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华生命文化对构建公民诚信意识的启示
2021-09-10董又祯常有江
董又祯 常有江
摘要:中华五千年,造就了中国生命文化。生命文化从对生命本源的认识入手,指导生命的实践与价值回归,上升到生命与家国一体的境界。基于此认知方式,有助于构建公民诚信的意识。本文梳理了诚信意识形成的文化根源,分别论述了生命存在、生命责任、生命价值在诚信领域里的传承,阐明了生命文化对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的积极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命文化为根基构建公民自觉、自主、自律守信的内生原则。
关键词:生命文化;诚信意识;内生原则
一、诚信意识形成文化根源——中华生命文化
生命文化,就是将天地万物的生发转化过程都视为生命过程的一种認识视角,本质上是天人合一的民族根系文化。
(一)生命存在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初的相遇,都是生命的起源。中国人对生命起源的理解与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对生命现象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通过应用生命存在的认知领域的诚实,可以看出感知和识别自己的生命存在,是人性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伟大美德。
(二)生命责任
对生命责任和责任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生命文化的实践规律:与天地为邻,观天从自然。与天地一致,就是以天地之道作为人们认知和行为的标准。人的认识,必须以根本为基础。因此,要知其根本,就必须先知天地的规律。同样,我们的行为也要符合天地的规律。
与天地准,观天执天,道法自然的生命承担精神,应用诚信领域,公民需要一个清晰的理解,只有承担起人生的责任,才能使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相融合,人生的意义与社会、国家“共生”,从而实现个人“利”的最大化。
(三)生命价值
人类在开拓智慧、拓展认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良知与邪念区分开来。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在认知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价值判断,才能控制认知对生命行为的正确引导。认知能力需要被控制,只有掌握了认知能力,才能揭示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中国的生命文化不仅知道生命的开始与结束,而且知道如何结束生命的开始,突出生命的价值。它的内涵运用于诚信领域,能够唤醒公民的守信用本能,即认识到守信用是创造命运的基础,是守信用的责任,是与之相对应的人生价值。
二、生命文化对提升公民诚信意识的意义
生命智慧文化运用于诚信领域,对提升公民的诚信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生命从生到死都是一种追求,无论有意或无意都在追求,甚至植物都在追求。因此,在我们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时候,不应该忽视任何一方在矛盾延续中的追求,否则这种选择或决定可能是有偏见的。在这种追求精神的影响下,公民会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自觉地守信,以自己的守信行为回应生命的本质。
(二)我们常说“责任重于泰山”,意思是承担责任
人生修养和品格修养,如果你不追求承诺的精神,你的人格力量就不能上去,你的价值就不会显现,你的生命之光就不会释放出光彩。承诺精神作为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原则,将引导公民自愿、自觉地承担信守信仰的义务。
(三)关爱生命的终极精神
生命文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无论是对生命本身,还是对生命事业,没有对生命的关怀,就会失去真正的价值尺度。因此,公民的信誉度实际上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尺度。
三、构建公民自觉、自主、自律守信的内生原则
以生活文化生活为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我们可以内化的原则,公民自我意识、自治、自律和诚信,受益的原则,不是作战的原则,了解和检查的原则。
(一)通利原则
古人云趋利避害,自然与人的长寿相统一。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利”是大利,而不是个人利。自觉和守信,是符合生命生存的根本。
(二)不争的原则
一是善,二是俭,三是不争天下第一;因此,偷税漏税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短期有形货币,来赢得自己暂时的财富。但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根基,失去了无数的财富。这一原则对公民的自力更生和诚信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三)知耻原则——《道德经》
知足常乐。对自己的目标、目的和立场有明确的认识。公民的诚信自律,其实就是为自己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坚守信念,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立国之本。
四、结语
归根结底,中国文化是一个从外在走向内在,从物质走向精神,再从精神世界走向人生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原始智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长生不老”的智慧。这种智慧为公民诚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公民探索如何在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和谐发展,实现自觉、独立、自律、守信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德润 . 长生久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 秦博. 构建纳税诚信体系的建议[J].中国财政,2017(02).
[3] 刘菲 . 对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履行社会责任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8).
[4] 安国楼 . 我国公民纳税人意识较差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J]. 时代金融,2014(33).
作者简介:董又祯,女,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