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研究
2021-09-10段红彬
段红彬
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疾病,采取神经内科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5月期间收入的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疾病,以及采取神经内科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脑梗死患者15例,占比为50.00%;脑出血患者13例,占比为43.33%;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占比为6.67%;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与死亡情况,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高达96.67%,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33%。结论:针对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而言,在急性发作期间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复发和死亡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临床治疗
引言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患者在发病后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继发性癫痫则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在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那么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本文研究随机在我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5月期间收入的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在我院神经内科2021年1月-5月期间收入的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在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47.15±3.45)岁;本次临床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对象,均保证治疗资料的齐全;患者不存在认知障碍,有明显的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症状,经脑电图检查后确诊。排除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慢性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肝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30例患者一般資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在患者出现发病症状以后,为患者实施常规的检查,并及时采用药物治疗方法。选用的药物为地西泮,静脉注射10~20mg,在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后,运用苯巴比妥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0.1~0.2g,每间隔时间8h为患者注射一次,连续进行3次的注射治疗。若经过用药后,患者仍然有频繁发作,可以运用地西泮60~100mg,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经过46h治疗后,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药物继续治疗。针对原发疾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包括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内压等。
(三)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并对计量资料进行数据检验,评估数据信效度,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验证方式,计量资料以中位均值法验证,以(P<0.05)代表数据结果差异产生的统计学依据。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原发疾病、治愈率与死亡率
经过治疗后发现,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脑梗死患者15例,占比为50.00%;脑出血患者13例,占比为43.33%;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占比为6.67%;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与死亡情况,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高达96.67%,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33%。如表1所示。
三、讨论
综上所述,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患者在发病后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继发性癫痫则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在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那么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即便抢救成功,那么患者也有很大可能致残。伴随近年来人们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提高,并引发继发性癫痫。所以,探讨如何有效治疗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至关重要,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经过治疗后发现,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脑梗死患者15例,占比为50.00%;脑出血患者13例,占比为43.33%;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占比为6.67%;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愈与死亡情况,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高达96.67%,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33%。由此可见,针对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而言,在急性发作期间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患者复发和死亡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26.
[2]邵帅,荣阳,荣根满.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发作类型、病变部位、预后与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136-137.
[3]赵俊伟,汪宏伟,王芳芳.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出血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3):2327-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