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探究

2021-09-10胡惠英

当代体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胡惠英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荐,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公众,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本文通过对于心理素质培养的简单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完善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素质培养的策略,希望对于下一阶段中学生体育教学心理素质培养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作为新课改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素质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学的出发点还是教学的立足点,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给予学生更强的心理素质。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各大高校在教学时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心理教育活动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1 体育教学与心理素质培养

1.1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现阶段,无论是哪个行业,在工作时都有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家长对于学生更是期望值过高,学生在学习时,无论是心理负担还是心理压力都比较重。基于此,各个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心理教心理素质健康教育。体育教学相比较其他的学科来说具有更高的实践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在学习过程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压力。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

1.2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伴随着现阶段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学生所处在的时代发展速度过快,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学习压力都给予了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学生迫于心理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屡屡发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师应当更多地重视起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在新课改中,也已经明确地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是要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从学生角度来分析,为了更好地回应家长所给予自身的期待,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压力较重,忽视身体健康重要性,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体育活動中无法获得较好的参与效果。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够,导致学校的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方法研究程度较浅,无法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效果。

2 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2.1转变思维,强化认识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想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素质培养效果更好,就需要更多的重视起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重要性。加大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让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教学专业知识,也要重视其体育课程的资金投入,给予学生更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从家庭而言,家长也要转变原有的教育思维,不要过多的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要积极的鼓励孩子,让孩子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磨炼孩子的心理素质,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2转变模式,延伸教学

体育教学活动并不单单的局限在课堂的体育锻炼过程中,也不是狭义的课堂知识,也包括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已经体育类社团活动。如果简单地依靠课上的45分钟时间,既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也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转变原有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不断延伸和拓展教学途径,积极鼓励各种体育类的社团开展。此外,还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更好的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

2.3转变方式,分类教学

在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明确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个性比较孤僻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多鼓励这些学生参加一些集体类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网球。针对一些个性比较活泼,比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应当更多的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比较变心性的体育活动,比如说太极慢跑,帮助学生的毅力和耐性得到提升。针对一些自信心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当的更多的进行鼓励,通过一对一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更加大胆地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到团体当中,培养他的自信心。除此之外,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开展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信,真正的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提供帮助。

3 结束语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时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尤其是在现阶段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心理健康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