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1-09-10王玉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器乐教学初中音乐

王玉

【摘要】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学类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更能起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树立品格等独特的教学效果,是初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学也更加受到重视,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理解的维度和水平,也降低了音乐参与的门槛,帮助学生更好地在音乐演奏中获得成就感和参与感,感受音乐的魅力,获得艺术的熏陶和启发。

【关键词】初中音乐;器乐教学;音乐器材

音乐是心绪的按摩师,可以刺激脑细胞、调节情绪,在心理治疗和抗衰保健等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推助力,对音乐的学习就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过程;而乐器演奏则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通过乐器演奏不仅可以将人的大、小脑都充分带动起来,不仅可以将器乐演奏与歌唱、音乐赏析等知识充分结合起来进行锻炼,更能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学习,可谓是相得益彰的一种教学尝试。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音乐演奏乐器五花八门,各有各的演奏章法,学生对于器乐演奏充满了兴趣,这也是器乐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培养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乐理、演奏原理以及音乐赏析的积极性;同时,器乐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演奏中找到音乐与节奏结合的美,在自由发挥和自主演奏中激发对音乐的互动灵感和情感体验[1]。

(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专业能力

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专业赏析的知识内容,如乐谱认知、视奏练习及视唱能力等教学内容,虽然对于学生的专业音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却很难让学生找到切入点,也很容易造成聲乐教学的枯燥和乏味;而通过器乐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器乐的发声、节奏和旋律来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通过不同器乐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来实现不同情感、意境的表达,帮助学生建立其演奏原理与音乐美感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在乐趣中提高音乐赏析和演奏的水平,进而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的表现魅力和创造乐趣。

(三)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

器乐除了可以作为演奏工具来辅助音乐教学,还可以作为学生声乐演唱的辅助练习工具。例如在“呼吸”训练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竖笛、巴乌等需要吹奏的乐器,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呼吸”训练,通过将“短频呼吸”、“腹腔呼吸”等形式应用到吹奏中来锻炼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对于呼吸演唱技巧的巧妙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又或者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视唱能力的不足出现跑音、节奏错乱等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演奏的方式,让学生先进行乐器演奏的合奏练习,从不同声部的演奏中让学生体会到和声的层次感和演奏方式的巧妙,进而再进行演唱和声练习,音准就会更加好把控,节奏也更容易跟上[2]。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合理选择器材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器乐的选择至关重要,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演奏基础和演奏能力把控,还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特色器乐的演奏和运用,培养学生对于器乐演奏和音乐演唱的热爱。

例如选择竖笛、口风琴、口琴等入门比较容易、操作相对简单的乐器,这类乐器不仅具有很强的音色优势,也具有容易把控、易于操作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技巧,培养其对于音乐演奏的兴趣[3]。

(二)将练唱与乐器教学充分结合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乐曲的输出主要依靠演唱的方式,这一点对于学生的乐感、音准和音色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限制了不同音乐天赋的学生赏析音乐的途径;而通过器乐教学的后天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就可以让嗓音条件较差、五音不全或其他艺术细胞较为欠缺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感,提升音乐教学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在练习《长城谣》这一和声较多的声乐练习科目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乐器演奏的方式代替演唱来完成和声部分,让学生通过将较难把控的音准转化为指尖的准确演奏,进而来实现合奏的顺利完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发挥器乐的教学价值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充分利用起器乐教学的优势,将音乐器材的不同表现形式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和融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来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带来一些新疆手鼓,让学生通过简单、有趣的器乐伴奏和舞蹈动作的练习,在表演的乐趣中体会这首歌曲的民族特色和青春活力;进而教师还可以引入三角铁、摇铃、沙锤等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学生来演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和乐感。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对于器乐的学习,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尝试的权利,并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器乐的能力,区别于传统器乐教学对于演奏原理和方法的刻板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氛围内进行演奏,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结束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音乐素质离不开器乐教学的有效应用,器乐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良好辅助,对于学生的节奏把控、乐感树立和创造兴趣培养都有很好的助力,是现代音乐教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广大初中音乐教师的重点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平平.“会演奏”的工作室——王平平中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器乐教学课题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11):18-21.

[2]李亚梦.初中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科幻画报,2020(05):276.

[3]孟媛.易地移民地区初中音乐教学中器乐与多媒体的优化路径[J].北方音乐,2020(06):167+171.

猜你喜欢

器乐教学初中音乐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音乐院校器乐教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民族乐器第二课堂授课的反思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吉林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及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