵,喜欢随手乱扔垃圾。

二、案例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问题

通过上周六的家访,我发现小芳同学的家庭成员只有他爸爸和奶奶。在日常的分工上,小芳同学的爸爸负责赚钱养家,他每日辛苦工作,与小芳的实际交流较少。而小芳的奶奶受教育水平较低,她最关心的是小芳的肚子温饱的问题,她每日负责小芳同学的衣食住行。因此,他们二者对小芳的关注各有侧重,长期缺乏沟通让小芳在心理上也越发孤独,她也越来越叛逆,养成了较为极端的性格,渐渐成为奶奶眼中的坏孩子。

(二)学校教育

现有的学校教育的重心依旧是在知识的传承上,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教师总会对乖巧且成绩好的学生多一点偏爱。小芳同学成绩较差、性格并不乖巧软弱,也因此,她很少得到教师的喜爱和赞扬。此外,由于学校教育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教师和家长都对小芳同学的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映,放纵了小芳同学的行为,导致小芳同学的成长更为肆意。

(三)自身原因

从小芳同学的自身来看,小芳同学今年六岁。即使在法律上,这个年龄仍然属于无完全民事能力的年级。因此,小芳同学年级较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还未成形。更何况她的家庭已经带给她巨大的伤害,她迫切需要抚慰心情的伤痛。然而,父亲忙于工作,奶奶只负责其温饱,学校教育更注重成绩,这一切会让小芳同学丧失与人相处的信心,她会逃避甚至拒绝与人沟通。她的年纪和周围的环境既造就了她也毁了她。

三、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进行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的信心

在小芳同学的这个案例中,学校德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该班级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挑选小芳同学回答问题,在小芳回答问题后给与鼓励和赞美。例如,在提问“有哪位小朋友能够回答老师这个字的读音”时,老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激励小芳同学主动发言。在小芳同学回答正确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赞“小芳同学很厉害”、“小芳同学真聪明”等,这些言论会让小芳同学逐渐敞开心扉、亲近老师、树立信心。此外,在批改小学生们的作业本和画作之类的作品时,可以留下“good!”、“優”、“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等夸赞的语言。久而久之,小芳同学就会更用心功课,学习态度也会端正,积极学习争取更多的夸赞。在幼儿放学时,教师可以抚摸幼儿的头发、轻拍幼儿的肩膀等,与幼儿进行肢体上的接触,肯定幼儿近期的努力。

(二)专门空出课程,有意识引导幼儿认识德育的基本规则

就小芳的案例来说,该班级的负责人可以集合该班的教师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们将书桌围成一个圈,然后由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例如,几个老师可以扮演一下乘坐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发生的让座情节。一位教师扮演司机,一位教师扮演老人,一位教师扮演让座的人,通过语言、肢体动作来讲述发生的故事。在表演完毕后,表演的教师可以随机点名提问幼儿们“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讨厌?”“你觉得他那里值得你喜欢?”等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了向学生展示社会公认的德育标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筛选高质量德育教育的动画片,在固定的时间播放该动画片。同理,在动画片结束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们分析该动画片发生的事情和不同人物的行为,从而了解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例如,教师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选的乱扔垃圾的电影片段,帮助小芳通知纠正乱扔垃圾的习惯。同时,小芳同学的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帮孩子习惯垃圾进入垃圾桶的过程,对小芳下意识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的行为进行热烈表扬。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德育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创新案例的研究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教师们也应该认真贯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通过口头夸赞树立幼儿们的信心,取得幼儿的家长信任并与其强强联手,系统化告知幼儿社会公认的德育标准,最终利用生活实践来检验幼儿的德育效果并帮助幼儿巩固德育成果。换句话说,幼儿德育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创新需要幼儿的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借助生活认知并消化德育,幼儿们才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懿彬.春风化雨润蓓蕾——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000(096):190.

[2]赵琼.浅谈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即教育"原理的启示.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创新
让悲剧不再上演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