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低年级孩子的量感
2021-09-10齐世花
齐世花
一、贴近孩子的内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片断 1】对身高的感知。
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我抱抱你就会知道你的身高大概是多少”的暖心环节:
师:“齐老师有一个小技能,只要和你抱一抱就会知道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师:“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
(孩子们一部分跃跃欲试!一小部分有点腼腆。)
师:“心如,你愿意和老师拥抱吗?”(心如性格内敛)
(心如面带微笑和我抱了抱)
师:“我猜你的身高是 140cm,对吗?” 生:“嗯。”(心如开心地点点头!)
师:“俊哲,你愿意和老师拥抱吗?”(俊哲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渴望与老师亲近。)(俊哲开心地和我抱了抱。)
师:“我猜你的身高超过了140cm,但是还没有150cm,是吗?”生:“对,老师,您真厉害!”(俊哲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
我没有直接出示同学的身高,而是用“拥抱”的方式既让学生了解了 140cm、150cm 的大概长度(高度)表象,又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将抽象的知识情感化,减弱了孩子的畏难情绪。
二、从身体入手,构建表象模型
【片断 2】感知一搾、一庹、一步的长度。
师:“齐老师没有用尺子量,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呢?”
一个思维转折将孩子们引入下一个环节:找一找我们身边现成的尺。
生:“老师,您是不是先量好了140cm、150cm到您胸前大概的位置,然后和同学们比一比,然后就知道这个同学大概的位置了。”
生:“您用自己的身高作为一把尺,和同学比了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其实在我们身上有许多特殊的尺子,谁来给大家找一找?”
生:“一搾、一庹、一步……”
师:“好嘞,那你能比划一下它们分别有多长吗?”
(学生们逐个比划、测量。)
师生小结:一拃约长 15cm;一庹约长 1m20cm;一步约长40cm。
找出自己身边随处可见、随时可取的“尺”有助于孩子们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有了这些身上的“尺”的帮助,孩子们对抽象的长度单位有了具象的认识,降低了难度。
接下来我通过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感知,我说“一拃”,孩子们在脑海里呈现15cm的长度,以此类推,再利用“我来比划你来猜” 等环节加深15cm、140cm、40cm 等这些长度在脑海中表象模型的印象,让学生多感官参与经历量的产生,建构量的表象,探究量的计量,积累量感经验。
【片断 3】测量课桌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这些生活中的尺子去估测一些不太熟悉的物体长度呢?”
生:“想!”
师:“课桌长多少?”
(学生用手去丈量。)生:“有 6 拃长。”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一拃约长 15cm,那 6 拃长?” 生:“大约 1 米长。”
师:“哇塞,算得这么快,你有什么妙招吗?”
生:“一拃是 15cm,那 2 拃就是 30cm,那 6 里面有 3 个 2,就有 3 个 30cm,所以大约 90cm,而 90cm 很接近 1 米,所以我就算出来了。”
等他说完孩子们和我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此刻我感知孩子们表象模型正一步一步的形成。
三、估一估,比一比,提炼长度单位的精准模型
在探究环节我设计了小组四人合作的形式利用身上的“尺” 來测量出教室的长、走廊长、操场长等。放手让孩子们亲密接触自己的研究对象,小组内合作、交流、争论、共识。
【片断 4】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师:“同学们,在合作测量之前,你们有没有要提醒大家的呢?”生:“所测物体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
师:“嗯,是的。”
生:“老师,我的尺子前端模糊,那如果从刻度‘2’开始可以吗?”
“可以”“不可以”孩子们顿时争论不休。我静观他们的争辩,内心一阵窃喜。我知道我营造的平等课堂已经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师:“孩子们,对准刻度‘2’测量其实是可以的,但是读数的时候要多一个步骤,要用大数减小数才能得出测量结果。”
(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师:“还有其他叮嘱的测量注意事项吗?” 生:“皮尺或软尺要拉直,不能斜着看。”
生:“测力物体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考虑得很周全。相信接下来的合作环节一定会很顺利。大家开始吧!”
孩子们通过对教室长与宽、走廊长、操场长等多种多样体验活动的参与,按照梯次进行,联结紧密,张弛有度,有效拓展了自身对长度单位认识的深度与广度。
四、结语
“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中感悟而来的。增强学生“量感”体验,发展学生定量刻画的能力,让学生经常灵活解决与量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启迪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提升数学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