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峨眉武术保护的若干思考

2021-09-10陈佳佳张晨雨刘三洪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峨眉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佳佳 张晨雨 刘三洪

摘要:峨眉武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峨眉武术所保护的内容应该围绕峨眉精神和武术文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峨眉武术需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传统武术和民族体育精神方面进行保护,让峨眉武术可以世代传承,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峨眉武术的保护作出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保护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04

引言:

自04年召开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以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让我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实施,06年我国发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清单,将武术,杂耍,秋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非遗保护,其中就包含了峨眉武术,下面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峨眉武术的精神传承方面来对峨眉武术进行發扬传承作出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不是以物质形态存留下来,并且和人民密切相关,具有代代的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民间习俗,杂技表演,相声表演等,这些不会具体到某种物质,是一种技能和文化的展现,他们一般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第三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方式是非物质形态,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去对峨眉武术进行保护就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特点出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

(一)精神内核在峨眉武术中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的是它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人类文明智慧和精神的象征,对于峨眉武术而言,它更偏向对峨眉文化,武术技能和审美价值的表达,峨眉武术的文化核心就是价值审美和伦理道理,峨眉武术具有动静结合,爆发力强,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后劲绵绵,内功深厚等特性,它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和相貌来传达习武者以及武术中所蕴藏的思想,精神和价值理念,当诸多非物质文化因素出现时,就需要一个”精神容器”来进行整理,形成整个的”精神内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延续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基础,因此峨眉武术的创始意图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无从探究,但是习武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的意识和情感已经成为了”精神内核”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二)保护峨眉武术,实际上就是保护”精神内核”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峨眉武术,它不光是在动作展现和形态变化上具有保护价值,还需要对峨眉的内在文化底蕴进行深究,例如峨眉武术中的猴拳,就是依据峨眉山上猴子的习性去演绎的,通过对峨眉猴子的观察和研究演变出来的一套拳法,可以完美的展示出猴子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攻防组合,那么对于峨眉武术的保护工作就不能单方面的从峨眉武术的武功章法和动作技巧上进行保护,近年来部分武术爱好者对峨眉武术的猴拳在缺乏对猴子观察经验上进行修改,完全偏离了猴拳创始人的初衷和精神内核,让猴拳的影响大打折扣,无法得到长久的流传,因此保护峨眉武术其实就是需要对峨眉武术的”精神内核”进行保护,这才是对传统武术体育保护的精髓。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存在的环境,这种环境具有一定的语言,传统和制作,可以充分的将在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和价值进行保存和体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现代文明的发展,峨眉武术在从创造到流传至今,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和社会结构,文化空间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在孕育着文化空间,两者的相互作用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因此文化空间也是峨眉武术的文化母体,让峨眉武术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的峨眉武术保护原则

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也是文化得以实现和传承的重要因素,保护的根本需要以”精神内核”和”文化空间”为基础来培养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理念,如果峨眉武术离开了人,那么峨眉武术也无法作为非物质形态被保存,也不会被人的肢体动作和精神价值所展现,因此,优先培养和保护峨眉武术传承人是首要的保护目标,如今武术馆,武术学校都是培养和保护武术人才的重要手段,开设相应的峨眉武学课程,大力招生学习峨眉武术,才能让峨眉武术更加长久的传承下去,另外,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可以设立专家组,对峨眉武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对峨眉武术可以开设相应的研讨会,在峨眉武术原有的风格上进行扬长避短来宣扬峨眉武术的特点,只有把握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那么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峨眉武术进行有效的保护。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增多的今天,对峨眉武术的保护也需要围绕”文化空间”和”精神内核”去进行,增设峨眉武术学校,开设峨眉武术研讨会,建立峨眉武术生态体系,大力开展峨眉武术文化旅游开发以及打造全国武术之乡等措施都才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有效的保护峨眉武术。

参考文献

[1]石文颜.”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20,005(003):P.16-18,23.

[2]李春龙,马惊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保护再认识[J].武术研究,2019,4(04):9-11.

第一作者:陈佳佳,云南民族大学,女,1993年6月,汉族,四川彭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第二作者:张晨雨,云南民族大学,女,1997年9月,汉族,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

指导老师:刘三洪,云南民族大学,男,1995年6月,汉族,湖南耒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武术教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猜你喜欢

峨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峨眉武术传承人王超的坚守
峨眉峨秀湖即景(排律八韵)
峨眉半山七里坪 邂逅半山梦幻嘉年华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