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扶贫的路径探究

2021-09-10赵贞 赵锟

在线学习 2021年6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教育扶贫

赵贞 赵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教育扶贫近十年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培训、牵头成立高校扶贫委员会、助力完成6个“200”定量指标任务等一系列创新与实践,构建高校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的长效措施,为高校教育扶贫提供经验、打造“高校样本”,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扶志扶智 高校样本 路径探究

高校教育扶贫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讲到:“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只有教育才能让贫困地区插上腾飞的双翅,实现“弱鸟先飞”的梦想。通过教育扶贫助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是高校应尽的重大社会责任。同时,高校集中了大量优秀师资、智力、科技和文化等资源,具有开展教育扶贫的先天优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多年教育扶贫的探索与实践为教育扶贫扶志扶智方法路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高校样本素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组织各方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面向领导干部、致富带头人、乡村教师等群体的精准培训;同时,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履行新时期高校的使命和担当,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扶贫工作。通过高校扶贫委员会这个“众筹平台”,整合了更多资源,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发挥教育的根本性、先导性、先决性作用,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人口持续脱贫,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拔除“穷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对外經济贸易大学的创新与实践

多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学校优势与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将“精准”作为核心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强化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打造教育脱贫的“高校样本”。

1.形式多样的精准培训

学校本着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从2012年开始探索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于2013年起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精准培训。

2013年—2019年,学校连续7年为云南滇西地区和西双版纳州举办7期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培训了400余名基层干部。2014年—2017年,学院连续4年对我国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培训,为云南滇西、陕西榆林培训了190名英语教师,2017年又培训了新疆喀什地区的20名英语教师。2014年—2019年,学校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为云南省勐腊县经济困难的学习群体提供远程教育免费学习卡。2019年5月,学校新增神农架林区致富带头人综合能力培训,共计40人参加了培训。

2018年和2019年,在之前培训的基础上,学校联合多家高校开展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初中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培训600余人,培训科目从单一英语科目扩大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普通话、音乐、美术、体育、德育等多学科,援助地区也扩展到云南、贵州、四川、新疆、湖北、山西等13个省份的19个贫困县。2020年,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注复学复课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学技能,举办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计划”——2020心理健康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56名教师参加培训。

从2013年至今,学校开展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各千余人次,培训内容包括领导干部专题、致富带头人专题、语文、数学等多学科共计12类别,培训援助地区覆盖云南、贵州等在内的全国13个省21个县,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受援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每年学校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都选择在暑期进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多位校级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每年培训规模都在不断增大,培训学员们都很珍惜来京学习的机会。学校为培训学员安排的培训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互动,还有很多能感受北京文化的课外活动。

2.牵头成立高校扶贫委员会

除了各项培训外,学校还牵头成立了高校扶贫委员会。2016年6月,在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全国各地的106个高校(团体)共同成立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学校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牢固树立“扶贫攻坚,教育当先,脱贫脱困,高校有责”的扶贫观念,重点针对贫困地区教师、群众、农村基层干部、医务人员等群体,通过需求导向、分类培训、众校协同、集中分片和批量组织的方式,动员更多的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进行“公益众筹”,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高校扶贫委员会致力于建设高校教育扶贫工作的“四个平台”,包括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实施定向扶贫和精准扶贫。上述提到的由多家高校联合举办的乡村教师培训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的。

3.助力完成6个“200”定量指标任务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2013年开始承担云南省勐腊县专项扶贫任务。2020年,虽然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但学校的扶贫工作并没有停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的需要,也是促进地区长远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学校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围绕6个“200”定量指标任务,在教育扶贫方面,圆满完成了直接投资组、干部培训组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组3个“200”的任务。这包括两个“200”培训任务和投入2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滇西远程直播智慧教室。其中,智慧教室已经完成验收并正式启用。学校积极为当地学校提供教学设施设备等教育硬件帮扶。共投资200万元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勐腊县)、勐腊县一中和勐腊县高级职业中学分别建设远程直播智慧教室。学校校内课程、讲座、会议等与贫困地区可实现实时直播、录制和跨校区互动,真正实现实时交互,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两个“200”培训任务包括上半年线上举办的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企业管理与疫情防控专题培训班、乡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共454人参加,以及下半年线下举办的45人的勐腊县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高校教育扶贫的路径探究

在总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的扶贫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着力提炼以下四大亮点路径,同时,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扶贫模式,构建高校教育扶贫扶志扶智的长效措施。

1.围绕学校特色及学科优势,供给需求相贴合

高校教育扶贫各项培训工作聚焦靶心重点,精心设计课程,围绕领导干部综合能力、企业管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等主题,始终突出学校特色及学科优势。同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与地方需求友好握手,并持续跟踪。

2.发挥学校继续教育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

学校开展的各项精准培训,无论是培训规模还是培训内容均有突破性发展,教育扶贫培训也从对口扶贫为轴心向外延进行扩展。特别是近期受疫情影响,高校教育扶贫的各项培训及时启动各种在线平台,积极打造线上课程,做到进度提速不降标准,保证了圆满完成培训核心要素的建设工作。

3.有效保证培训质量,管理服务精细化

首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指挥布局、多方運维,为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关键导航作用。其次,各学院各部门积极承接任务,团队精诚合作,为扶贫任务提供保障。最后,通过差异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了解学员的需求,及时与学员沟通交流、引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着力保证培训质量。

4.打造扶贫公益品牌,交流互动聚资源

学校多年来一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动员国内高校积极支持、参与和推动教育扶贫工作,助力国家扶贫攻坚战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教育扶贫实践,为探索高校教育扶贫模式提供了可靠可行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路径,为助力脱贫攻坚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高校力量。教育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智力的“孵化器”和知识的“播种机”,在开展教育扶贫方面具有资源优势。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系统谋划、把握重点、发挥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将自身优势特色与贫困地区的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更好地书写好高校教育扶贫的奋进之笔,更能努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人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为助力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赵贞,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锟,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教育扶贫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路径探究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教育扶贫视域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