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经典沉淀躁动的心灵

2021-09-10曹文权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分外朱永新心灵

曹文权

已是夜 10 时 20 分了,乡间的此时,格外的静谧。屋内,台灯下的我,依旧翻阅着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依旧飘飘洒洒,透过映照在窗外的灯光,斜风细雨中,阵阵虫鸣之声分外的清晰。声音由耳入心,在我的心里泛起一层层涟漪,涟漪激起的波纹,把我的思绪又荡漾到今天下午的课堂当中。

由于班主任临时有事,下午最后一节的班会课就由我代上。依照惯例,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相对较难上的,尤其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而我代上的却是这样的一节课。

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在课堂上調皮的学生还是终究惹急了我,不断挑战着我的底线,忍无可忍时,我狠狠地教育了他们一番。

这是我当下少有且少用的教育方式。多年以来,我一向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坚信和风细雨才能更好地滋长万物,而狂风暴雨给万物带来的伤害总是更多一些。而且,我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受欢迎,教学效果也来得更明显,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而我这一教育方式的获得,是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的。

英国作家毛姆曾说,“阅读能解决爱情和饥饿之外的绝大部分的人生问题”。毛姆的话,“与我心有戚戚焉”。每天的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与“有声之书” 和“无声之书”交往,这些书都很大的改变了我。在“无声之书”中,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是我案头必备的教育教学用书之一。

说来也惭愧、孤陋、汗颜,我对朱永新先生的进一步认识,还是从朱先生的名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开始的。在《致教师》中,朱先生就用了大量的篇章来强调教师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说,教师的阅读不仅关乎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更关乎教师生活的幸福与否。教师的阅读,可帮助教师拓宽教育视野,可从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认识教育;可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让教师浑身上下散发出文人的气息,让课堂更具有文化趣味;可让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写作,记录下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

朱永新先生强调,教师真正的思考和反思是从写作开始的,而要高水准的写作,必须有广博的阅读。朱永新先生同样也认为,阅读可以改变教师的心态,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中挣脱出来,在经典著作中汲取丰厚的精神食粮。有了这样的底气,教师就几乎可以从容淡定、不疾不徐、坦然地应对纷繁的外界了。

宋代的程颢说:“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阅读越多,精神食粮就越丰富,精神食粮丰富之人,心灵也充实、澄明,少了躁动,多了平和。

此时的教师,自有书香扑面而来,氤氲着四周的同伴和教师的课堂,让你由内而外散发着迷人的气质。阅读丰富的人心胸也比较开阔,不太以分数来衡量孩子,孩子分数里的高低,并不与将来的成就大小成正比,更不与孩子将来的幸福成正比。

同时,也能看见孩子身上各自不同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可以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形容,坚信“另起一行,你也是第一”。平常心、一视同仁的对待孩子,是阅读丰富的教师的优秀品质的体现。

我曾经也是一位浑身充满戾气、常持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的教师。我曾经让孩子罚抄过,痛骂过孩子,捶过孩子的桌子,扔过孩子的书本,向孩子的家长尽数过孩子的不是……

近些年来,我阅读了朱永新先生等等一些教育名家的作品之后,他们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认清了自己之前狞狰的面目,对自己之前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觉得实在可悲可叹。

专业阅读之余,又阅读和收听过林清玄、周国平、刘墉、刘继荣、李娟、龙应台、毕淑敏等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大量的收阅,他们的文字如千钧之重,沉淀了我浮躁的心情、易变的情绪,让我倦怠的心重新焕发生机,让劳累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埋怨、忧虑、烦恼、愤恨也在文字当中稀释、溶解、消失,换来的是心灵的平静、脸色的平和、思想的澄明。

不知何时,窗外的雨渐渐停歇,一轮明月悄悄地从薄薄的云朵里露出了笑脸。雨后的月色分外的洁净,红色封面装帧的

《致教师》也分外的夺目!

猜你喜欢

分外朱永新心灵
总是写在第一段的外貌
唐海民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咏茶花
中秋后连日晴热至福尔克里克溪上(新韵)
朱永新: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肥鹅赛跑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