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热的社会学调查与思考

2021-09-10台唱经鑫王玥湉王立玉许佳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7期
关键词:摊贩摊主摊位

台唱 经鑫 王玥湉 王立玉 许佳

摘 要:地摊经济作为一项疫情后“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掀起了一股“地摊热潮”。本文以合肥市H街实地研究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后疫情时代地摊经营者与城市管理部门的现状与转变进行分析。探究疫情常态化趋势下,地摊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地摊经济发展。

关键词:地摊经济;后疫情;现状与转变;经营者基本特征;对策建议

本文索引:台唱,经鑫,王玥湉,等.<标题>[J].商展经济,2021(14):-022.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4.07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地摊经济是指人们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和非正规经济[1]。地摊经济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化管理进程中历经跌宕起伏。地摊经济由于其准入门槛低且投入成本不高,成为众多待业人员、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和外来流动人口再就业的首选,然而他们所带来的占道经营、产品质量、食品卫生、影响市容市貌等负面问题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在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摆摊行为”一度被贴上“越轨”标签;“流动摊贩群体”一直被视为“边缘群体”“弱势群体”,摊贩与城管处于“矛盾对立”状态,城管也常常处于舆论风口浪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近三个月“停工停产”使原本就生活困难的底层民众举步维艰,疫情也导致大批中小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李克强总理表示:“我看到报道,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同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就业的生机。随后全国范围内各大中小城市相继提出开放地摊经济,掀起一股“地摊热”。

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对于地摊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级政府将积极恢复经济、保障就业、稳定民生,视为疫情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摊经济无疑是新时期特殊价值的重要体现。那么,作为后疫情时期的一种特殊发展模式,为摊贩群体带来了什么改变?城市管理部门治理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地摊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符合制度设计初衷?因此,本文以合肥市H街地摊经济实地调研为基础,了解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发展现状,探究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地摊经济未来的发展与管理。

2 合肥市H街地摊经济概况

H街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早在清同治年间李鸿章家族于此地购置房产,高门大户占据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1992年合肥市政府开始对H街进行改造,形成了集购物、观光、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并于2012年获得“中国著名商业街”的美称。

H街地摊是自2005年年底起,由无业人员、下岗工人群体自发形成的以经营服装、饰品、儿童玩具、小百货为主的摊点群。期间虽历经多次取缔与整治,但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规模,并有美甲、VR体验等新兴产业,为日街注入活力。现有摊点850余户,夏季高峰期可达1000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规定经营时间为晚上十点半至次日凌晨两点半,所有摊贩须在凌晨三点前撤离。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H街地摊停业三个月,2020年5月6日开市后,老商贩们重返旧地,并不断有新经营者响应地摊经济号召,加入地摊摊贩行列,H街地摊夜市逐渐恢复往日“烟火气”。

3 后疫情H街地摊经济现状与转变

为配合“发展地摊经济,点燃人间烟火气”的倡议,了解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的现状与变迁,研究团队通过在H街开展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了解地摊摊主和城市管理部门的态度及其内在逻辑,探究发展地摊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地摊经营者

研究者采用按区域、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向H街地摊经营者发放100份问卷,收回98份,筛选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0%。通过问卷调查对H街地摊摊主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摊主群体中,男性有45人,占比46.9%;女性51人,占比53.1%,男女比例差距较小,较为均衡。1970年前出生的有8人,占比8.3%;1971至1980年出生的为15人,占比15.6%;1981年至1990年出生的为26人,占比27.1%;1999至2000年出生的为36人,占比37.5%;2000年后出生的为11人,占比11.5%。可以看出H街摊贩群体以青年人为主,80后、90后占比高。学历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比9.4%、34.4%、43.7%与12.5%,摊主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多集中于初高中。

经调查,疫情前就开始摆地摊的摊贩达83人,占比86.6%,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地区与周边乡镇。选择摆地摊多是出于经济考虑,“支个摊子,从网上进点货,不用花多少钱,就是人累点,没钱嘛,租不起店铺没办法”。“我当年揣着两千块钱,买了辆二手旧三轮,进了两百二的货,在这扎下的根”。疫情期间H街地摊休市,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确定性,“其实挺害怕的,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家里库存一堆。”“在这儿摆摊几年,一切都很熟悉,不摆摊了,不知道能做什么。”“我们一家三口都指望着这个摊,那段时间生活压力挺大的。”地摊是他们的生活来源。“这条街摆地摊是合规的,有街道管理,但一直有各种负面反映,说不定哪天就被取締了,现在不怕了。”“听说政府出台了些政策,希望咱们的地摊生意越做越好,发扬光大。”可见地摊经济曾经作为“非正式经济”使得摊贩虽在稳定的摊位上,却也并不稳定。国家政策,一方面使“非正式经济”的边界挪移,另一方面也给摊贩打了一剂“强心针”,加强他们对职业与身份的认同。

疫情后开始摆摊的有13人,占比13.5%,他们大多是疫情导致的待业人员与“跟风”摆摊的学生,“我是个幼师,幼儿园不开门,天天在家待着很不安心,来摆摊希望多一份收入”;“我跟同学一起来的,看这边摆摊很热闹也想试试”。地摊经济的宣传确实吸引人们加入这个行列,起到“稳民生,保就业”的初衷,但H街摆摊门槛较高,大部分人知难而退。据了解,H街虽明文规定不收摊位费,但摊主间约定俗成给“承包人”交摊位费,这个摊位就属于自己,新来的摊贩不懂“规矩”抢占了摊位,会引起冲突。H街作为合肥市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区,出于利益与知名度考量,成为很多摆摊客的首选,而当门槛被拔高,制度设计难以发挥作用,“非正式就业”的“社会安全阀”职能,难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3.2 城市管理部门

城管与摊贩间的矛盾一直是社会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城市摊贩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摊贩本质上是国家空间资源的“入侵者”和“争夺者”,其不法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为势必会与城市管理产生矛盾[2]。而这种摊贩生存权力的缺失正是摊贩与管理部门矛盾的根源。国家放开地摊经济,“入侵者”与“争夺者”的身份发生根本性转变,摊贩生存权得到承认与支持。H街相关部门也在转变治理方式支持地摊经济发展。

H街管委会设有夜市管理办公室,城管人员会定时进行巡查,规范摊贩行为,调解矛盾。虽治理过程中秉承文明治理、合理执法,但两者作为“天然矛盾体”在实际过程中还是难免发生摩擦。H街管理部门坦言,放开地摊经济,更多人加入地摊群体,是对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战,面对激增的工作量,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新形势下的地摊经济。“我们将进一步调研分析、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发挥街道的地理位置与社会资源优势,使街道地摊经济融入更多人文元素,助力提升地摊经营者营业收入,进一步发挥地摊经济带动作用。”由单一治理到推动发展,这一目标的转变,体现了后疫情时代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与升级。

4 后疫情时代H街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

地摊经济对缓解就业压力、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消费、展示独特市井文化具有促进作用,是疫情后保就业、暖民心、增活力的一项善政。然而,随着地摊经济的热度和被关注度越来越高,问题和矛盾也难免滋生。地摊脏乱差、卫生堪忧、没有秩序等以往就存在或被诟病的问题以及新政策下催生的新问题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4.1 摊位需求扩大与公共空间供给不足的矛盾

在历来的城市规划中,地摊经济缺乏专属的经营场所,致使地摊经济的发展空间具有非正规性,主要表现在占用人行道、公园广场、天桥等公共空间。同时,为了满足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具有较大的人流量等要求,地摊经济可以使用的经营空间被压缩,摊贩们的需求难以满足。疫情过后,基于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摆摊大军”日益壮大,摊位需求持续扩大,原本有限的公共空间资源愈加短缺,可能造成大量无固定摊位的摊贩仍游离在规范管理之外,影响正常的城市空间秩序。H街街道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H街摊位早已饱和,多数摊贩在此经营数年,摊位固定,已经没有剩余空间来满足新摊贩的需求。

4.2 不合理租售摊位与摊贩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

为了支付卫生清洁、日常管理等开销,摊位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理的。但当摊位租售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途径时,摊贩经营者将面临更多困难和经济压力。在H街的市民来信中,不少来访者提出在摆摊合法化的背景下,仍有人在收取高额费用,存在不给钱就不让摆摊的问题。针对该问题,H街管委会表示,H街夜间办公室自成立以来一直严格遵守上级要求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存在收受贿赂的行为。随着H街夜市摊点的逐渐增加,H街有限的空间趋于饱和,不能排除少数摊主从中运作,哄抬价格,这种不合理租售摊位谋取私利的行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摊贩群体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甚至被排除在地摊经营准入范围之外。

4.3 交通问题、环境卫生问题与构建文明城市的矛盾

城市交通秩序与公共卫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也是创城工作的重要指标。然而摆摊导致的交通拥堵、卫生堪忧仍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经调查,在交通上,H街街道虽然禁止机动车驶入,但是街道两旁摊位摆设过于密集,人群聚集,易造成街道拥挤,影响行人行走;在环境卫生方面,经营者文化程度不高,环保意识淡薄,经营活动对周边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油渍、污渍难以清理,持久性强;同时许多市民在游览消费的过程中,不注重爱护环境,随意丢弃杂物、垃圾,消费者素质有待提高。

4.4 商品质量难以保障与消费者权益的矛盾

地摊经营者主要由低收入群体和暂时失去经济来源的待业者或失业者构成,为压缩成本,降低失败的风险,地摊经营者通常会选择成本较低的商品来售卖,这很容易使假冒伪劣的产品流入市场。且无人对地摊上的商品实行质检与监管,导致商品的来源是否合格、制作环境是否卫生、质量是否达标等方面的问题透明度低,消费者对其鉴别能力有限。此外,地摊经营的非固定性和流动性大,致使消费者无法对有问题的商品进行退换和追责,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受到损害。

5 后疫情时代解决地摊经济问题的建议

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不利于其长久发展。如何扬长避短,解决和降低负面效应是今后地摊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

5.1 建立预登记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

基于地摊经营需求扩大与公共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城市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对有经营需求的主体进行初步摸查和了解,逐步推行预登记制度,评估地摊经济的需求规模和经营类型[4]。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合理地划分和规划,使其與经营需求量和经营类型相匹配,缓解地摊经济与公共空间的矛盾。预登记制度可以运用微信小程序、APP等移动软件实行推广,地摊经营者可以自主登录各种软件完成地摊登记、注册、审核、撤销系列操作。此外,地摊经营者还可以在平台上发表意见、反馈问题,有助于管理部门实时监测、调整政策。

5.2 建立健全地摊经济监管制度

由于摆摊资格不受限、对摆摊经营者的素质无明确规定,外部约束和规范不足,经营过程更多地依靠摊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难免会滋生事端。管理部门可以成立地摊委员会组织协调日常事务[5],对摊主的行为进行约束,将不服从委员会管理、出售劣质产品、违规经营的摊主列入黑名单并取消其经营资格。同时,地摊委员会可以加强对地摊主的培训,规范其经营行为,并鼓励相互帮扶、相互监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力度,对违规占道、破坏环境等不良行为进行处罚,对故意高额转租或出售摊位以谋私利的行为加以取缔,规范地摊经济市场秩序。

5.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舆论宣传在政策推广与群众动员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关于地摊经济的发展,政府及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宣传,让摊主们知晓具体的经营规范、经营区域、经营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升地摊主和消费者的自身素质,实现自律。其中发放宣传手册、张挂宣传横幅、网络短视频传播等都是很好的宣传方式,继而引导地摊经济文明发展,构建良好的城市风貌。

参考文献

张胜玉,冒王磊.“身份”与“空间”能否延续?——后疫情時代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5-29.

罗筠.机会空间、资源策动与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困境:政治过程的解释框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5(4):63-69.

孔浩,吴燕,陶庆.基于田野调查的地摊经济研究[J].中国发展,2020,20(6):31-36.

赵仲杰,霍卫红.地摊经济“热潮”过后的理性思考[J].时代经贸,2021,18(2):31-33.

宋恩轩.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商论,2021(6):4-6,15.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tabilize employment, increase income, and protect people's livelihood" after the epidemic, the market share economy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set off a "fashionable market." 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on H Street in Hefei C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nges of street-stall operators and urban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Under the trend of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et-stall economy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re explored,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et-stall economy.

Keywords: street-stall economy; post-epidemic; status quo and transform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operato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猜你喜欢

摊贩摊主摊位
水果摊的主人
一号摊位
20元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终于派上用场了
母亲的摊位
整顿摊贩,岂能靠狠
整顿摊贩,岂能靠狠
我卖个桃容易吗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