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及对策

2021-09-10罗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农村小学对策

罗静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因素,受到经济条件因素影响比较突出,学生在阅读的量以及阅读习惯方面都和城市的教学环境有着很大差距。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心理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73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之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更要有意识、有计划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是正处于快速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其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都非常强,这既是其优点,同时也容易使即将升入中学的高年级小学生由于不能很好的应对和解决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而产生学习问题、产生学习心理障碍。

一、小学生语文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厌倦与被动的心理

由于小学生对写语文失去了兴趣,于是对待语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据调查,很多小学生最讨厌上语文课,因为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不做深入研究,语文课缺乏具体的指导,往往是将语文题目在黑板上一写,明确字数要求,要求学生下课上交语文,就完事了。好多小学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落笔,不知道从何写起,学生本来就很脆弱的写作信心就逐渐丧失,只能套用自己平时阅读的优秀语文去写,走上了被动应付之路。久而久之,學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出现部分同学遇到语文课就请假或者逃课现象。以至于小学生从不喜欢语文课,过渡到不喜欢语文教师,导致语文成绩出现下滑趋势。

1.2情绪偏激

农村地区的高年级小学生有很多一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其长期跟随祖辈家长一起生活,对学生的宠爱和溺爱,使得学生们养成了自私、自我的不良品性,他们认为“自己想干什么,就要干什么”“想要什么就必须要得到什么”,做事总以自己为中心,如果稍有不顺心或者不和他意的情况,就容易产生情绪和行为上的偏激。再加之祖辈家长大多不识字,他们本身对孩子学习的不关心、不重视,也使学生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进而在课堂上不听、不学、不服从,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帮助高年级小学生攻克学习心理障碍的有效策略

2.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讲授,也需要能够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自主搜集作者海明威的介绍,然后在课前五分钟对作者进行介绍,然后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视频等,让学生对鲁滨逊的人物角色有基本的认识,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吸引,有助于小学生投入到学习氛围中,进而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索,使得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激发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转变了教师在课堂上单一讲述的方式,语文教学氛围更为轻松。

2.2有计划更新教学模式

即使到了高年级小学生也对新鲜、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有意识的调整和更新教学模式,在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的同时,带给学生们优质、新鲜的学习体验,进而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课堂学习当中,进而促成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也助力小学生们语文学习成效的进一步发展。

2.3建立家校共育桥梁

家庭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结合其实是联合双方的力量来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力,家校合作的前提是双方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和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分工不同,且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形成合力势必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家校合作的理念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需要形成统一的目标、明确的合作形式以及具体的执行方法等内容。学校和家长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除了学校的教育,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培养当中,从而形成双向配合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承担推动家校共同开展的责任。

2.4完善语文教学评价

首先,教师需要在考核小学生语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并为小学生树立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其次,教师也需要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将小组互评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展示出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评价中的能动性,这样更有助于小学生及时明确学习中的不足,进而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方式进行弥补和纠正。此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需要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分层次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习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内容,循序渐进的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总之,克服小学生语文心理障碍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要实现小学生心理的转变,需要一线教师认真分析小学生语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兴趣,才能使他们抛弃畏难情绪,从而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杨亚泓.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137.

[2]张文娟.浅谈如何打造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2019(06):7.

[3]冉应斌.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6):130.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弼时镇弼时小学)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语文农村小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与促进